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10日晚,劉雪菲并沒有出現在“老兵跟黨走建功自貿港”——2021年度海南省“最美退役軍人”“最美擁軍人物”發布晚會現場。那天,她正忙碌于屯昌縣兩會的保障工作。
當被問及獲評“最美擁軍人物”的感受時,劉雪菲說:“這是對我最好的肯定。不過,我深知比我優秀的人還有很多,我只是一個普通人,盡了我應盡的責任。”
“愿做革命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與丈夫申勢結婚19年來,前后搬家十來次。無論是隨他到一個新地方,還是兩地分居,劉雪菲都用心照顧小家,讓他無后顧之憂,專心建功軍營。
2000年夏天,申勢回四川達州探望病退的父母。此時,劉雪菲的父母也定居達州,兩家有些交往。兩個年輕人相識后互生好感,不到半年就確定了戀愛關系。
在此之前,申勢曾提醒過她:“當初父母不同意我報考軍校,但我從小崇拜當試飛員的叔叔,立志扎根軍營。如果和我在一起,以后你會很辛苦。”
劉雪菲相中的正是申勢身上的軍人品質,她并沒有被“嚇退”,相反挑起了生活的擔子。還沒“過門”,她便負起了照料申勢父母的責任,有空就會主動上門做家務,陪老人聊天,帶他們外出旅游。
2002年11月,劉雪菲與申勢結婚。從此,她將更多的時間花在了照顧雙方父母上。一次,公公因肺部感染住院,劉雪菲包攬了所有家務,打掃衛生、送飯陪護,將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
近4年的兩地生活后,2006年3月,劉雪菲辭掉當時在國企的穩定工作,帶著公婆和一歲多的女兒隨軍到了海南。4年之后,公公因病去世,劉雪菲更盡心地照顧婆婆。
自隨軍以來,因申勢工作變動,他們經常搬家。2013年,申勢調任某部隊參謀長,一年之后,劉雪菲被安置到屯昌縣委宣傳部外宣辦(現屯昌縣委宣傳部網信中心)任職。
那年5月,劉雪菲還未到新單位報到,婆婆突然尿血,醫院檢查后一時無法確定情況,必須住院治療。申勢正在江蘇南京參加培訓,情況緊急之下,劉雪菲便向單位申請暫緩辦理入職手續,一心在醫院里陪護。婆婆尚未出院,女兒又因發燒住進了醫院……
各種事務牽扯,婆婆在醫院住了近半個月,回家調養直到7月下旬病情才好轉,漸漸穩定。那時,劉雪菲才正式辦理入職。她十分感謝單位領導和同事對軍嫂的理解和照顧,入職后,更是認真負責,勤懇學習,努力做好工作。
劉雪菲主要負責信息收集整理和報送工作。有一次,為了幫助某局提交材料,她連續加班十多天,天天加班到晚上近12點才回家。
自2016年起,劉雪菲同時負責屯昌縣烏坡鎮白毛坡村5戶貧困戶的扶貧工作。劉雪菲說自己不善言辭,但談起那5戶貧困戶,卻滔滔不絕。
貧困戶劉平(化名)的大兒子智力殘障,他和妻子在外打工時就請孩子的爺爺、奶奶來家中幫忙照顧。2018年1月,爺爺生病住院,奶奶去陪護,一時無人照看孩子。孩子在村里亂跑,挨餓受凍不說,還會受欺負。劉雪菲看到這種情況,心疼不已。她多方協調,幫劉平夫婦在家附近找到了工作,還鼓勵他倆參加生產技能培訓,又為爺孫兩人申請了慢性病補助和殘疾補貼……如今,劉平一家已經脫貧,日子越來越好。
2018年12月,申勢和劉雪菲的小女兒出生。婆婆心疼劉雪菲忙得不可開交,雖然身體病弱,還總是盡力給她搭把手。申勢通常是各種任務繁忙,平時接送孩子的任務都由劉雪菲負責。
一個周五晚上,劉雪菲驅車從近百公里外,緊趕慢趕來到海南華僑中學,已是晚上7點多了,正讀初三的大女兒已經放學兩個多小時。同學們都已離校,只有大女兒仍在教室里獨自寫作業。
看到大女兒的瞬間,劉雪菲有點心酸:“對不起,媽媽真不是故意的,已經盡快趕來了。”
大女兒嘟囔了一句:“我早就知道了,反正你一向是個‘遲到大師’。”
2019年12月,申勢接到調任駐港部隊的調令后第二天就出發去報到,一家人再次開始了異地生活。從2021年11月起,為了讓讀高三的大女兒安心學習,劉雪菲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婆婆和兩個孩子住在出租房,劉雪菲工作日住在單位宿舍,周末急匆匆趕去,照顧老人、陪伴孩子、做做家務。
劉雪菲說:“70多公里的距離,繁重的任務,讓我平時無暇兼顧工作、家庭。幸好孩子們乖巧懂事,感謝婆婆鼎力支持,我才能心無旁騖地干工作。”干起工作來,劉雪菲向軍人看齊,有“軍人作風”,自立自強,努力進取。
自從申勢去駐港部隊以來,除了一次他患病住院期間,劉雪菲曾趕去廣東某醫院陪護外,夫妻倆很少見面,一家人這兩年團聚的時間只有半個月左右。但劉雪菲卻十分知足。她說,很多人或許都很平凡,但只要不斷奮進,總會有閃光時刻。
(作者丈夫單位:陸軍某部)
編輯/牛鵬飛
劉雪菲漢族,重慶壁山人,1977年1月出生,2003年12月入黨,海南省屯昌縣委宣傳部網信中心科員,獲評2021年度海南省“最美擁軍人物”。
丈夫申勢現任駐香港部隊保障部副部長,榮立三等功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