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碩
作為一名心理沙盤老師,我近期接到了很多青少年階段的問題咨詢,學業壓力大、早戀、網絡成癮、脾氣暴躁、迷茫、找不到自我的方向……
面對這些問題,家長苦不堪言,孩子自己也不知所措,我相信很多孩子其實都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只不過在青春期暫時迷失了方向。
這個階段的青少年面對自己身體的急速發展,外貌體征的成人化,渴求心理上的獨立成熟,而心智上并未完全地發展成熟,所以會出現沖突與矛盾。那么,青少年該如何及時地覺察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呢?
首先,把握自身近期的情緒感受。是否存在情緒波動大,易發脾氣,時而孤獨沮喪,時而莫名焦慮等情況;是否有情緒低落,悲觀,產生無用感,無助感;是否出現思維遲緩,反應遲鈍的情況;是否有行為緩慢、被動,不想做事情,回避社交的情況出現。
其次,加深對自我的了解。青少年處于埃里克森人格發展階段中的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階段。這個階段的青少年開始考慮“我是誰?”“我將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我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可以通過給自己寫一封信,信的內容是“十個我是誰”,通過寫出十個現實我和十個理想我的方式,了解我現在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希望變成什么樣的人,將現實我和理想我進行比較是否達到自我一致性的狀態。這是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Carl Rogers)提出的觀點。
成長的路程中出現坎坷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當坎坷出現時,正處于青春期的你該如何面對和解決問題呢?
1.減壓減負:俗語說“人無壓力輕飄飄”。但是當壓力過大時,很可能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性格外向的孩子會通過發脾氣、向外攻擊轉化壓力帶來的痛苦;性格內向的孩子會壓抑情緒,通過向內攻擊自我,出現頭暈、肚子疼、咬手指等癥狀。雖然學業很重要,但是當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出現了問題時,可以適當地把學業目標放低一點,調整好心態后再繼續前行。
2.運動宣泄:可以通過跑步、跳繩、體操、瑜伽、打球等運動的方式來宣泄壓力,在進行運動的時候,大腦里會分泌一種叫多巴胺的激素,它會促使人產生愉悅的感受。運動可以使身體更加強壯,也可以調節我們的心理情緒。
3.培養興趣愛好: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當情緒低落時,可以通過畫畫、寫書法、彈琴、歌唱等方式去轉移注意力。良好的興趣愛好可以使人變得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可以使時間變得充實、有趣,不再感到無聊、空虛,同時可以培養青少年堅持的品格,做事情持之以恒的毅力。如果興趣愛好能夠得到升華,發展成為青少年未來的職業規劃,那更是一件錦上添花的樂事。
4.與人交流談心:青少年不愿意與父母,老師交流的話語,可以找同齡人、好朋友去交流談心,在滿足了訴說的欲望的同時,好朋友也可能會提供不同的視角去看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