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猛
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庫專家,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委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副主任,成都畫院專職畫家, 成都現代風景油畫院副院長,成都大學東盟國際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
個人作品集:《景語心像——李猛作品集》《東方品格——李猛作品集》;理論專著:《李猛聊畫》;主編:《油畫家》叢書1-5輯;近300多幅作品分別發表于《美術》《藝術界》《中國油畫》《美術大觀》《亞洲美術》《中國美術教育》等雜志;多件作品被收藏于四川美術館、吳冠中藝術館、上海剛泰美術館、西南大學博物館、金雞湖藝術館、成都市美術館、藝都鳳凰美術館、李自健美術館等。
2015年,李猛考入成都畫院,我時任院長。他此后的努力和藝術蛻變,我看在眼里。
這位出色的抒情風景畫家,是國內年輕油畫家群體中的佼佼者。他以園林為載體,追尋“天人合一”的高遠境界,抒寫入世出世的心跡。他的園林尚“雅”,在不同的時期煥發不一樣的美,觀之,令人生發“園中有真義,物我兩相忘”的感慨。
在他的身上,最讓人感喟的是源源不斷以及超乎常人的創造力,這源于他的藝術天分、深厚學養和勤于思考。他的小畫,方寸之間自有天地,留白果敢,分割大有章法,疏處如空境,密處遮疊有致,曲折含蓄,如同一座座置身曠野的微縮園林山水,飽含東方意韻和人文精神,令人神往。
李猛的優秀在于,他獨特的藝術風格有自己的藝術理念作為理論支撐。在年輕畫家中,這是罕見的:2019年時,他在一次中國油畫高峰論壇上首次提出了“被設計的風景”這一創作理念,風景是可以設計的,這是對繪畫題材的突破,對繪畫形式的新主張。而今,他不斷推陳出新的作品印證了這一創作理念,使之具有強烈的說服力和無限的可能性。對完美藝術的反向追求,促使他創造了不整而整的設計式留白,形成了他獨有的繪畫圖式。園林與皮影人物的奇巧結合,是繪畫元素運用上的創新。此番種種,無不帶來全新的觀感,給同道以啟發。
幾年前我對新當代藝術提出了“兩步半”理論。即比過于死板的傳統藝術往前走一步,比過激的當代藝術往后退一步,比當下習慣了的藝術表現形式往前邁半步。可以說,李猛很好地踐行了這個理論,是真正的新當代藝術。
從2020年的一組《被設計的風景》,到兩個月后的一組《造園記》,再到2021年初的《盧森堡印象》,再到2022年初的《游園圖》,從中可以窺探他的畫面經營變化軌跡和新的繪畫語言形成過程。他構建的意境也在悄然變化,由明麗清雅走向寧靜淡然,不染俗塵。厚重易得,空靈難尋,他的書卷氣和浪漫情愫盡注其中。其繪畫語言豐富而靈活多變,現實元素和傳統元素相結合,意象、具象和抽象相結合,色塊與線條相結合。他依循現實園林移步換景、可游可居的美學法則,用視覺游走的方式實現了園林空間的復雜性表達,造就了出自幻想的美學空間,呈現一派自在超然的山水之象。他的繪畫,恪守了西方油畫本體語言的精髓,體現了中國畫的筆墨情趣,貫穿了中國傳統美學精神。這位文人秉性的畫家,既是造園者,也是以園養心之人。
李猛的油畫是民族化的,他的心性也有“中西合璧”的意味。在行動上,他秉承了西方藝術的本性——永不停歇地追求前所未見的新穎和獨創效果;在畫面內涵上,他一以貫之地追求中國山水精神,崇尚散淡、雅致的格調,創造著詩性與現代感兼具的形式美。在東西方兩種傳統的道路上,他走出了一條獨屬于自己的路。李猛還年輕,正在步入最好的藝術年華。不斷地探索,不重復自己,是他對藝術的態度。以他那旺盛的創造力,篤定會繼續帶來精彩的藝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