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肖,郭成根,李偉龍*
(1.臨海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浙江 臨海 317000; 2.上盤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浙江 臨海 317015)
青花菜又稱西蘭花、綠菜花、花菜薹等,屬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變種,二年生宿根草本植物[1]。十字花科作物根腫病是一種世界性土傳病害,病原菌為蕓薹根腫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Wer.),專性寄生[2]。感病后地上部分生長遲緩、缺水萎蔫,嚴重時全株枯死[3],根部腫塊呈紡錘形、球形、瘤狀或棒狀,少則零星出現,多則相互連接成片,并覆蓋整個根系[4],一般為害損失在20%左右,嚴重達80%以上[5]。土壤被根腫病菌污染后,休眠孢子在酸性土壤中可以存活10年以上,抗逆性極強[6],嚴重制約十字花科作物生產。根腫病在地中海和歐洲南部地區始發[7],1936年在我國臺灣就有大白菜根腫病發生的報道,目前該病在云南、四川、湖北、山東、遼寧、北京、湖南、福建、江西、江蘇、安徽等省、市、自治區均有分布。根腫病普遍采用化學藥劑防治[8],成本高,易對環境造成污染。王保通等[9]研究發現,解淀粉芽孢桿菌(Bacillussubtilis)Ba168對甘藍苗期根腫病有一定防效,但生防菌易受環境影響,效果不穩定。選育抗病品種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10]。梁峰豪等[11]利用遠緣雜交結合常規育種獲得具有抗性的雜種F1代。為篩選抗病性較強的品種,筆者于2020年在根腫病發生嚴重的田塊開展試驗,對6個青花菜品種進行抗病性鑒定和綜合農藝性狀評價,為青花菜根腫病科學防控提供依據。
試驗在浙江省臨海市杜橋鎮上林村青花菜種植田進行,土壤pH 6.5,前茬水稻,常規管理,2016年起全田根腫病發生嚴重且均勻。
供試品種:雅翠91、翡翠6號、錦翠2號為先正達種苗(北京)有限公司經銷;炎秀為高華種子有限公司經銷;臺綠3號、臺綠6號為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經銷。
試驗采用田間自然發病方法,隨機區組設計,重復3次。每小區種60株,株行距45 cm×50 cm,2020年8月20日穴盤播種,9月20日移栽,相同水肥管理。
1.3.1 根腫病分級鑒定
定植后50 d(2020年11月9日)調查青花菜根腫病發病情況,每小區隨機挖取10株。
根腫病分級標準參考文獻[12],計算各小區發病率和病情指數。
1.3.2 品種抗病性鑒定
參照文獻[13],依病情指數進行抗性分級劃分。病情指數=0,為高抗(HR);病情指數<10,為抗病(R);10≤病情指數≤20,為中感(MS);20≤病情指數≤50,為感病(S);病情指數>50,為高感(HS)。
1.3.3 農藝性狀評價
各小區以50%植株的花球達到當地商品標準為成熟期。在各品種花球成熟期,采用目測法調查品種農藝性狀,各性狀以1~9賦分。生長勢:1=弱,5=一般,9=強;顏色:1=差,5=綠,9=藍綠;紫花球:1=紫球嚴重,5=一般,9=不紫球;形狀:1=扁平,5=半圓,9=高圓;花蕾大小:1=粗大,5=一般,9=細密;蕾粒均勻度:1=非常差,5=一般,9=非常均勻;緊實度:1=非常松,5=一般,9=非常緊實;貓眼:1=非常多,5=一般,9=沒有;花夾葉:1=非常多,5=一般,9=沒有;側枝:1=非常多,5=一般,9=沒有;空莖:1=嚴重空莖,5=一般,9=沒有空莖。
1.3.4 品種產量性狀評價
每小區采5株成熟花球,保留5 cm莖長,稱質量和用尺測量莖基部的直徑。
1.3.5 數據分析
采用Excel 2010進行數據處理;采用SPSS 21.0軟件鄧肯氏新復極差法(DMRT)模塊進行多重比較。
由表1可見,雅翠91對根腫病表現高抗,其他品種表現為高感,其間抗性差異達極顯著。

表1 青花菜品種對根腫病抗性鑒定結果
由表2可見,抗病品種雅翠91屬于中晚熟品種,綜合性狀表現優良,長勢強,花球顏色藍綠,低溫環境下花球輕微發紫,花球形狀較高圓,花蕾粗細適中,蕾粒均勻,花球緊實度適中,貓眼少,無花夾葉、側枝、空莖,適宜在本地根腫病發生區種植。

表2 青花菜品種農藝性狀分值的比較
抗病品種雅翠91平均單球重450 g,折合667 m2產量1 334 kg,產量和莖的粗度均適中(表3)。

表3 青花菜品種產量性狀比較
試驗結果表明,雅翠91對根腫病表現為高抗,且農藝性狀綜合表現優良,是中晚熟品種,可作為抗病品種在浙江省臺州地區推廣種植,同時可作為優良抗病種質應用在雜交育種上。
Honing在1931年首次證明根腫菌屬生理小種分化專性寄生菌,Williams鑒別系統和ECD系統是國際上廣受認可的2個根腫菌生理小種鑒別系統[14]。國內學者通常采用Williams鑒別系統研究根腫病菌生理小種,共鑒定出2、4、5、7、13號5個生理小種,并指出我國目前主要以4號生理小種為主[15-17]。不同地區的根腫病病原菌生理小種會有差異,相應的品種抗病性也會出現特異性差異。因此,在進行引種及選育抗病新品種前,應先對當地的生理小種進行鑒定,再依據該生理小種開展引種和抗源篩選等工作[18]。受試驗條件的限制,本試驗這一工作未開展,不清楚浙江省臺州地區根腫病病原菌是單一生理小種或是多個生理小種的復合菌。抗病品種在不同地區的適用性不同,就是因為生理小種及優勢小種存在差異[19]。因此,雅翠91在其他地區的抗病性還未可知。同時,當同一地區大規模種植同一抗病品種后,非常利于病菌的侵入和繁殖,導致病害快速流行,病原菌小種受定向壓力選擇,可能會發生變異[20]。因此,需不斷開展引種和篩選工作,為培育出具有浙江臺州地區特異抗性的青花菜根腫病新品種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