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小聰
(廈門市中醫院,福建 廈門 361001)
近幾年,隨著一系列的體制改革,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現代化醫療體制下,醫療體系建設也得到了顯著的發展,醫療設備的維護與質量控制也在整合與運用,在此過程中也使得我國醫療服務整體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醫療設備的維護,是指對醫療設備的常規維護,通過檢修和保養,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醫療設備存在的問題,并與相關的工作人員取得聯系,有效解決故障問題,避免儀器在操作中出現問題,從而影響診斷和治療的質量。通過對醫療器械的維護和品質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醫療器械的使用壽命。
醫療器械質量管理的目標是依據醫療設備臨床使用要求,對其使用情況進行控制,確保醫療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任何質量問題,并達到醫療救治的要求。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保證醫療設備的完好,保障其安全,降低其維護費用。并且應最大限度減少由醫療器械造成的醫療事故,預防因設備故障而導致的醫療費用增加。總之,醫療設備維護和質量管理是醫院發展的重要環節,所以在醫院運作中,必須把維護和質量管理作為重點和核心,不斷提高醫療設備的質量,保證其安全穩定運轉。只有如此,才能使各種診療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增強醫院的競爭能力。
在以往的醫療設備維修與質量控制中,缺乏完善的體制與管理措施,導致維護人員無法將維修與質量控制相結合。但實際上,要想實現最好的醫療設備質量控制,就必須兩者結合,對設備進行良好維護與管理,以此形成全面性維護,使設備的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逐步發揮其設備性能和使用質量。因此,在設備質量控制中,必須將醫療設備的維護工作納入到整體管理中。同時,對醫療設備進行全面的維護,確保醫療設備使用達到診療要求,因此要做到全面改善,醫院應密切配合設備質量管理和設備維護,以確保各種醫療設備的性能得到最好的發揮。
在風險評估中,其主要的作用是評價醫療設備運行情況,并保障其在運行中不出現任何風險問題。以確保達到穩定、充分利用其功能和優點,以便進行高品質的診療和臨床診斷。從當前部分醫院的醫療設備維護工作來看,大部分都是對設備進行定期的質量檢測,在這段時間內,需要對設備的安全進行風險評價。通過對其進行風險評估,保證了其檢驗周期的精確度,并將其作為檢驗的重要參考,促進質量控制和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在實際醫療設備質量管理中,應高效落實風險評估,以此準確預報設備的安全性,同時也可以確定設備的監測周期,防止出現重復的現象。既能減少醫療成本,又能減少醫療器械的維修所產生的資金,以此從整體上節約醫院的經費。
在醫療設備電氣安全管理中,其內容依靠風險評估指標,并完善其電氣安全指標,確保醫療設備在使用電氣的過程中,達到穩定效果。目前,醫療器械的質量管理工作中,其主要內容有:(1)在檢查電源的電纜、插頭及相關終端的結構時,應采取目測的方式;(2)及時開展電力設備的線路絕緣性能、設備終端絕緣性能的有效試驗;(3)對電器部件的外殼進行試驗,確定該部件有無泄漏問題或故障;(4)對與病人相連的部分,要及時進行監控,防止漏電;(5)對電器的電阻進行及時檢測,并進行試驗。以上電氣安全試驗是醫療設備實際質量管理中較為關鍵的環節,它將直接影響到醫療設備的安全、穩定的使用。因此,醫務人員要更加關注電氣安全指標,為今后的臨床診療工作做好準備。
首先,新時代醫療設備管理與設備維修、質量控制和醫療服務相融合,是醫療設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旨在通過對醫療器械質量的管理,改善采購、維護、服務質量等方面的研究。而醫療器械則是衡量醫療質量、醫院水平的指標之一,其與醫療服務有著緊密的關系。在此,醫院內部維護人員,應確保醫療設備與其的關系,確保將維護與質量管理工作結合起來,以持續提高診療的準確性,保障全過程達到安全性、穩定性,進而提升其效率。
其次,在醫院設備實際管理過程中,為確保其質量達到標準,應從采購、臨床使用、維護等各個方面強化其質量與安全,并確保做好預防性檢測工作,以達成全過程管理效果。從這里可以看出,醫療器械的質量和安全性是醫院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還體現了醫院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對醫療設備質量進行有效的監控,既能保證醫院的安全和醫療服務的安全性,又能提高醫院的市場競爭力,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
通過對近年來醫院設備和醫療質量的觀察,發現二者的有效結合確實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對某醫院2015~2020 年調查,該院完成了1560 例的質量控制,經過4 年的不斷發展,該院結合醫療設備維修與質量控制,以維護為本,以質量為核心建設了醫療設備安全管理體系,為醫院各項診療奠定基礎,并遵循醫療技術和設備發展的同時,堅持定期維護和監督醫療設備,4 年來,該院每年的設備完好率由92%逐步上升到96%。通過該院實踐證明,其設備質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是對設備進行有效的維護,而對設備的質量控制則要依靠設備維護工作來保證。
第一,在將醫療設備維護和品質管理相統一的前提下,必須全面理解其含義,并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精細加工,以達到綜合性要求。在此過程中,應當采用列表列出的方式,將醫療設備各項應用因素與設備的維護和品質管理相統一,以便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設備的臨床質量管理體系。
第二,應當根據設備的管理程序,設立采購環節、使用前自檢環節,對設備的質量和采購渠道進行嚴格的檢驗,同時,通過對現有的醫療器械進行二維碼掃描,可以達到這一目的。
建立健全的機制,將其作為行政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環。尤其是在采購期間,要有良好的磋商,以確保各項管理流程都符合維修計劃需求,并以降低設備后期管理風險為主,強化其監測與維護功能。這樣才能降低采購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因為不同的儀器和監控裝置之間,往往會有不一致的情況,而開放式監控和維護裝置,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故障和維護精度的問題。比如心電監護儀出現故障后,為達到徹底修復效果,應配備專門的儀器,以此準確判斷出故障所在。在對以上問題進行徹底查找的基礎上,應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維修。相反,如果沒有足夠的判斷力,那么在后期維護中就會出現偏差。
第三,應針對設備名稱、性能、型號等基礎方面設定常規的檢查計劃,并根據技術路線和管理路線的要求,保證其基本品質控制體系的運作安全性。而某些具有一定危險性的設備,應當根據強檢的要求納入全國強檢的標準,建立強檢時間、強檢內容、強檢方法、強檢結果等內容。應當指出,在構建新型品質管理體制和實施過程中,必須把評價指標的重要地位確定下來,以完善制度與機制,構建出創新型品質管理系統,便于發揮結合效果。
在現代醫療器械的管理中,以“預防為先”的理念在醫療器械的維修與質量控制中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并且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所以,在醫療器械維修和品質控制的同時,應注重對傳統醫療器械的管理,并以此為依據,強化以預防為主維修為輔的管理思想。
具體如下:首先,要客觀分析傳統管理經驗,拋棄這些陳舊的經營方式;同時,要從經驗上梳理和分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按照“棄其糟粕、取其精華”的思想,吸取預防與管理的經驗。
其次,在維護與維修系統方面,應全面評估醫療器械的使用壽命,盡量在增加醫療設備的使用次數的同時,采取一定的維護計劃和使用期品質控制,以減少其耗材。例如,依據保養需求與質量控制綜合指標,確定保養工作要求,并按照評價維修的實際狀況針對其進行記錄,確保可為后續維修工作提供診斷日志,并對維護程序的質疑和專業進行評定。此外,在現代醫療器械的應用中,增加了手術室、CU 科室常用的呼吸機、麻醉機等高精尖醫療設備,這些醫療設備的使用,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所以,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必須購買更精密的檢測設備,進行全面的維護與管理,既可以降低資源的消耗,又可以通過預防性的維護,保證其使用功能,提高醫療質量。
最后,要吸取以往的管理經驗,并把它與實際的設備應用管理方案進行比較和分析,以便在新時代下,既能吸取經驗,又能從傳統的管理方案中得到更好的解決,從而確保醫療設備管理有效性。
目前,“互聯網+”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充分的應用,醫療全領域如診斷、辦公、掛號等信息化建設已基本完成。但是,在醫療器械的管理中,不僅要對醫院的檔案進行信息處理,還要涉及到數碼設備的信息管理。因此,在醫療器械的維修與質量控制的整合中,應強化對其信息化建設的控制要求,并持續提高質量控制實際效果,確保不發生任何問題。比如,當醫療器械發生故障時,首先要處理的是醫療器械的突發狀況,然后是患者與醫生之間的溝通。從而可以更好地評價和解決醫療器械出現的問題,延遲設備的維修和質量控制,避免影響到醫療器械的及時維修和質量管理。
為此,必須大力推動質量控制環節的信息化,利用傳感器、信號檢測、醫療設備的指標、運行狀況等技術,建立健全信息化設備關聯管理系統,既保證了質量,又提高了系統的管理和運維水平。
另外,目前有些醫院已建立起醫療計算機網絡,并可以利用系統管理模式,對醫療器材進行集中的品質控制。因此,應從醫院實際情況出發,并在確保使用情況的基礎上,持續完善醫療數字設備的管理效果。若要建立醫療器械監測網路,必須以品質管理數量評估、數碼影像評估、醫療器材指標提升系統為基礎,以提升醫院品質管理的整體水平。最后,在實際信息化建設后,應明確數字化設備管理要求,并對不同科室、檢測項目以及各類疾病進行數據采集,并將設備所產生的對應關系納入到管理系統中去達到分析效果,以便更好地將醫療設備的各項功能與實際使用目的進行精確聯系,并將其與維護、品質控制相結合的數字化關聯管理,將其推向精確的管理水平,在出現問題的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和處理。
通過對其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醫療設備維護自身具有復雜性特點。所以,為了保證設備達到最佳使用效果,設備維護人員應致力于綜合性控制,以結合維修與管理,以便及時發現醫療設備的故障,解決其故障。在實際應用中,醫院還應積極配合維護人員定期開展醫療設備維護與維修工作,并確保達到質量控制要求,以按照規定標準,持續提高設備使用性能,以為醫院提供更為優質的治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