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逸超
小提琴具有外形優美、音域寬廣、音色動聽及表演技巧豐富的特點,被音樂人親切地稱為“樂器皇后”。在演奏過程中,小提琴操作“三分在左手,七分在右手”,通過左右手的相互配合,完成一系列有難度的操作,可呈現出小提琴特有的音量與音色魅力,傳達音樂思想和音樂情感,使聽者獲得極好的藝術享受。為了提高小提琴藝術表演效果,展現優美動聽的天籟之音,演奏者必須認識到右手運弓的重要作用,加強右手運弓技巧的練習。
小提琴是交響樂隊表演不可或缺的樂器,依托其獨特的表演風格與技法,如控制弓速、弓壓和發音點,構建振動充分、共鳴范圍大和穿透力強的聽覺意象,將聽者的想法與情緒帶入樂曲內容情境,給聽者以濃郁的藝術美感享受和強烈的思想情感沖擊。作為擦弦樂器,小提琴能表達歌唱性旋律,呈現豐滿、純凈和動聽的聲音。演奏者在二度創作中,在深刻理解樂曲內容與情感的基礎上,通過正確運用右手運弓技巧,有的放矢地組合運弓動作構建音色表達效果,將整個樂曲的藝術內涵完整地呈現出來。對于小提琴演奏者來說,如何利用右手運弓技巧推動小提琴演奏出美妙動聽的聲音是提高小提琴演奏藝術效果的關鍵。當然,小提琴富有演奏藝術創作空間,技法表達多種多樣,如分弓、連弓、跳弓、抽弓、拋弓、頓弓等技法的組合使用,對小提琴演奏起到修飾的作用。只要演奏的音質是圓潤的、明亮的和純凈的,契合樂曲內容與情感意蘊,就能走進觀眾的內心,給觀眾帶來極好的藝術美感享受。
任何一部優秀的音樂作品都能用美妙動聽的音符表達作品內容和情感內涵,其音量有高有低,旋律有急有緩。只要準確把握其美感的表達技法,便能將作品的藝術價值展現出來。在利用小提琴演奏音樂作品時,往往要求演奏者具備扎實的音樂理論和過硬的運弓技術。通過精準控制弓速、弓壓和發音點,保證琴弦與琴弓摩擦發出明亮悅耳的音色,以使演奏準確、平穩及和諧,富有藝術觀賞性。右手運弓是小提琴右手技巧的重要體現,其在小提琴演奏中占據核心地位。假如右手運弓技巧使用失誤,音量和音色的表達效果會受到巨大影響,甚至給觀眾帶來聒噪、壓抑之感。右手運弓類似聲樂中的氣息,若將其比作武功秘笈,那么右手運弓就是內功心法??梢姡葑嗾叩挠沂诌\弓水平直接關乎小提琴演奏的質量。要呈現一場高質量的小提琴藝術表演,演奏者必須理解右手運弓的重要意義,靈活掌握右手運弓的技巧。
小提琴演奏藝術發展至今,演奏技巧已千變萬化,能夠多維度、多層次地傳達音樂作品的激情與美感。每一位小提琴演奏者都力求在理論研究和演奏實踐中把握演奏聲音的變化,找尋最佳的聲音美感表達組合。在小提琴演奏的過程中,每一位演奏者都將如何省力地演奏和表達身姿美感作為目標。也就是說,要取得小提琴演奏的成功,營造視覺和聽覺盛宴,給觀眾帶來極好的藝術享受,演奏者必須熟練掌握右手運弓技法,包括保證持弓姿勢正確,減少運弓對手指造成的負擔。同時了解分弓、連弓、跳弓、連頓弓、拋弓、抽弓、沖弓、頓弓等弓法,清楚地認識每一種弓法應用產生的聲音效果。在練習過程中,關注每一種聲音在色彩、強度、品質、性格等多方面的變化,綜合考慮作品思想與情感,依托弓子、弓段及弓法的變化組合獲得美妙的聲音。經過反復練習,演奏者可在提煉演奏技法時,了解哪些技法組合適合提高聲音表達效果及適合突出表演美感,進而在演奏聲音變化中增進觀眾的審美體驗。
每一首優秀的樂曲作品都蘊含豐富的思想內容,依托樂器演奏技法表達情感,可將樂曲的內在美呈現出來,給觀眾帶來心靈沖擊。對于小提琴演奏者來說,必須做到人琴合一、心琴共鳴。通過結合音樂作品要求選擇右手弓法組合,賦予小提琴更強的表現力,讓藝術表達更加全面。每一個弓法及弓法組合的運用都可作為詮釋音樂思想和表達音樂情感的載體,發揮突出旋律節奏、塑造藝術形象以及傳情表意的功能作用。而要充分發揮這些作用,要求演奏者必須熟練掌握小提琴演奏技巧和方法。每一部優秀的樂曲作品內容都經過作曲家的深思熟慮,尤其是在作曲家的精心創作下,整個作品的旋律表達較為流暢、生動,演奏者在與作曲家的溝通交流中可收獲更多關于弓法使用的啟迪,并依托自身精湛的演奏技巧和豐富的演奏經驗,探尋出處理作品情感表達問題和提煉作品演奏方法的最佳策略,從而用美妙的聲音將音樂作品中的意境內涵描繪出來,進而達到強化情感表達的目的。
右手運弓是呈現小提琴藝術美感的關鍵所在,如何應用右手運弓技巧直接影響小提琴的演奏效果。而要提高小提琴演奏質量,準確掌握右手持弓姿勢是前提。小提琴演奏藝術表現力豐富,在演奏音樂作品的過程中,對其右手持弓姿勢的要求十分嚴格。只有保證持弓姿勢的準確性、連續性及靈活性,才能為表演者演奏好音樂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為了使小提琴演奏出美妙動聽的聲音,準確表達出音樂作品的思想與情感,演奏者須在演奏準備階段讓右手處于輕松的狀態,絕不能呆板、僵硬。這種無壓、輕松的狀態應是自然流露的,不是由主觀意識控制的。在演奏音樂作品時,演奏者的每個表情、身形動作等都要根據具體技巧的需求而變化。尤其是演奏者要準確運用肩膀、手肘、手指等部位,保證持弓和運弓姿勢的舒適與美感。值得一提的是,食指是持弓操作的核心,須處于恰當、合適的位置把控音準。通過與小指進行密切配合,展示右手在演奏時最基本的形態與姿態,才能確保演奏美感的完美呈現。總之,保證持弓姿勢正確至關重要。依照“減少空間,爭取時間”的小提琴演奏理論可知,如果持弓姿勢不端正,就會增加與演奏無關的動作,不利于演奏者把控弓速、弓壓和發音點,極易影響小提琴演奏效果。
小提琴之所以能被人們稱之為“樂器皇后”,主要是因為其獨特的身形美感和音色特點。不同于其他樂器的演奏發音機理,小提琴是通過弓弦與琴弦的摩擦振動而發音,其發音效果主要受弓速、弓壓及觸弦點三個要素的影響。所謂的弓速就是運弓與拉弦的速度,在保持弓壓不變的情況下,弓速與發音量呈正相關關系,即弓速越快,音量越大;弓速越慢,音量越小。所謂的弓壓就是弓弦在琴弦垂直方向上運動,產生的一種向上的作用力。該作用力大小取決于弓子的運動方式,其運動力度直接影響小提琴演奏發出的音質。所謂的觸弦點就是弓弦與琴弦的接觸點,其位置變化情況與弓速快慢、弓壓大小、把位位置和揉弦程度相關。在小提琴演奏中,演奏須掌握弓速、弓壓和觸弦點三者之間的關系。在保持壓力不變的條件下,加快弓速,接觸點向指板移動;減慢弓速,接觸點向琴馬移動。在保持弓速不變的條件下,增加弓壓,接觸點向琴馬移動,減小弓壓,接觸點向指板移動??傊葑嗾咭私庑√崆俚慕Y構及發音運作機理,通過合理控制弓速和弓壓,準確把握接觸點的變化情況,結合音樂作品思想和情感,能夠更好地操控小提琴演奏發音,配合把位、弦子和指法的靈活運用,可使小提琴演奏出惟妙惟肖的音符。[1]
右手運弓必須簡練、精準和飽滿,盡可能減少與演奏發音無關動作的使用,使右手運弓呈現出優美的幾何運動軌跡,給觀眾營造一種有肢體語言、有情境氛圍及有情感內涵的藝術美感。而要達到這種演奏效果,演奏者必須準確把握演奏弓法。在小提琴演奏中主要涉及以下幾種弓法:一是分弓。分弓主要包括全弓、中弓、上半弓、下半弓等技巧,通過將這些技巧靈活地運用在一起,可保證音符演奏的連貫性。二是連弓。連弓是使用一弓演奏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符,具有更多的操作內容和較高的操作難度,重視左右手的配合。三是跳弓。跳弓可劃分為人工跳弓和自然跳弓兩類。人工跳弓是通過施加外力使弓跳躍,自然跳弓是不在更多外力的狀態下弓自然跳動。四是連頓弓。連頓弓就是依托一弓演奏斷開的音符,對演奏者的音樂感知力和弓子把控力要求極高。五是拋弓。拋弓是在同一弓上演奏一連串的音符,利用同一動力使弓拋在弦上自然跳動。六是抽弓。抽弓是通過先加快弓速,再猛然向下用力抽弓制造重音,能夠增添演奏表現張力;七是沖弓。沖弓是在運弓前對弓施力,使弓緊緊咬住琴弦,隨著壓力的釋放形成重音。八是頓弓。頓弓要領與連頓弓相同,在拉完每個音符后,讓弓離開琴弦。這些演奏弓法有機組合在一起,不僅能演奏出優美動聽的聲音,還能提高演奏動作的美感,更利于展現小提琴演奏藝術魅力。[2]
右手運弓是小提琴演奏中的核心內容,其藝術美感的呈現無外乎對弓法的組合運用,其技法的應用無外乎對手指和手腕的控制。具體來說,在小提琴演奏中,演奏者必須充分認識杠桿原理,了解何處運弓給弦的壓力最輕,何處運弓給弦的壓力最重,以找到適合右手握弓的位置。每根手指的發力都會影響弓子的靈活性與穩定性。假如手指發出的力過大,那么運弓就會變得僵硬、難以達到靈活自如。假如手指發出的力過小,那么運弓就會變得松弛,難以保持平穩平衡。手指在發力的過程中,指尖和指根發揮著不同的功能作用。比如指尖在右手運弓時須發揮穩定弓子的作用,始終處于繃緊的狀態,不能有過多的動作。指根在右手運弓時發揮松弛弓子的作用,始終處于自然放松的狀態,不能過度發力。此外,演奏者須加強對手腕的控制。在右手運弓的過程中,手腕始終發揮協調和連接的作用。尤其是在換弦、換弓和控制聲音時,其作用的發揮更加明顯,有效提高了演奏的流暢性和穩定性。
上文提到每一個優秀的樂曲作品都是經過作曲家深思熟慮后創作出來的,蘊含豐富的思想內容和情感內涵。對于小提琴演奏者來說,演奏樂曲作品就是其音樂表達展開的二次創作。如何使用弓法組合和弓法技巧是詮釋音樂思想和表達音樂情感的關鍵。當然,每個演奏者都對音樂作品有較強的理解和鑒賞能力,善于捕捉樂段中營造的藝術形象,挖掘樂段中的情感表達變化,以及從樂段音符中提煉演奏技巧,但基于小提琴獨特的音量與音色特點,在表達音樂作品思想與情感時,演奏者還要慎重考慮演奏的流暢性、平穩性與和諧性,不能為了表達情感而表達情感,須將各種弓法和技法融入其中,使整個小提琴演奏既有藝術表現力,又有豐富的情感內涵。也就是說,演奏者應當加強與作曲家的思想交流,了解作曲家的創作靈感、創作意圖、創作手法等,為自己的二次創作提供創意、創新、創造支持。只有在深刻理解音樂作品思想內容的基礎上,選用最佳的弓法組合表達音符的情感和美感,才能創設良好的音樂情境,突出音樂藝術形象,進而給觀眾帶來高質量的藝術享受。
小提琴演奏者始終追求依托高超精湛的演奏技法及豐富的演奏經驗,為觀眾呈現高質量高水準的小提琴藝術表演。而要想提高小提琴演奏水平,演奏者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理狀態,還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尤其是對富有思想內涵和情感意蘊的音樂作品進行二次創作的難度極高,對演奏者的技法應用能力和心理素質的要求更加苛刻。如果演奏者沒有豐富的音樂知識儲備、扎實的演奏表演技術以及過硬的心理素質,將很難利用小提琴完美地呈現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對于演奏者來說,如果長期缺乏自信心,總是過于緊張,那么演奏中就會被分散注意力,甚至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形成畏難情緒和恐懼心理,這等同于關上了演奏者施展才華的大門。因此,演奏者必須在練習演奏技法的基礎上,加強心理素質的鍛煉。只有克服心理障礙,樹立自信心,集中注意力,做到心如止水、心無旁騖,才能與小提琴演奏藝術融為一體,以最佳的狀態演奏出絕妙的聲音,詮釋音樂作品思想和表達音樂作品情感。
綜上所述,右手運弓在小提琴演奏藝術表演中占據重要地位,對提高小提琴演奏效果發揮重要作用,有利于演奏者認識小提琴演奏的美感表達,尤其是突出聲音美感和強化情感表達。演奏者通過把握右手持弓姿勢,認識影響演奏發音的三要素,掌握演奏弓法,控制手指與手腕,理解音樂作品思想情感,以及加強心理素質鍛煉,可讓小提琴演奏能力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