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肖慶來 李杰峰
松陽香榧產業發展基地,大多是山高路遠、坡度較陡,基地雖然修建了大量的道路,但種植、撫育、施肥和采收大多是肩挑背扛,勞動強度大、成本高,因此香榧產業存在總體機械化應用水平低、結構性勞動力短缺等問題,“用工難”問題日益顯現。如何推進產業基地機械化建設,有效降低勞動強度與勞動力成本,成為迫切完善的方面。
松陽香榧等農林產業開發基地,普遍在水平帶外中內位置隨機種植,香榧樹體長大后,肩挑背扛都很不方便,水平帶內根本無法用小型挖機進行撫育施肥,也無法應用微型運輸車進行運送肥料和香榧,導致勞動力成本增加。人們普遍認為機械化管理雖然好,但受制于山地條件,機械化管理實際運用困難,滿足不了基地經營業主的需求。
與此同時,調研過程中亦有發現部分松陽香榧經營戶,在種植初期就刻意在水平帶外側堆高樹盤種植,香榧生長旺盛,且水平帶內側空間分布更為合理。近幾年松陽開展林下套種茶葉或中藥材時,使用小型挖機實施翻耕整地和撫育施肥,較大提升了機械化經營認識和運作,提高了勞動效率、減少了經營成本。
松陽縣香榧產業發展中心總結生產經營管理中的實踐經驗與教訓,認識推廣產業基地機械化建設有著明晰的方向,并在松陽縣玉巖鎮周安香榧基地、四都鄉塘后香榧基地、三都鄉后灣香榧基地、水南街道冷水坑香榧基地等多個香榧基地推廣應用,經過實踐證明香榧機械化建設的技術方案切實可行,得到了相關種植戶與專家的肯定。總結了一套靠水平帶外側堆高樹盤、內側起壟種植的模式,大力推廣機械化建設技術理念。2021年編制了松陽香榧種植管理技術匯編,將其免費贈閱種植戶,指導種植戶提升種植管理水平,2022年編制了松陽縣地方標準《山地香榧園宜機化建設技術規范》,規范提升香榧園宜機化建設,引導香榧基地有效提升機械化經營管理水平,促進茶榧基地的可持續良性發展。
根據香榧園宜機化建設技術規范,指導香榧種植大戶,提前用大挖機開挖好水平帶,建設與水平帶相連通的四通八達的基地道路,并利用斜坡實現與每個水平帶相連通。提前在水平帶外側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處間隔5米的定植點施25千克的有機基肥,用小型挖機將其翻耕混勻壓實,把在水平帶內側挖寬溝起壟挖起的土壤堆在外側定植點,用于堆高樹盤,沉降后待植。
由于外側土壤是水平帶修筑工程堆積的表層沃土,土壤肥沃、深厚,有透水性、透氣性佳等優點,極利于種植后香榧的根系生長,香榧成活率與保存率更高。而在內側用小挖機挖寬溝起壟形成的操作道利于機械化運輸管理,中間套種黃精等中藥材,水平帶空間總體布局則更為合理。
初期,種外側由于肥沃土壤堆外側,土壤深厚,透氣性和透水性好,加上淺栽,香榧根系生長旺盛,也利于抗旱,樹勢長勢良好。內側寬且深的操作道利于雨水排澇減緩沖刷水平帶表層沃土,同時方便小型挖機和運輸車行走操作,開展施肥撫育,有效降低勞動成本。
中期,外側的香榧,對于套種茶葉影響減小,與茶葉保持距離透風向陽,香榧綠藻病等降低。內側的空間方便小型運輸車行走操作開展施肥撫育。香榧樹冠高大后,往里面行走安全。
后期,內側挖掉茶樹留出的空地可以成為機械化操作運輸通道。內側的空間方便小型挖機行走操作,降低勞動成本。香榧樹冠高大后林間還可形成休閑旅游的通道。
2021 年冬,松陽縣雙童積雪家庭農場依據香榧園宜機化建設技術理念,新建香榧基地290畝,采用挖機修建山地水平帶和基地道路,用小型挖機在水平帶靠最外側挖穴并將有機肥混勻壓實、堆高樹盤種植香榧油茶混交林,水平帶內側開挖寬且深的操作道成為微型運輸機械的主要通道,中間套種茶葉、中藥材等,總體空間布局更加合理高效。2022年基地內經歷了上半年的連續降雨和盛夏連續高溫干旱的雙重考驗,基地種植的香榧和油茶大苗成活率仍超95%。
2022 年根據省林業科技項目《山地香榧機械化與信息化建園技術示范與推廣》實施方案,雙童積雪家庭農場購置了小挖機1臺、爬山虎1輛、割灌機2臺、微耕機1臺、電動修剪刀2臺、安裝視頻監控1 套,極大提升了基地機械化裝備水平,示范基地建設將有效推進松陽香榧油茶等農林產業的機械化與信息化建設水平。
隨著農業植保無人機的快速普及提高,應用無人機開展香榧人工授粉和茶榧病蟲害防控工作逐漸推廣,速度快效果好。購買電動修剪刀開展香榧油茶樹冠修建,效率大幅提升,人工成本大幅下降,有效推進了早實豐產,有效降低農場經營成本。農場還購買了微耕機等機械設備既能耕田也可以水平帶整地撫育,效果很好。安裝視頻監控系統,直接查詢到香榧“成長信息”以實施標準化生產模式圖推進香榧等可食林產品質量安全監控。建立投入物品管理臺賬。通過互聯網,農場把香榧“種”到消費者眼皮底下,透明香榧生產全過程,讓消費者放心,構建香榧質量溯源、監管、查詢為一體的香榧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積極打造松陽香榧品牌。
實施“改地適機+以機適地”的思路推進機械化與信息化建設。首先需要機械化開挖山地水平帶,修建四通八達的基地道路并貫通整個基地;種植環節可考慮如何充分利用水平帶空間開展機械化的問題,因此香榧靠外側種植,內側修建操作道用于機械化操作與運輸,既利于香榧旺盛生長又降低了勞動力需求。因此,無論從經濟還是社會角度出發,松陽縣圍繞這些問題開展的創新性研究與機械化建園技術實踐、驗證,具有非常現實的積極意義,有助于全面推進產業健康發展。
針對以前開發的香榧油茶產業基地,指導在冬季用小型挖機修建四通八達的基地道路,并在水平帶內側挖寬溝起壟,同步把內側生長不良的香榧油茶移植到水平帶外側,堆高樹盤淺栽。坡度較大、修建道路較為困難的山場則架設單軌,從而方便物資運輸。
提升新開發產業基地的機械化經營水平,指導改造提升已開發基地的機械化水平,解決香榧種植開發中勞動力短缺困局。基地外側種植香榧,內側空間用于機械化撫育和運輸,實現空間有效綜合利用,有效推進香榧快速生長和早實豐產。
機械化建設技術建設基礎設施完善、機械化集約化經營強度高、早實豐產的香榧科技示范基地,減輕了投資壓力,避免了大的投資風險,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有利于提升林地綜合使用效益,為香榧等農林產業基地建設樹立示范典型,實現農旅融合山地園林化,實現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2022 年,松陽縣自然資源局和規劃局向浙江省林業局成功申報《浙江省林業機械裝備創新試驗基地》項目,同年在《浙江林業科技》雜志發表了科技論文《山地水平帶不同位置對香榧生長及十壤差異影響分析》,編制松陽縣地方標準《山地香榧園宜機化建園技術規程》,以標準化推廣示范香榧園機械化建設技術。
此外,關于如何發展山區丘陵地帶的農林產業,從機械化的角度來說,一是應當從“改地適機”入手解決土地片碎化及分散經營現狀,平地起壟種植,山地開挖水平和四通八達的基地道路、操作道并相連通;二是強化“以機適地”,研發推廣簡單實用的中小型、微型、智能機械設備;三是改革傳統種植方法從種植環節謀劃落實適合機械化的種植方法,平地寬行窄株,水平帶靠外側種植內側空間用于機械化通道,改進樹冠修剪、施肥撫育等辦法;四是落實“適地適樹”,發展良種化的小而精的農業生態復合經營基地;五是將相關扶持政策、技術標準、資金扶持協同分步推進農林產業基地機械化建設。

基地航拍(肖慶來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