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儒
(沈陽建筑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遼寧沈陽 110168)
印染工業為我國工業的主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紡織工業的飛速發展,廢水的排放量逐年攀升,現已躍居為我國水量最大的工業廢水之一[1],所造成的污染問題亟待解決。
由于新型染料可生化性顯著降低,生物法處理效果較差[2],電解法陽極材料消耗大,產生鐵泥需要處理。在眾多不同的光催化劑里,TiO2的相關研究得最為廣泛,因為它有較強的氧化能力、可以分解有機污染物、無毒、具有超親水性[3]、高耐久性、化學穩定性、成本低。而因TiO2禁帶寬度大(Eg=3.0~3.2 eV),故在可見光下的應用范圍受到限制[4]。本文綜述了TiO2改性的研究進展以及TiO2光催化降解印染廢水的應用現狀及巨大潛能。
TiO2屬于n型半導體,禁帶寬度大,銳鈦礦相帶隙能為3.2 eV,金紅石相帶隙能為3.03 eV,只有在λ<387 nm的紫外光下被活化。
由于TiO2受到禁帶寬度相應的紫外光照射后處于激發態,將會釋放出外來能量以保持自身穩定性,整個過程包括:(1)TiO2價帶電子吸收能量,產生激發態電子,在價帶上形成空穴;(2)空穴與激發態電子在TiO2內部復合,稱為體內復合[5];(3)空穴與激發態電子在TiO2表面復合,稱為表面復合[6];(4)導帶中的激發態電子通常參與還原過程,與空氣中的O2反應,產生超氧自由基陰離子( ),其機理見圖1。

圖1 TiO2光催化機理圖
TiO2自身的缺陷使其在廢水處理中存在局限性,由于紫外線只占太陽光的4%~5%,而室內環境中的照明是在可見光范圍內發射的,因此廣泛采用TiO2進行光催化應用是有限的[7]。目前為止,TiO2主要的修飾改性方法有元素摻雜、貴金屬沉積、半導體復合改性、表面光敏化等。
2.1.1 金屬摻雜改性金屬摻雜是常見的TiO2改性方法,目前常使用過渡金屬與稀有金屬進行摻雜。Choi等[8]對21種過渡金屬離子摻雜的TiO2膠體進行了研究,使用改性后TiO2氧化CHCl3和還原CCl4證實了Fe3+和V4+摻雜的TiO2擁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
2.1.2 非金屬摻雜改性
由于金屬摻雜可能引起催化劑的熱力學不穩定性,自2001年R.Asahi等[9]采用N摻雜TiO2以來,非金屬摻雜改性TiO2引起學者廣泛關注。Wang等[10]使用S摻雜TiO2對有機進行降解,研究表明S-TiO2在相同條件下降解物1-萘酚-5-磺酸的效率為純TiO2的3~4倍,且最終產物不是低分子量的有機化合物,而是無機化合物。
2.1.3 共摻雜改性
由于單一元素摻雜處理效果有限,TiO2共摻雜的相關研究成為近幾年來TiO2摻雜研究的熱點。Zhao等[11]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了Cu/N-TiO2研究其去除多芳烴化合物的效率,光催化研究表明,共摻雜TiO2在可見光下顯示出比紫外光下更高的去除效率。
大量的研究報告表明,在基于TiO2的光催化系統中加入第Ⅷ族金屬和過渡金屬離子是提高光催化反應速率的有效方法。包括Au和Pt在內的貴金屬能夠產生肖特基勢壘[12-13],有利于捕獲電子,從而提高光催化效率。景明俊[13]制備了Pt-TiO2,研究表明Pt元素主要以+2價存在,摻雜后有效抑制電子-空穴復合。
Ma等[14]制備了不同g-C3N4質量分數(0~20%)的復合樣品并進行了表征,同時通過可見光下降解羅丹明B評估其光催化活性。曹雅潔等[15]使用g-C3N4和還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備了g-C3N4/rGO/TiO2光催化材料,經過材料復合后的光催化劑對水中氨氮的平均去除率達到97%,推測機理為rGO起到了傳輸光生電子的作用。
Lu等[16]使用鈦氰化鋅(ZnPc)與三甲氧基硅烷(GPTMS)結合制備了ZnPc-GPTMS/TiO2光催化劑,并在可見光照射下對水溶液中的染料酸性黑1(AB1)進行光降解,研究發現重量比為0.2%的ZnPc-GPTMS/TiO2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
TiO2的光催化能力取決于表面積、吸附性等特性,因此TiO2的納米粒子結構與尺寸也影響其光催化性能,通常與其他改性方式聯用[17]。研究人員使用陽極氧化法等不同方法將TiO2粉末轉化為納米纖維、納米薄膜、空心球等。與傳統的TiO2粉末相比,TiO2薄膜表面光滑,附著力更強,TiO2納米纖維有更大的比表面積,而空心球等三維材料為有機污染物進入框架提供了更好的擴散途徑。叢燕青[18]等成功制備出Fe2O3改性TiO2納米管電極,在可見光區域光電流密度提高了兩倍,其催化效果明顯好于純TiO2。
由于TiO2光催化劑改性后在可見光下有優秀的處理性能,可有效處理印染廢水中有機物,降低色度,同時為了解決催化劑本身的缺陷,改性TiO2在印染廢水處理的應用研究近年來也受到研究者們的關注。
Nguyen等[19]制備了Pd-TiO2處理甲基藍與甲基橙廢水,實驗表明,在鈀摻雜質量比為0.5%與0.75%時有最好的光催化性能。經過回收測試,證明Pd-TiO2的穩定性非常好,所制備的材料更容易從處理后的液體中分離出來。此外,溶膠-凝膠法可以更易于合成大量的催化劑。
解宏端等[20]制備了La-TiO2催化劑并將其在UV體系中對實際印染廢水進行處理,實驗表明,摻雜La元素的減小了TiO2晶粒尺寸,重復使用10次后COD和色度的去除率保持在60%與85%以上,催化性能穩定。
TiO2作為一種常見易得的光催化劑,在紫外光下擁有較好的光催化活性,過去的相關科學研究已經證明對TiO2進行改性可以改善其本身存在的缺陷。然而在實際應用中改性TiO2處理效果仍不理想,過去的實驗研究多是在理想條件下進行,實驗本身對光照等條件要求嚴苛,同時經濟效益較差,無法滿足工廠的大規模生產需求,催化劑改性方法的優化改良仍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