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奎
〔塔城地區纖維檢驗所,新疆烏蘇833000〕
近年來隨著塔城地區纖維檢驗所棉花公證檢驗量的不斷提高,棉花檢驗量從以前的30多萬t增長到目前的60余萬t,達到了歷年來棉花公證檢驗量的最高點。怎樣科學合理有效開展棉花公證檢驗室檢驗工作是當前各個公檢實驗室共同努力、不斷改進的新課題新任務,以下是筆者對塔城地區纖維檢驗所在公證檢驗工作中各環節開展情況進行的綜合闡述,希望各棉花公檢實驗室都能互相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更好地做好當前的棉花公證檢驗工作。
為保證棉花儀器化檢驗有序開展,塔城地區纖維檢驗所2021年對公檢實驗室各個環節都進行了升級改造,改造后更科學規范、更合理增效,大大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目前塔城地區纖維檢驗所共有棉花大容量快速測試儀(HVI)25臺,其中進口23臺、國產2臺。在新棉上市之前,該所特意聘請烏斯特公司的工程師與該所設備維護人員一同對18臺HVI進行聯合保養,不但讓該所的工作人員通過技術交流學習到先進的設備保養經驗,還能提高對HVI儀器的日常管理水平。對于棉花公證實驗室其他大型設備,該所也聘請了專業的維護工程師對其進行年度大保養,在棉花檢驗期間委派專人值守恒溫恒濕機組以便解決各類隱患、排查和檢修故障,確保實驗室環境長期處于穩定合格的狀態。
提前對實驗室短聘關鍵崗位人員進行崗位培訓,針對崗位工作性質進行強化培訓,并由專人負責,嚴格考勤制度。在技術培訓方面,通過近一個月的培訓和嚴格的操作考試,合格人員才能上崗,確保在開檢之時所有操作人員都完全掌握儀器設備操作技能。在培訓過程中,重點強調檢驗過程的科學、公平、公正以及檢驗數據的準確的重要性,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并在操作過程中規范操作手法、檢驗秩序,加強監督管理,嚴格實施績效管理,確保實驗室棉花檢驗質量。
塔城地區纖維檢驗所在棉花檢驗年度中一直堅守重質量、強管理、見實效的管理理念,促使檢驗質量與檢驗數量齊頭并進,實施切實有效監督機制;在檢驗過程做到監督與績效并行,使得實驗室整體有條不紊地完成了棉花檢驗任務;在檢驗過程中不斷完善實驗室管理制度,制定切合實際的獎懲制度,崗位責任落實到人,嚴把棉花檢驗質量關。
1.認真核對每批棉樣數量,對樣品重量、形態詳細記錄。對于異常批次的棉樣及時告知在庫檢驗機構予以解決,杜絕出現樣品重量不足、缺樣、條碼遺失等現象。
2.嚴格控制待檢樣品的回潮率,專人負責做到批批檢測。對于不符合樣品平衡條件的棉樣及時預調濕,只有符合條件的樣品才能進行感官檢驗。
3.感官檢驗做到樣批有記錄,樣品級別、加工質量有評定描述。定期組織感官檢驗人員統一目光,積極委派業務骨干2人,參與中纖局棉樣感官目光比對培訓,注重細節調整。
4.嚴格控制好實驗室溫濕度環境,讓棉樣在穩定的環境下充分的吸濕平衡,待檢樣品回潮率符合檢驗要求后才能進行HVI檢驗。
5.做好標準棉樣的管理,標準棉樣由專人負責平衡、配發、監督和檢查,確保標準棉的正確使用。
6.加強HVI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制定詳細的維護計劃并予以實施,確保HVI儀器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定期組織維護人員對抽檢反饋數據進行分析,根據機臺抽檢相符率先處理實驗室機臺共性問題,然后針對相符率不高的個別機臺準確排查原因,及時維修機臺。
7.加強HVI檢驗環節的管理和監督,要求HVI檢驗時機臺操作面只允許擺放一個棉樣,有序正確的檢驗樣品,防止樣品檢驗時出現“張冠李戴”現象。每批樣品檢驗沒有完成時嚴禁條碼和樣品分離,只有在檢驗完成、數據核查無誤后才能推至已檢區,有效地杜絕漏樣問題。
8.每個HVI檢驗班次配備專職的質量監督員對棉花檢驗手法、檢驗質量實行監督管理,監督員采用留樣跟蹤、機臺比對、記錄監督等方式嚴把檢驗質量關,對于監督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并督促整改。
9.對于質量檢驗關鍵崗位實施績效工資管理,參考評定依據為檢驗相符率和上級檢查反饋意見。
10.定期組織實驗室質量小組會議,分析當前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力保實驗室棉花檢驗質量。
為了進一步規范檢驗流程,提高實驗室智能化管理,塔城地區纖維檢驗所于2020年委托專業軟件開發公司開發了一套關于棉花儀器化公證檢驗流程控制的管理系統,該管理系統可實現樣品受理、樣品平衡秩序、檢驗進度控制及數據查詢和人員電子簽名等功能。管理系統運行的目的就是讓棉花檢驗各環節無縫對接,這樣不僅有效把控檢驗流程,而且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差錯率,為提升棉花檢驗質量夯實基礎。除了完成中纖局下發的比對試驗,還在檢驗期間積極與其他地州所開展樣品比對試驗,時時交流實驗室管理經驗,不斷健全和加強實驗室內部審核機制,為檢驗質量保駕護航。
雖然塔城地區纖維檢驗所在不斷地更新完善棉花公證檢驗的各個環節,但是還需要進一步和全疆各兄弟地州公檢實驗室進行溝通交流取長補短,這樣才能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為塔城地區棉花加工企業提供準確可靠的檢驗數據,為促進本地區棉花市場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