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彭敏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須知少日拏云志,曾許人間第一流”,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總冠軍彭敏,走進古代29位大V詩人的詩酒江湖,解讀鬼馬天才的快意人生。這本書就像一輛觀光車,你會邂逅很多值得抄在小本本上的漂亮詩句;看到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篇,原來是在那么特殊的情境下創作出來的;一個在課本里被高度標簽化的詩人,竟度過了那么七葷八素、難以評價的一生……如果觀光結束后,你愛上了某些景點,自己跑去深度游,那也是極好的。

作者:程雪莉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1937年的秋風將“當兵打鬼子”的口號吹遍河北省平山縣,一群熱血少年帶著家譜——蠶絲包袱,身著戎裝,奔赴戰場。戰火硝煙中,他們用聰明才智,贏得了一次又一次勝利,成長為頂天立地的子弟兵。本書作者曾獲“徐遲報告文學獎”,她歷時5年,采訪了160多位抗戰老兵和專家,只為還原那段真實的歷史。書中充滿極富生活化的民風、民俗,細膩的筆觸、翔實的描寫、曲折的經歷將讀者拉回那個浴血奮戰的年代,將中華民族骨子里的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作者:北石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導演:[英]史蒂芬·戴德利 等
英劇《王冠》如今已經播出了四季,人氣和口碑都不錯,劇中隱忍、克制又踏實、可靠的女王形象深入人心。全劇從伊麗莎白嫁給菲利普的婚禮開始,中間經歷了愛德華八世放棄王位、丘吉爾去世、女王出訪英聯邦、阿姆斯特朗登月、蒙巴頓將軍遇刺、撒切爾夫人上臺等諸多歷史事件,既有宏觀的歷史,也不乏王室秘辛。但劇中的精彩之處不在于故事是否真實,而在于女王以及英國王室不斷適應日新月異的世界的姿態。《王冠》試圖在一次次內外交困的情境中,解釋女王為維護王室付出的代價——很多時候女王只能做自己該做的,而不是自己想做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從來不是一句空話。

導演:[法]弗朗索瓦·特呂弗
作為法國新浪潮電影的開山之作,《四百擊》觀感澄澈,回味濃烈,很多觀眾在真誠又瑣碎的故事細節里得到強烈的情感共鳴。被罰站、撒謊、逃課、偷東西、離家出走……少年安托萬想要逃離畸形的家庭和壓抑的學校,為了自由而奔跑,他一次次逃離又一次次被抓,仿佛是循環的困獸之斗。他拼命向象征自由的大海奔跑,沒想到卻寸步難行。最終,他在從未見過的大海面前止步,露出茫然的神情。電影不去講少年成長,卻細膩刻畫了不被理解的孤獨時光。也許,每一個青少年最需要的都是有人能理解他們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