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妹麗,一級教師,浙江省義烏公學語文教師。榮獲金華市初中語文優質課一等獎、金華市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金華市初中語文原創試題評比一等獎。二十余篇論文獲省、市一、二等獎;參與編寫《寫作有道》《項目化寫作案例》《語文同步練習》等書。
“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為寫作奠定基礎。寫作要有真情實感,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力求有創意。”這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程目標中第四學段對表達與交流的要求。然而,素材虛構、內容空洞、情感虛空、無病呻吟等卻是很多學生的寫作現狀,學生往往人云亦云,寫作也就失去對真實生活的獨特感悟。
作“生活化”的作文,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挖掘寫作素材:留心觀察身邊的小事,并以此為支點喚起自身的獨特體驗,引發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汪曾祺從端午的習俗中,喚起了自己對兒時的懷想和對家鄉的熱愛;丁立梅真實記錄了家門口梨樹的故事,抒發了對親人的追思;豐子愷擷取吃瓜子這一生活小事進行細致描寫,并引發了生活哲思。
發現生活并記錄生活,讓“真生活、真感悟、真自我”貫穿作文,化“無話可說”為“有話可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