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晗

我爸媽都是超級學霸,完全不理解學習是需要費力的事。所以,高三那年我只能自尋出路。
一天,我去復旦大學后面一家小店閑逛,看中一只小熊鑰匙扣,拿起來看了半天。一個黝黑高大的小哥飄到我身后,冷冷地說了句:“買吧。”我疑惑地問:“為什么要買?”他拿過小熊翻了一個面兒,說:“你看它很精致,連屁股都做得這么真。”我被他的腦洞震驚了。聊了會兒,才知道他是個學法律的高才生,也知道他一直給人做家教。我說:“我數學成績太差了,你能來給我做家教嗎?”“給錢就能。”“好,下個禮拜開始來給我上課吧。”就這樣,我有了人生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家教。
第一次補習,家教小哥讓我做了一套數學題。他看完之后,放下考卷,問我:“你的目標是什么?”我說:“一本。”他又看了看考卷,想了想,說:“不可能。不過是遇到我之前不可能。”接著又說了奠定我們同舟共濟基礎的話:“在這一年里,我們就是劃同一條船的人,無論風浪多大,記住我始終和你共進退。如果你沒達成目標,也是我的失敗,所有補習費我退給你。你再說一遍你的目標。”我顫顫巍巍地又說了一次:“我要考一本。”
于是,他抽出了第二張考卷。他每周都給我做一個關于數學的學習計劃,還要做哪些卷子,講哪些知識點,還有一些答題的小技巧。
有一段時間,我考試成績不好,精神比較緊張。家教小哥說兩句我就哭了,把卷子撕了。哭的時候心里想著,太累了,努力真的太累了,就這么趴下認輸算了。
看著我哭到不哭了,他從包里抽出一套新的卷子,說:“還好我復印了幾份,接著做吧。我知道這種情況會發生,但是我沒想過放棄,因為我不想當不負責任的人。”
我低著頭大概沉默了10分鐘,默默抽過一張新的考卷,重新拿起筆來。那是補課一年里印象最深的一節課,那天他就這么陪我耗到了深夜11點。
那一次我切身感受到,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想想那一年關于高考的細節,爺爺一直收集高考資訊,打好草稿之后打電話逐條告訴我;每天看天氣預報,分析高考當天的降水概率。爸媽陪我去一家家學校校考,忍受我一遍遍的崩潰。還有我的同學們,不厭其煩地給我講題。怎么說呢,這一生會遇到很多朋友,很多戀人,很多知遇之恩,但是能并肩作戰的人,或許就這么多了。
高考成績出來,第一個打電話的人是家教小哥。作為三年數學及格次數不超過十次的我,高考數學滿分150分,我拿到126分,這算是我人生中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嗎?我覺得是。沒有預想中的哇哇大哭,反而是各自大笑了幾分鐘。他說恭喜恭喜,你得請我吃飯。我說好。之后就掛斷了。
后來吃飯,他喝了點兒酒倒是真哭了。他說他其實是個高考的失敗者。他告訴我,他謊報了學校。他上的大學并不像他說的那所那么好,因為要出來做家教,他不得不謊報學校。高中他是班里成績最優秀的人,但是高考失敗了,滑檔到不知第幾志愿,又太想早點賺錢養家了,就沒有選擇復讀。
他哭到我手足無措。18歲的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人,說:“沒關系的,不管你是哪個學校的,你都是最棒的家教老師。”
最后他抽抽鼻子,說了一句:“所以才那么努力啊,所以才不能讓你放棄啊,我今年的愿望其實是:你可以成為驕傲的人,并且不用撒謊。”
現在的我,也可以信誓旦旦地對他說:你就是改變我人生的人。你讓我相信,人生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的。你拼盡全力去贏吧,理由放在心里,我只想你打完勝仗后云淡風輕地跟我說一句:“我不過是想贏。”
秋水長天//摘自《少女,請回答》,浙江文藝出版社,本刊有刪節,二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