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剪刀、布”是個簡單有趣的猜拳(cāiquán)游戲,大家都會玩兒。
在明朝人寫的《五雜俎(zǔ)》這本書中,記載了最早的“石頭、剪刀、布”,稱這個游戲起源自漢朝的手勢(shì)令與豁(huá)拳。
現在,人們常用“石頭、剪刀、布”這個游戲來判(pàn)定勝負,由于手勢雙方出哪一種手勢是“隨機”的、不確定的,因此,大家認為這種判定勝負的方法非常“公平”。
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們出的手勢并非都是“隨機”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提高“石頭、剪刀、布”獲勝可能性的方法。
在一場以“石頭、剪刀、布”為主題的大賽中,科學家招來了360名學生,并把這些學生分成6組進行比賽。每個參賽學生要和相應的對手對戰300次。
在這場比賽中,每隊選手做出不同手勢的可能性約為三分之一(也就是分別出三種手勢的人的數量差不多)。但是,隨著比賽的進行,科學家們發現了有趣的情況:贏(yíng)得一個回合的參賽者,在后面使出取勝的手勢的情況更多;而輸(shū)了一個回合的參賽者,則更喜歡變換手勢;而平局的參賽者則一般按照“石頭、剪刀、布”的順序(shùnxù)變動。
在比賽結束后,通過分析(xī)360名參賽學生的手勢和輸贏的數據,科學家們得出了一個提高獲勝可能性的方法,叫作“贏者保持,輸者改變”,也叫作“勝留輸變法”。
我們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怎么樣才能提高獲勝的可能性呢?你可以這樣來試試:
當你出拳獲勝時,可以猜想對方會在下一局按照“石頭、剪刀、布”這個順序改變出拳手勢,那么就迅速做出相應反應。
反之,當你出拳輸了時,那么就猜想對方不會改變手勢,在下一局中使出相應的克制手勢。
當然,如果是只玩一次“石頭、剪刀、布”就判定勝負的話,上面的這個方法并不能產生明顯效果,只有在玩兒很多次的情況下,獲勝的可能性才會明顯提高。你想不想和同伴試一試,驗證一下它的真實性?
請你想一想:如果把骰(tóu)子的6面分別畫上石頭、剪刀、布,也就是每個圖案在骰子上出現2次,再用雙方扔骰子的方法來決勝負,會不會更公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