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朋
近年來,唐山市豐南區政協把推動政協委員履職觸角向基層延伸作為政協工作提質增效的突破口和增長點,探索搭建委員民情工作室、委員工作站、委員民生議事會、委員咨政廳等基層活動陣地,構建起委員“聚”在基層、“商”出合力、“協”出共識的有力支點。
“歡迎來到民情工作室,我們會認真傾聽大家訴求,商量解決辦法,也請大家對民情工作室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在委員民情工作室掛牌儀式暨首場主題活動上,區政協委員周賀華熱情地向來訪群眾介紹民情工作室。

農業界別委員聚在民生議事會開展“議好村民身邊事”活動

經濟界別委員依托委員咨政廳組織委員沙龍活動
打造民情工作室等基層陣地是豐南政協推動委員聚在基層聽民意、集中民智建真言的一次創新探索。
豐南區政協著眼于解決“在哪聚”的問題,按照“有場所、有制度、有固定委員、有活動安排”的標準,在社區、企業、鄉鎮建立委員工作站、工作室等基層活動陣地,讓陣地建在界別上、履職就在家門口,創造聯系群眾的便利條件;著眼于解決“怎么聽”的問題,出臺基層陣地管理制度17 項,健全委員走訪聯系群眾制度體系;著眼于解決“如何建”的問題,設立《社情民意專刊》,建立社情民意轉化提案機制,暢通民意反映渠道,激發委員和群眾常來常往的內動力。
作為政法界別委員,周賀華牽頭在他位于青年路街道的律師事務所建立了民情工作室,政法界別委員經常到這里,傾聽民聲、收集民意、服務群眾。累計接待各界別群眾70 余人次,收集群眾建議27 條,現場幫助群眾解決法律方面的問題31 件。
委員聚在基層、深入群眾取得了一批社情民意成果。一年來,委員將群眾心聲轉化為社情民意信息110 余條,形成社情民意專報12 期上報區委、區政府,其中“加強老舊小區改造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建議被轉化為重點提案,納入區政協2022年提案督辦計劃,有力促成了一批民生惠民措施的落實落地。
“小馬扎協商”是錢營鎮大棚種植戶趙成江對委員民生議事會開展“議好村民身邊事”活動的愛稱。錢營鎮是豐南區重要的蔬菜種植區。今年以來,委員們搬著“小馬扎”坐到了趙成江的大棚里,邀請相關黨委負責人、智慧農業企業和大棚種植戶們,圍繞提高棚室智能化管理水平、降低棚室管理成本開展協商,幫助群眾解決最關心的“麻煩事”,節省大棚種植戶25%物聯網管理費用,有214 戶農民受益。
基層活動陣地是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的關鍵節點。豐南區政協用足政協協商中經驗豐富、智力密集、監督有力的獨特優勢,以陣地為銜接點,加強專委會“一對一”指導,優化群眾選題、調研解題、協商破題的基層協商機制,強化委員“手拉手”幫扶,按照專業領域組建法律、經濟、農業等多個委員智庫,服務調研、協商,促進問題解決,并在協商后,發揮政協監督優勢,組織“助力靚城攻堅”“推動農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等監督視察活動,對陣地協商成果跟蹤問效,打造“工作閉環”,切實把協商送到群眾身邊、把好事辦到群眾心坎。
機制作保障,協商有力量。“提升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能力,提高果蔬銷售效益”“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加強鄉村耕讀文化建設”……一年來,委員民生議事會、委員工作站等基層活動陣地,把協商議題從農業生產拓展到鄉村治理,從技術創新擴展到文化育人,打造了“議好村民身邊事”協商品牌,一場場“小馬扎”式的基層協商活動在田間地頭、在樹下炕頭獲得了群眾掌聲。目前,“議好村民身邊事”等基層協商活動已開展23 次,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各類難題20 余件。

周賀華委員接待群眾來訪,收集民情民意
共識是奮進的動力。8 月初,一場別開生面的“助企紓困筑同心”活動在委員咨政廳拉開序幕,來自稅務、金融領域的4名委員由“協商舞臺”請上“授課講臺”,為39 家非公經濟人士宣講稅費減免、企業授信惠企政策。
豐南區政協在縱深推動基層活動陣地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以宣講政策、解疑釋惑、聚攏民心、助力發展為目標,通過帶著委員學、講給群眾聽的方式,主動傳播共識、積極凝聚共識,把基層陣地打造成凝聚各界共識的平臺。
一個月后,好消息接踵而至,31 家企業與金融機構積極對接惠企政策,10 家企業通過授信審批,3000 萬元助企資金落實到位……截至目前,22 名委員變身“講師”走上“講臺”,舉辦助企紓困筑同心暨政策解讀培訓、委員說法等各類宣講活動18 次,圍繞思想認識的困惑點、社會矛盾的易發點、利益關系的交織點,暢通由內向外的聚識通道、拓寬上情下達的紐帶橋梁,有效服務黨委、政府決策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