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忠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電影評論家和研究者之一。他從事電影評論工作超過60年,出版了超過100本書籍。他致力于研究日本電影、發掘亞洲電影佳作,為世界電影史學做出貢獻,獲得過本國紫綬褒章,和法國、韓國等國頒發的文化勛章。
佐藤忠男出生于日本新潟縣。1945年,日本戰敗,15歲的佐藤忠男懷著一種情緒:必須努力理解美國的思維方式。他看了第一部被引進日本的美國片《春之序曲》(1943),漂亮的年輕女子在紐約街頭,男人們看著她,咧嘴笑——在日本電影里,這樣的角色通常狡猾淫蕩,但這部片子里的人們都很正常,“我當時就決定,這是一種我需要更多了解的文明。實際上我認為,我們輸掉戰爭可能是一件好事。”
電影對他不再只是娛樂,而是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他看美國電影,家家都有冰箱,像是一個夢;看墨西哥片,其貧窮程度超出認知。他自然生出了比較研究的思維,這個特點體現在他日后的許多評論里。
1949年,他進入新潟政府鐵路學校,后來進工廠工作,上夜校,每隔一天晚上逃一次課去看電影。1952年,他的一篇強調日本黑幫電影社會意義的投稿受到好評,接著開始收到寫稿邀約。
佐藤忠男和今村昌平、大島渚是同時代人,“他們咄咄逼人,喧賓奪主,被視為‘前衛’。”他寫了很多評論為他們喝彩。到晚年受訪,他依舊對年輕影人保持開放的胸懷。“人們一直認為,藝術作品應該由年長的導演來制作,他們已經完全成熟,可以借鑒長期的經驗。但事實是,年輕人的關注點確實只能由年輕人來捕捉。你可以從他們那里得到真正原始的表達。”
1996年,佐藤忠男接班今村昌平,掌舵映畫大學。他說,除了培養精通技術的人,他還想“致力于培養下一個偉大的導演,一個能夠制作出在全世界都受到贊譽的電影的人”。
對于中國影迷來說,佐藤忠男的影響可能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輻射,一直到21世紀:從《黑澤明的世界》《溝口健二的世界》,到《大島渚的世界》《小津安二郎的藝術》……2016年,他出版于1985年的《炮聲中的電影——中日電影前史》被譯介到中國。為寫此書,他查閱大量文獻資料,以東北“滿映”、上海“孤島”、戰后香港三地電影創作活動為中心,研究中日電影交涉史。在《致中國讀者》中,佐藤忠男寫道:“我知道,這一時期的電影在中國是并不被承認為‘中國電影’的,因為它們都是在被日本侵略的情況下拍攝的。但這些電影卻又是存在著的……我想,把這些事寫下來它們就不會被忘記了吧。”
關于佐藤忠男和中國,還有個故事。1980年他受邀來中國,觀看了《十字街頭》,放映結束后他對著銀幕久久鼓掌。他問翻譯:這么好的電影當時為什么沒有全世界放映?翻譯說,三個月以后抗日戰爭開始了。佐藤忠男不停地道歉。《十字街頭》的主演、彼時已罹患胰腺癌的老影星趙丹知道了消息,和佐藤忠男見面,做電影里那樣風衣禮帽的打扮,說,我們年輕時的努力,終于獲得了國際友人的認可。半年后,趙丹去世。佐藤忠男后來寫道,這是一位“經歷了牢獄之災卻從不屈服的巨星”。
2022年3月17日,佐藤忠男因膽囊癌去世,享年9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