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宇輝的魅力有多大?沒有背景音樂的直播間,卻能讓人津津有味地聽下去、買下去。看他直播,像是上了堂課。
29歲的陜西青年董宇輝,身上帶著許多反差感,無論是直播賣貨時教英語,還是不拘小節的形象和信手拈來的佳句,更不必說,他曾經是新東方英語名師,現在是新晉頂流主播。他的解說飽含感情,可以由一根玉米說到童年體驗,“有時候媽媽看你玩得太累了,把你喊回來,鍋里煮出了自己家地里摘出來的玉米,香氣撲鼻,你用筷子戳著拿在手上邊啃邊跑……那時候,人間的事情你還沒有經歷,你無憂無慮得像個孩子,youngandcarefree。”他還輸出價值觀,“人生不是一直如你所愿,跌宕起伏才是人生”,這樣的句子由這個方臉憨憨說出來,卻那么真誠有力,讓人見識了什么叫作“五谷豐登的靈魂”。
董宇輝的直播間為何會火?有人說,從他身上看到了一個普通人不服輸的樣子。
董宇輝出生在陜西潼關的一個村莊,家里人都務農。賣蘋果時,他講起奶奶的蘋果園。2005年夏天,冰雹把未熟透的青澀果子砸落,奶奶舍不得,在后院里找了幾個罐子,把這些果實變成一碗碗的蘋果醋。奶奶撿著落果,背著蘋果摔倒在泥地里的樣子他一直記得。
初中剛學英語時,董宇輝不會正確地拼讀,只能笨拙地付出更多。學生時代僅有的學習資源就是課本和試卷,下晚自習后,他蹲坐在教室外的樓道里,湊著昏黃的聲控燈背英語。樓道聲控燈幾分鐘就會變暗,他一邊背,一邊鼓掌似的拍手。
在西安外國語大學讀書時,他勤工儉學當導游養活自己。有時回校太晚,大門已經關閉,只好從學校走到市區。實在累極了,就在肯德基里睡一會兒。畢業一年,就成了新東方最年輕的高中英語教研組組長。那時的他,能把近十年的高考題記得滾瓜爛熟。
如今,他把那些曾在課堂上信手拈來的哲理金句帶到直播間,把曾讓學生受鼓舞的閃光力量帶給直播觀眾。天文地理、哲學歷史在董宇輝滔滔不絕的講述中閃爍光芒,他扎實的專業能力、廣博的知識儲備,讓我們再一次看到了讀書的力量。
他讓我們看到,這個身材矮小的少年,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考取大學、拼命工作,從西安走進北京,又從講臺走向鏡頭前,他向著藍天不屈不撓地生長,為更多的普通人帶來了希望。
董宇輝最喜歡的書是《平凡的世界》。他說,自己前前后后一共讀過6遍。“我發現原來我不是唯一不幸的人。命運沒有捉弄我,命運只是選中了我。”
董宇輝打動人們的,除了學識、努力、堅韌,還有不改初心的善良。他找到直播的意義:認真賣農產品,能讓農民和快遞小哥都掙到錢。“或許他的孩子就能交個學費,他能給老人買藥,逢年過節還能改善生活。”
董宇輝心中始終懷有一份教育理想,心系那些最缺乏資源的群體。在做老師的時候,他曾偷偷包下家境困難的學生的學費,學生的奶奶心存感激,有年大年初一做了餃子,拿著用手帕包好的鋁制飯盒,站在雪里等他下課。那份餃子,董宇輝是流著眼淚吃下去的。
他在接受采訪時說,如果有一天條件允許,他可能會找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地方去支教。“我為啥還是想回到課堂?像這樣,看到自己的投入,能夠改變一個又一個真實的人,會給我快樂。”他覺得,開心是有著高下之分的,幫助人、改變人的快樂,對自己來說更直接、更強烈,在這個過程中,能看到教育的意義。
我們喜歡看董宇輝這樣的人——一個普通人,選擇理想,相信善良,告訴你把笑容掛在臉上,生活就還有希望,會有來日方長,會有萬物生長。(輯/雅惠,資料來源:《北京青年報》《新京報》、GQ報道微信公眾號、新周刊微信公眾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