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培蓮
牡丹的花型較為碩大,花色鮮艷,寓意富麗高貴。唐代詩人劉禹錫有“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的經(jīng)典詩句。歷代畫家畫牡丹,表現(xiàn)方式有工筆、兼工帶寫和意筆三大類。沒骨屬于兼工帶寫一路,明代沈周、陳淳,清代惲南田、任伯年等人皆為沒骨牡丹畫的代表人物,他們的牡丹結構嚴謹而富有生機,雍容典雅又不失爽朗有致。


一、花瓣的畫法。沒骨畫牡丹一般用熟宣紙,以干凈的中白云筆調出淡淡的胭脂水色,筆尖再稍蘸一點濃胭脂,以側鋒畫出花瓣,使其飽含水色,相鄰的花瓣之間盡量留出水線,且避免呆板。



二、花頭的畫法。牡丹花頭畫得方中見圓為好,中間顏色稍深,邊緣顏色稍淡,水色干后自然會形成豐富的積色。根據(jù)牡丹花的結構和色彩效果可以局部分染,讓花瓣層次更豐富,最后再以白粉加藤黃調和點出花蕊。


三、花苞的畫法。可先用汁綠畫出花萼,再添畫花瓣,嫩葉葉梢用赭石色接染一下更有生機。


四、葉子的畫法。牡丹花的葉子三叉九頂,繪畫時一定要表現(xiàn)出其基本特點,同時要注意葉子的正反、俯仰、疏密和濃淡變化。以汁綠色寫出葉柄,側鋒點出葉子,反葉稍淡,待色干后用稍重墨色勾出葉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