何小木
(廣西貴港市平天山林場,廣西 貴港 537100)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迅速提高,并逐漸意識到保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為了實現(xiàn)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環(huán)境的有效保護,有必要增加造林,為保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造林的過程中,樹種的選擇非常重要,樹種的選擇不僅要考慮樹種的價格,還應考慮其社會價值和經(jīng)濟屬性。在松樹樹種的選擇上,應選擇價格低廉、抗寒性強、抗旱性強的樹種,采用合理的種植技術,以提高松樹種植成活率,充分體現(xiàn)松樹的特有優(yōu)勢。
松樹是一種有著較高適應性的植物,其對土壤的要求實際上并不高,但若土壤有著充足的水分、肥沃的土壤、含有豐富有機質的土壤,那么必然能夠給予松樹更為充足的養(yǎng)分支持,但土壤中的酸堿程度也必然會導致松樹的生長發(fā)生改變。常規(guī)情況下,絕大部分的松樹品種更加喜歡偏酸性的土壤,但也不乏喜好堿性土壤的情況。為此,在進行松樹種植期間,必須結合土壤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最佳的樹種,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其種植效益。
松樹在生長期間有著極強的抗旱性,葉子相對為細小并且角質層相對較厚,松樹的葉片面積與體積相對絕大部分的樹木片葉均更加的細小,這就會引起氣孔塌陷問題。松樹本身表現(xiàn)出較高的抗旱性與抗寒性,若發(fā)生缺水問題就必然會使得松樹的正常生長受到影響。大部分的松樹均生長于較為干旱的區(qū)域,土壤中若含水量較大,那么還可能使得松樹的生長發(fā)生改變。
松樹可謂是周身均是寶,有著非常高的經(jīng)濟性。松樹的木材可以廣泛運用于建筑行業(yè)、家具行業(yè),同時也可將其作為造紙原料。而松樹的松香以及松脂則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松葉以及松子均有著相對較高的藥用價值。為此,科學進行松樹造林,合理經(jīng)營管理非常關鍵,必然能夠帶來較高的經(jīng)濟收益。
在我國造林中,松樹是絕佳的選擇,故在帶動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上發(fā)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絕大部分的松樹均有著對陸生環(huán)境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等特點,以及較為貧瘠的土壤也能夠實現(xiàn)健康生長等特征,為此,被廣泛應用于人工林建設,可充分發(fā)揮凈化空間、保持水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各個方面。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大量關于“松”的相關傳聞,為此,松樹筆直蒼勁、樹體高大,有著非常高的觀賞價值,是不少景區(qū)非常關鍵的觀賞樹種。
松樹種子處理是確保育苗栽培非常關鍵的基礎性工作,可直接對育苗栽培的成活率造成較大影響。目前,在松樹育苗中,主要包括容器內育苗和溫床育苗。在進行溫床育苗期間,必須最大程度上保障溫床土壤處于濕潤狀態(tài),同時將向陽背風,借助塑料薄膜加強保溫保水處理。必要情況下,必須首先將種子浸泡到溫水中,持續(xù)浸泡1d,隨后每日以溫水反復澆灌數(shù)次,直至種子開始露白,在進行播種操作之前,還應當對種子實施嚴格的殺菌消毒。為了提升種子的出苗率,可以將已經(jīng)催芽的種子,放置于消毒液中進行持續(xù)30min的浸泡,此后以水將藥液清洗趕緊,隨后晾干即可。
3.2.1 播種時間
每年的3~4月進行松樹播種的主要時節(jié),也是最佳時節(jié)。在進行播種期間,應當選擇氣候較佳的時間段,隨后在適宜的天氣下完成播種處理,在實施播種期間,必須根據(jù)種子的情況來嚴格控制播種量。為了實現(xiàn)對種子育苗成本的管控,可以結合育苗器來完成育苗操作。此外,若松樹種子播種量的范圍相對較大,則必須選擇機器來配合播種。無論是選擇人工播種,還是通過機器來進行播種,都必須確保松樹種子能夠實現(xiàn)均勻播種,并且在完成播種后需及時將土壤壓平。
3.2.2 防治鳥害、病蟲害
在進行播種之后,因極易遭受到鳥獸的侵害,特別是在播種之后的25d左右,絕大部分的種子逐漸開始發(fā)芽,此時就會吸引大量的鳥獸,為此,必須落實好種子播種的防護工作。若缺乏人工干預,那么可能會導致大量的松樹幼苗在此時被鳥獸啃食,使得松樹的生長受損嚴重,甚至可能會因此造成松樹種芽死亡。為此,當完成松樹種植的播種處理之后,必須高度重視鳥害的預防工作,不僅需要安排專門的人員負責巡邏,避免鳥獸啃食幼苗,同時還需要在育苗區(qū)域的周圍打造防護網(wǎng),當然不同的地區(qū)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合理選擇防護措施。
3.2.3 灌溉、施肥
觀察到幼苗逐漸出齊之后,即可進行相應的灌溉工作,配合小灌水來幫助苗木穩(wěn)定性迅速提升。因松樹幼苗本身有著較強的耐旱性,故洪澇可對其造成非常大的損害,為此,過度灌溉甚至可能引發(fā)立枯病,必須做好科學灌溉處理。在松樹樹苗逐漸出土之后的30~50d,一定要注意盡量減少澆水。在幼苗生長到了速生階段之后,則可結合地方實際氣候情況,為其提供供水處理,通常情況下,主要在夜晚、早上來實施灌溉處理。在松樹進入了幼苗后期階段之后,不得再進行灌溉,以免影響正常生長。
在進行施肥操作期間,必須基于生長階段來合理施加。幼苗階段應當以氮肥為主,同時配合合適的磷肥,其中,在每年5月階段為其提供一次施肥處理,采用硫酸銨70kg/hm2,均勻噴灑在苗床上方。后期階段,每20d就需要給予1次施肥處理,確保施肥量能夠實現(xiàn)持續(xù)增長。
在進入了6月階段之后,隨后就需要加強施肥量的控制,使得其能夠保持在150kg/hm2以內,而在進入了7月階段之后,即可將施肥量保持在180kg/hm2。成功施肥之后,還必須配合清水來做好洗苗處理。在松樹進入了生長后期階段,注意更換為鉀肥。在每年8月份,可以配合采用0.5%的磷酸二氫鉀來實施噴灑處理,在每日早上或者傍晚的時候再進行。在完成一系列施肥操作后,還需要落實好雜草清理以及灌水工作。
3.2.4 松土、除草
在進入了雨季前期階段,必須在苗圃管理期間配合松土工作。因灌溉處理之后的土壤極易出現(xiàn)板結情況,為此,在保障松土期間,還必須確保苗木能夠實現(xiàn)穩(wěn)定生長。在松土操作期間,幼苗的深度必須保持在3cm或者4cm。伴隨著幼苗的持續(xù)生長,可以將其逐步擴展到5cm以及6cm。在渡過了雨季之后,必須將其存在的雜草及時清理,并做好地膜覆蓋處理,避免雜草叢生。
3.2.5 苗期管理
在松樹成功播種30d之后,即可觀察到種子伴隨著發(fā)芽,在發(fā)芽之后的15d,種子的外殼就會隨之逐步脫落,此時,必須做好相應的強化管理,以免鳥獸對幼苗造成破壞。待到種子的外殼逐步脫落之后,必須盡快落實好病蟲害防治工作,最大程度上控制病害問題的發(fā)生,每7d均必須配合給予2~3次的硫酸亞鐵噴灑處理,同時還必須定期做好幼苗灌溉處理,并給予充足的除草與澆水處理。
在幼苗生長階段,通常需要經(jīng)歷2~3次的移栽處理,這樣才能夠保證幼苗能夠逐步成長為大苗,在播種1a或者2a后即可進行1次移栽處理,在樹苗成功培育1~2a之后,即可給予造林處理。待到第5a時,即可針對樹苗實施2次移栽處理,在樹苗逐步成長到了8a之后,則需要給予第3次移栽。在松樹成功完成移栽處理之后,則可應用于營林、綠化工作。
在我國營林中,植苗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其不僅有著非常高的普及率,同時有著較高的穩(wěn)定性。植苗造林法主要是給予專門的內部幼苗培育基地來實施培育處理,在幼苗完成根系發(fā)育之后,即可將幼苗移栽到相應的林地。這種松樹種植造林的處理方法,不僅有著較好的穩(wěn)定性,同時還能夠確保根系實現(xiàn)正常發(fā)育,自身的耐性與適應性也必然能夠得到更好地提升。為此,必須安排專人負責定期查案。在進行造林期間,松樹之間必須盡量保持在1m株距和行間距,在移栽期間,一定要確保根系有著非常充足的水分,確保幼苗在初期階段也能夠由非常充足的水分延伸到根系,而在實施移栽期間,幼苗的種植深度最好能夠始終控制在50cm范圍內。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加強管理:
(1)水分充足保障松樹苗木
常規(guī)情況下,松樹的苗木均是從相對較遠的區(qū)域購入,因本身的運輸時間相對較長,必然會造成苗木水分喪失,這就會導致松樹的生長發(fā)生改變。為此,必須最大程度上加強水分管理,以便更好地滿足苗木根系延伸前的各項要求。
(2)在進行造林栽培處理之前,必須做好全面修剪處理,針對松樹根系可給予適當?shù)男藜簦皶r去除傷根、病根等問題,最大程度上保障苗木均有非常健康的根系。
(3)全面篩選優(yōu)良品種
在實施造林操作之前,需要盡可能地選擇優(yōu)良的松樹品種,在臨床中松樹的種類實際上更多的是以馬尾松等為主,苗木常規(guī)情況下,以一年根、兩年根的樹苗為主。
(4)在對松樹實施栽植期間,必須盡可能地以最短時間完成回填土操作,扶正樹苗之后即可將土壤踏實,確保土壤中的水分流失量能夠控制最低。
在營林期間,播種造林法同樣是非常普遍的造林基礎方法,其中主要是隨意進行種子的播撒和任意生長。這種造林方法本身具有較高的簡便性,前期不會對人工干預有較高需求,但對環(huán)境卻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同時,在幼苗生長期間,幼苗表現(xiàn)出明顯的耐性偏弱特征,這就會造成較為嚴重的病害問題,以確保專業(yè)人員能夠給予更好地管理與養(yǎng)護,保障樹苗的健康生長。
分植造林法主要是將原樹木營養(yǎng)豐富的器官來實施材料的改造處理,其最主要的優(yōu)點就是有著非常高的存活率,但最主要的缺點就是有著龐大的人工運作量,且必然會母體帶來極大危害。常規(guī)情況下,分植造林法均會以母體生長狀態(tài)較佳的植物來作為最主要的材料部位,常規(guī)情況下,以枝干以及根部等為主。在采取該方法進行造林期間,必須注意對地理環(huán)境的合理選擇,盡可能地選取地勢條件相對較佳的區(qū)域,這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對造林時間的控制,并且操作方法也更為簡單。
無論何種植被,病蟲害問題均是其栽培中最常見且影響最大的危害。常見的蟲害主要包括松材線蟲、松毛蟲,在實際應用期間,必須結合不同種類的蟲害來防治。針對松毛蟲,可以配合高濃度的殺螟松乳劑或者馬拉硫磷乳劑來均勻噴灑,若蟲害的程度相對較淺,那么則可以配合溴氰菊酯做好噴施處理,劑量則以每667m2林地噴施1mL為宜。
常規(guī)情況下,種植苗圃基地的投入情況也意味著松樹造林的完成程度。種苗基地中的種苗數(shù)量與質量均會極大程度上影響松樹造林的效率和進度。針對種苗基地中的松鼠苗質量相對較差時,成活率相對較低就會對其移栽的成活率帶來直接影響,并因此導致其造林效益發(fā)生改變。在種苗基地中,其本身有著較高的成活率,有著較好的松樹質量,那么這就意味著松樹本身的成活率相對較高,這就成了提升松樹造林的關鍵成活率,為此,種苗基地也必然是松樹造林的重要基礎條件,同時也是保障林業(yè)生產(chǎn)的關鍵部分。通過增加財政投入,可實現(xiàn)對樹苗成活率的顯著提升,并能夠更好地保障苗木在進行移栽期間的成活率,有著較好質量的樹苗在面對病蟲害問題時,也必然會有著更強的抵抗力,確保造林整體效益的提升。
現(xiàn)階段,我國苗圃運營機制主要是采取的時承包制、私人運營制,但這兩種不同的運營機制相對而言,很難較好的適應現(xiàn)階段的發(fā)展需求。為此,這就必須積極推動苗圃運營機制的調整,引入更為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可促使整體生產(chǎn)效益提升。在實施運營管理期間,可以結合不同的情況提出不同的運營方法和管理方式。針對私人運營機制的苗圃,則必須制定較為詳細且嚴格的管理措施,以便達到更好的管理效果,配合科學的咨詢服務,可增強苗圃的運營成效。
針對涉及多方的承包苗圃,則可以實施競爭的運營機制,其能夠讓苗圃經(jīng)在合理的競爭機制下,制定出相對應的獎懲措施,針對發(fā)展較佳的苗圃,為其提供更多的資源和銷售渠道。針對育苗成效不理想的情況,則向苗圃提供相對較為科學育苗處理方式,以便更好地提升運營成效。當然,苗圃的運營機制必然需要更多的人員參與到其中,才能夠更好地發(fā)揮運營效果,形成科學化、多樣化的運營方式,促使營林整體管理質量的提升。
針對林業(yè)實施造林操作期間,還必須配合科學合理的造林方式,才能夠更好地提升造林質量,促使樹木移栽期間的成活率,幫助林業(yè)造林質量得到迅速增強。在林業(yè)進行營林操作期間,首先必須配合林業(yè)營林來做出重新定位處理,以此來實現(xiàn)對林業(yè)營林整體資源重視程度的提升,將林業(yè)造林作為林業(yè)營業(yè)的重點項目,提供更為有效的資源來幫助其實施造林處理。隨后還必須增強營林人員的自主意識,使其能夠認識到林業(yè)工作的重要性和自身肩負的責任,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參與營林工作中。
當然,為了更好地提升營林工作人員的職責,還必須制定相應的獎懲條件,以便幫助林業(yè)英靈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效率均能夠得到有效提升,避免他們在工作中的失誤。最后,工作人員還必須基于林業(yè)的具體情況,制定對應的方案,增強營林造林科學性,促使林業(yè)造林項目顯著提升,保障林業(yè)健康發(fā)展。
由于松樹種植面積與氣候環(huán)境的差異,導致不同地區(qū)的松樹種植特點存在較大差異。為了有效地促進松樹種植,取得最佳效果,在松樹種植過程中,要充分認識松樹樹種的特點,加強種植技術管理,嚴格控制種植環(huán)節(jié),科學選擇種植方式,合理灌溉、松土、施肥,除草、加強病蟲害防治,以提高松樹種植效益,保證松樹種植技術更好地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