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煒
賴少其與唐云同為新中國美術的杰出代表人物,除了畫藝高超以及為新中國美術事業發展所作的貢獻之外,兩人以畫會友的真摯情誼也為新中國美術史留下了一段佳話。
1952年,受黨中央委派,賴少其從南京調任上海,負責華東文藝界的籌劃和組織工作,其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聯系和團結華東地區(上海)的藝術家。初到上海的賴少其,迫切地想要了解上海美術界的情況,有人提議可以拜訪那些成名已久又寓居海上的藝術家,向他們了解上海文藝界的現況,而這其中就有唐云。這年,唐云剛從香港辦展之后回滬。而對于這位海派花鳥畫名家,賴少其也是仰慕已久。于是在1953年春日的一個下午,在漫畫家米谷的引薦下,賴少其專程登門拜訪唐云。
在唐云家中,二人一見如故。此時的賴少其正著手籌備華東美術家協會,便表達了邀請唐云擔任美協展覽部主任的想法;唐云也為賴少其提供了不少工作上的建議。那日,二人談得十分投契,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從此,賴少其和唐云成了心照無間的親密好友。
1954年4月,華東美術家協會成立。唐云在擔任展覽部主任后,因美協沒有專門舉辦展覽的場地,便向賴少其反映并提議建設專業的美術展覽場館。幾經努力,最終上海市政府將位于南京路上的康樂酒家劃歸美協所有,經改造,正式定名為“上海美術展覽館”,也就是后來上海美術館的前身。場館問題得到解決后,1955年賴少其特別邀請陳毅市長出席了唐云負責籌辦的展覽。
賴少其早期的繪畫創作以版畫為主,其轉師中國畫創作之藝術生涯則可以說是發軔于上海,而唐云正是賴少其探索中國畫創作最早的支持者和欣賞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他收藏鑒賞眼光的早期培養者。
1957年,唐云為賴少其著作的《為了把藝術介紹給人民》題寫書名。1958年和1962年,唐云在賴少其的藏品《陳老蓮花鳥冊》上兩次題跋,為之鑒定“是老蓮真跡無疑”。1964年,唐云又將許麟廬贈與自己的一枚齊白石印章“興之所至”轉贈給賴少其,同時鐫邊款道“麟廬贈余此印,過合肥轉貽老賴,老賴想能賞其妙也。甲辰年五月,唐云記。”從此這枚印章常被賴少其鈐于自己的得意之作和重要藏品上,足見對它的重視和喜愛。1973年,賴少其在一件竹制臂擱上題刻“梅花歡喜漫天雪”,唐云為之補畫梅花。1980年,唐云在賴少其收藏的一只紫檀筆筒底部題“少其長物”四字,頗具晉人王恭“作人無長物”的寓意。此外,兩人還于1984年和1990年兩次舉辦“賴少其、唐云書畫展覽”。從這些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唐云與賴少其在人品和藝品上的相互認可。雖然1959年賴少其調離上海赴安徽任職,但兩人仍十分重視這段珍貴的友情。雖處異地,仍然互動頻繁,足可見兩位藝術家“匪報也,永以為好也”的君子之交。
1993年10月7日,唐云因病逝世。賴少其聞訊不勝悲哀。1995年,為紀念唐云逝世兩周年,由賴少其提議的“唐云遺作展”在廣州舉辦。此時的賴少其住在醫院,行動已很不便,但他仍在病房中提筆寫下了蒼勁厚意的展標,為逝去的老友寄去一份緬懷。
賴少其與唐云,兩人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相識于上海,因共同的藝術事業、藝術精神,以及相近的修養志趣而結為惺惺相惜的知音密友。這段長達40年的真摯友情,使他們在藝術上共同進步、事業上相互鼓勵、生活上又彼此扶持。他們的深厚友情不僅是美術史長河中永不磨滅的珍貴記憶;對于當代藝壇來說,這份博大寬廣的文人胸懷也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清代羊城八景之西樵云瀑》 唐云(畫) 賴少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