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洪生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專章,是對未來我國民主政治發展全面、系統、科學的部署。報告指出要“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我國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中,突出體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全”“過程”“人民”。在人大工作實踐中必須嚴格依法履職,進一步提升人大工作質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這種“廣泛性”突出表現在我國人民民主的“全面性”。一是民主主體的“全”。我國《憲法》《選舉法》都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這充分表明,凡是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年滿十八周歲的中國公民,均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哆x舉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應當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應當有適當數量的基層代表,特別是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代表;應當有適當數量的婦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婦女代表的比例”、“應當有適當名額的歸僑代表”。這是全過程人民民主最廣泛的群眾基礎。《憲法》“各少數民族都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和《地方組織法》“各行政區域內的少數民族應當有適當的代表名額”的規定,表明了全過程人民民主最廣泛的民族基礎?!兜胤浇M織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始得舉行”的規定,強調了全過程人民民主最廣泛的參加基礎。二是民主內容的“全”?!稇椃ā芬幎?,“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三個管理”彰顯了我國民主管理的全面、具體、實在?!爸腥A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這是我國《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代表法》《選舉法》《地方組織法》等法律賦予了公民、選舉人和人大代表真實、全面的建議權、批評權、提名權、選擇權和決定權等。如《代表法》規定各級人大代表有權參加審議各項議案、報告和其他議題并發表意見,有權提出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參加各項選舉和表決,依法聯名提出議案、質詢案、罷免案等;《地方組織法》規定,“代表對于確定的候選人,可以投贊成票,可以投反對票,可以另選其他任何代表或者選民,也可以棄權”。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全面推進。“程序合法、結果有效,程序違法、結果無效”是程序法律的黃金法則。沒有適當的程序(過程)規定,或者雖有程序規定,但規定不完備以及沒有嚴格按照程序規定一環扣一環地進行,人民民主就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嚴格的選舉程序確保了民主選舉的公正性?!哆x舉法》對選舉機構、選區劃分、選民登記、代表候選人的提出、選舉程序和各少數民族的選舉等都作出了明確而嚴格的程序性規定?!哆x舉法》同時還規定了“對代表的監督和罷免、辭職、補選”及“對破壞選舉的制裁”,確保了各級人大代表的選舉程序合法、結果有效?!稇椃ā贰兜胤浇M織法》等法律對選舉各級國家機關領導人員時的提名主體、醞釀時限、選舉結果有效性、另行選舉和補選等都作了嚴格規定,如果某一環節沒有按照法律規定進行,選舉結果都將無效。這確保了選舉人和人大代表全環節、全鏈條參與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法律、議案的審議與表決程序的規定決定了民主決策的合法性。民主集中制是我國國家機構實行的基本原則。在充分發揚民主的基礎上,通過票決的方式來達致法律、議案的合法性?,F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意見的征求、法律案發送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的時限、審議、表決等都規定了嚴格的程序。比如,法律“一般應當經三次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后再交付表決”,聽取意見“可以采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應當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兜胤浇M織法》賦予代表審議議案時享有“詢問權”和獲得說明的權利等。《憲法》規定“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薄兜胤浇M織法》明確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進行選舉和通過決議,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表明,人民才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主體。人民既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參與者、實踐者,也是人民民主的享有者、受益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關鍵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由人民選舉產生并接受其監督的各級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盡責必須全面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系,傾聽人民意見和建議,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更好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耙磺袨榱巳嗣瘛笔侨舜蠊ぷ鞯某霭l點。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人大工作要努力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最關心、最緊迫、最現實的利益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督法》對各級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一府一委兩院”專項工作報告的議題如何確定,明確了6個來源,即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執法檢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對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工作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集中反映的問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提出的比較集中的問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在調查研究中發現的突出問題;人民來信來訪集中反映的問題;社會普遍關注的其他問題。這些議題無一不體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一切依靠人民”是人大工作的落腳點。充分發揮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各級人大代表依法履好職、盡好責,才能有效監督推動人大工作上臺階、提質效。自覺接受選民和原選舉單位的監督,與原選區選民或者原選舉單位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是每一名人大代表應盡的法定義務。《地方組織法》要求“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應當向原選區選民或者原選舉單位報告履職情況”,將報告履職情況的主體由原來規定的直接選舉的代表擴大到間接選舉的地方各級人大代表?!兜胤浇M織法》規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單位和選民有權隨時罷免自己選出的代表”,在《選舉法》規定的基礎上增加了“隨時”二字。
人大工作中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就是要始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進一步提升人大工作的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