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靖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政府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投資項目不斷增多,政府投資項目審計也得到蓬勃發展,社會關注度日益增長?,F階段針對《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規范投資審計工作的意見》文件要求,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化投資審計工作改革,轉變工作思想,創新工作思路,在原有投資審計工作基礎上,也要積極做好“三個轉變”,從數量規模向質量效益轉變,從單一工程造價審計向全面投資審計轉變,從傳統投資審計向現代投資審計轉變?,F結合工作實際對政府投資審計工作方法談談以下看法: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規范投資審計工作的意見》文件要求,為順應新的形式發展需要,我們必須積極轉變工作思想,把績效審計、全覆蓋審計和現代投資審計放在審計工作重心,不僅要進一步加強傳統投資造價所取得的成果,同時也要向經濟、發展、民生等績效審計方向轉變,完善和規范投資審計工作跨入新時代征程。
聯系工作實際,針對審計程序提出以下幾個審計重點:一是嚴格審計資料交接程序,認真核查報送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二是認真執行審計調查,詳細編寫審計調查了解記錄,積極制定審計實施方案,初步確定審計范圍、審計目標、審計重點,依據審計實施方案實施審計工作,完成審計目標。三是有效利用審計工作底稿和審計取證單等規范性審計文書實施審計。四是加強審計過程內部控制,嚴格把握審計審理和業務復核制度,立足審計會議決定,努力規避審計風險,保證審計工作質量。五是積極促進審計整改,被審計單位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審計整改以書面的形式上報審計組,確保審計工作落實到位。
審計機關首先應從審查資金籌集、運行和管理等方面入手,重點審查資金來源、資金流向、資金收付和資金管理等問題,重點揭露有無挪用擠占建設資金、違規超付和套取資金等問題,確保項目建設資金有效合理使用。其次,審計機關應重點關注四個方面內容:一是關注項目前期立項、規劃、可行性研究、環保、土地等相關手續是否完備;二是關注項目施工圖設計和審查是否合規;三是關注項目招投標是否合法;四是關注項目施工過程是否合理。確保審計過程中各個環節得到有效監督,有效發揮監督職能。
工程造價審計是政府投資審計的核心內容,是節約財政資金和加強項目工程管理的有效手段,有助于規范政府財政資金的合理使用,看緊政府的“錢袋子”。現結合實際工作,談談如何開展好工程造價審計:
1.認真核查和研究施工合同簽訂內容,揭露工程決算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一是審計人員在項目審計時就應當重點關注合同價款的結算方式,合同價款類型是造價審計的基礎性依據。二是重點關注發包人和承包人各自的工作分工,包括施工手續的辦理、場地施工條件整修、施工基礎設施配套等工作責任分工,避免工程決算多報工作量和施工責任不明確等問題。三是關注施工工期及索賠條款,如果工程施工發生工期拖延等情況,根據合同約定確定違約責任和賠償損失。四是關注工程變更情況說明,根據變更部分的計價原則確定工程變更項目造價。
2.審查變更聯系單、施工簽證等資料,結合現場勘測,審查項目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在投資項目審計中,眼見的并不一定是真實的,審計人員不應該閉門造車,只依照紙質資料信息進行造價審計,應當以實際施工現場測量為準,剔除虛假、多報、謊報的變更簽證;除此之外,審計人員應當保持職業敏感性,對嚴重脫離實際的違規簽證進行審查,調查和詢問簽證簽訂的原因、內容和人員,對違規簽證不予認可,并追究相關違紀人員責任,確保工程造價準確性。
3.運用軟件設備等技術手段加強工程量審核力度。政府投資項目大多以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方式進行招投標和決算,分部分項的綜合單價除個別項目超出正常價格范圍,其他項目綜合單價一般不予變化,所以針對工程量的審查就尤為重要。一是針對施工圖設計資料比較完備、規范的工程項目,可以直接采用算量軟件進行工程量計算;二是審計人員應當加強專業知識,熟練掌握建筑工程量計算規則,增強職業敏感性,對工程量計算中的錯誤能夠及時發現和做出調整,精確計算工程項目工程量;三是工程量計算要依托實際施工現場,運用測距儀、全站儀等精密儀器獲取更為準確的數據,確保工程量審查公正合理。
4.合理確定項目單價,嚴格把握定額套取和費用計取。工程項目單價審核根據具體計價方式進行確認,在工程量清單計價工程中,項目綜合單價在決算時不予調整;在定額計價方法中,應仔細研究單項工程的項目特征,注意補充定額和定額項組合,從而確定項目單價;工程項目在進行取費時,應按照計費依據和計費方法嚴格執行,注意取費時工程項目的項目類別,選擇正確費率進行記取。除此之外,還應關注總承包服務費是否發生,社會保障費是否為只取稅金等,嚴格把握工程造價。
5.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嚴格審計復核程序。工程項目審計在審計過程中實行審計組長負責制,對項目總體審計質量負責,對于審計反應的問題和數據應當事實清晰、依據充分,審計組應當充分發揮團隊精神,通過會議討論確定項目審計的工程造價和審計項目小組報告,審計結果和報告經業務部門復核和法規處審理后,經審計業務會議決定最終確定項目審計結果和審計報告。對聘請中介機構和外部審計人員參與的審計項目復核時,審計組應定期組織審計項目調度會議,聽取中介機構審計進度、審計成果和審計問題,確保審計工作有效銜接和順利開展;對中介機構和外聘審計人員上報的審計結果,審計組應組織專門人員對其進行復核,必要時可以采取交叉復核和委托復核的方式進行復核,充分確保項目審計質量。
1.建設部門應加強建設組織管理,完善建設項目資料。政府投資審計在審計過程中,建設單位提交的資料往往存在資料不全、事實不清等情況,例如工程施工簽證只有審簽單,缺少詳細的施工建設圖紙和施工做法;土方開挖時無相關部門出具的地質勘察報告;多數隱蔽工程無現場影像記錄等,導致審計人員無法認定工程事實或認定事實較為困難。建議建設單位應加強建設組織管理,規范施工建設合理有序進行,注重施工資料及時整理與歸檔,確保項目資料完整有效,充分發揮建設單位職能作用,配合投資審計工作順利進行。
2.運用大數據審計方式,提高投資審計效率。為提高工程造價審計效率,審計機關應致力于建立造價審計數據庫,收集項目單價、材料價格、施工做法、組織流程、平米造價等相關信息,對信息進行統計整理和分析,建立規范合理的造價審計查詢數據庫,方便審計人員查詢相關信息,提高政府投資審計效率。
3.巧用現代科技技術手段,提高投資審計效率。BIM的應用為政府投資審計提供技術平臺,利用BIM信息平臺,可以快速、準確、高效地審查工程建設管理情況,核算工程項目階段和部分工程量,能夠直觀立體地為審計人員提供所需要的資料和數據,避免事實認定不清和重復計算的問題,同時可以加強施工項目過程管理,如施工用料申報、工程進度款申請、分包工程款支付、材料價款支付等都得到精確的造價管控。其次,現代科技產品,如無人機、GPS定位儀、全站儀、測距離等高科技產品在投資審計項目中使用越來越頻繁,能有效地提高投資項目審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