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彬

唐 昭陵六駿 西安碑林博物館藏圖一:繪畫《昭陵六駿圖》之颯露紫

圖二:石刻昭陵六駿之颯露紫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六駿”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過程中騎過的六匹戰馬。那些戰馬曾與李世民一同出生入死,李世民很愛它們,命人做六駿石刻,刻成后置于昭陵北麓的祭壇內,這就是“昭陵六駿”。后來,金代畫家趙霖依據昭陵六駿石刻(可能是石刻的拓片)畫了《昭陵六駿圖》。
六駿各有特別的名字, 分別是拳毛?(g u ā)、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青騅、颯露紫。圖一就是趙霖作六駿之一颯露紫,圖二是唐代石刻颯露紫。在六駿中,刻畫最精彩的就是颯露紫,所以,下面我們就以颯露紫為例,了解一下昭陵六駿及其意義。
颯露紫胸前中了一箭,有一個人正在為它拔箭。那人名叫丘行恭,是李世民的大將。這個畫面的背后,是一次驚心動魄的戰斗。
話說,李世民為了統一天下,經歷過數次重要的大戰。有一次,為了平定王世充一派勢力,雙方在邙山展開會戰。李世民喜歡親自沖鋒陷陣,為了偵察對方虛實,他帶上幾十名精銳騎兵沖了出去。那時,他騎的就是颯露紫。李世民他們很厲害,所到之處,敵軍像草木被大風刮倒一樣。可是他們畢竟人少,沖殺中,李世民不知不覺和騎兵們走散了,只有丘行恭還能跟上他。李世民沖到了敵陣后方,突然發現一道長堤擋在前面,而這時,敵軍數名騎兵追上來朝他們射箭,有一箭正射中颯露紫!萬分危急時刻,丘行恭回射敵兵,每箭都能射中,剩下的敵兵不敢上前了。接下來的情景,就是我們通過石刻和繪畫看到的,丘行恭跳下馬,為颯露紫拔箭。颯露紫鼻孔大開,牙關緊咬,怒目圓睜,強忍劇痛。真是一匹酷烈的戰馬!再看丘行恭,他與馬頭相依,左手推撫,右手拔箭。再看他的目光,果決剛毅,沉著冷靜,使人感到作為勇士的他對戰馬颯露紫的認同和敬重。這一幕,李世民看在眼里,深深地刻在心里。給颯露紫拔完箭后,丘行恭把自己的戰馬讓給李世民,他跑在颯露紫前面,揮舞長刀,跳躍大呼,一路斬殺了數名敵兵。就這樣,兩人兩馬最終突破敵陣,回到了自己的大營。
實際上,那時的騎士有結實的鎧甲可穿,戰馬也有專用鎧甲可以披罩在身上,可是李世民卻喜歡輕騎沖鋒。雖然多次遇險,他卻樂此不疲。顯然,李世民是一個敢于冒險、富有激情的人。這樣的人當了皇帝,對時代風氣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有人把昭陵六駿比作唐朝開國紀念碑,因為沖鋒、奔馳的駿馬正是那個時代的精神象征。

圖三:繪畫《昭陵六駿圖》之白蹄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