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燕
2011 年以來,教育部陸續出臺了《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等重要文件,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紛紛發文推進書法進校園、進課程,全國各地掀起了重視書法教育的熱潮。2017 年7 月,蘇州市教育局發布《蘇州市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修訂版)》,方案明確規定:小學1 至6 年級要在語文課程或地方課程中每周安排1 課時的書法課;初中階段可在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中每周安排1課時的書法課;中小學還可在美術、藝術、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中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書法教育。
中小學書法教育的全面開展,離不開一支強有力的書法教師隊伍。為此,學校或專業學術團體應多渠道分層次開展師資培訓,使書法教師成為集專業技能、理論知識、人文修養于一身的專業人才。做好書法師資培訓,也必將成為區域書法教育發展有力的助推器。
書法是實踐性極強的藝術門類,書寫能力是書法教師首要的專業素養。一名優秀的書法專職教師,可于書寫示范中使學生直窺書法之堂奧。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可塑性強,具有很強的向師性,所以書法教師的用筆方法、書寫習慣、結字特點等都會對學生起到影響作用。為此,各中小學都十分重視書法教師書寫專業技能的培訓。很多學校對剛工作的新教師都有常態化的“三筆字”培訓,也會對語文學科、美術學科的所有教師進行書寫基本功的培訓和考核。
由于以學校為單位的書法師資培訓存在著師資配備、規模效應上的局限,區域書法師資培訓顯得尤為重要。蘇州市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自2015 年3 月27 日成立以來,每年都舉辦各級各類書法師資培訓班。從基本的書寫技能入手,又以蘇州市三到六年級學生使用的《書法練習指導》中的例字學習為開端,楷隸先行,循序漸進,輔之以書法文化、書法審美的培訓課程內容,并聘請高校教授、全國及江蘇省書協會員以及一線優秀書法教師、書法教育專家為學員授課,培養了一大批書法骨干教師。蘇州市書專會還積極主辦各項書法比賽,開展各種書法展覽,以賽促練,以展提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一次次的比賽和展覽過程中,教師們的書寫技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為區域開展書法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蘇州市書法家協會也高度重視蘇州地區書法教育的發展,專門成立了教育委員會,派遣專家擔任中小學書法師資培訓導師,有力推動了蘇州地區中小學優秀書法師資培養。
中小學生自控力、自主性都處于較低水平。書法教師在教學中除了書寫時的示范引領作用,在教學中還起著重要的組織管理作用。書法教師不僅要“寫得好”,還要“教得好”。因此,課堂教學水平也是書法師資培訓的重要內容。
蘇州地區的很多學校都成立了書法學科備課組、教研組,大家抱團學習,一起實踐、交流、研討書法課堂教學的方法和策略。教學時,既要考慮到書法學科內在的教學規律,還要時刻關注教學對象的身心發展特點。蘇州市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也高度重視提升書法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在各級各類書法師資培訓和書法教育推進會活動中,都開設有課堂教學能力提升課程,通過骨干教師教學示范、培訓學員實踐教學、書法教育專家講座指導等形式幫助教師們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同時,還積極組織開展書法課堂教學展示評比和觀摩研討活動,在活動中鍛煉、提高教師的書法課堂教學水平。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書法師資培訓還應該重視書法理論修養的提高。“書法是中國藝術的最高代表”(豐子愷),“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哲學,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之核心”(熊秉明)。書法中蘊藏著很多哲理,比如和而不同、計白當黑、虛實、方圓、動靜、收放等。中國傳統書學中有大量精辟的見解可供學書者學習參悟。如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蘇軾、黃庭堅的《論書》、米芾的《海岳名言》等屬于書家心得;衛恒《四體書勢》是書體研究;袁昂《古今書評》、庾肩吾《書品》、李世民《王羲之傳論》、包世臣《藝舟雙楫·國朝書品》等是對書法家和法書的品評;孫過庭《書譜》講技法理論;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則是傳統書學中最集大成者……在蘇州市中小學、蘇州市書專會、蘇州市書協組織的書法師資培訓中,這些書學理論經常被作為培訓內容。
教學實踐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教育科研理論的引領。為此,在書法師資培訓中,我們也高度重視書法教育科研培訓,鼓勵教師把工作中遇到的教學案例、心得體會匯于筆頭,分析沉淀,共同探討各自在書法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法,分享好的經驗做法,并通過專家講座來指導教師們將書法教育經驗提升為書法教育論文。我們還大力倡導教師訂閱和學習《江蘇教育》(書法教育)等書法教育類期刊,及時了解書法教育政策、動態,把握當前書法教育脈搏,提升自己的書法教育科研水平。
書法教育作為一項提升心靈境界、提高人生價值的事業,教育者應重視提升道德情操和人文修養,內外兼修進而以美育人,做好道德情操涵養以及文化思想傳承。簡言之,書法教育是人格教育,也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近年來,蘇州地區很多德藝雙馨的書法藝術家為傳承、普及書法文化開辦了不少書法教育公益班,如顧工書法公益班、張斌書法公益班、秦健書法公益班等。藝術家們在傳播文化技藝的同時,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也影響著許許多多書法愛好者,其中有很多是學校的書法教師。受這些藝術家影響,蘇州書法教師群體中涌現出一批“有思想覺悟、有道德良知、有人文情懷、有專業技能”的“四有”書法好教師。如昆山的“鹿城書法講師團”,這是一個由昆山市愛心學校王敏華副校長擔任團長的書法教師團體。這個團體吸引、團結了一大批昆山地區的書法教師,組織開展了很多公益講座、技能交流活動。教師利用業余時間經常聚在一起切磋技藝,交流思想,積極互動,共同成長,形成了很好的學術交流和專業成長氛圍。蘇州市書專會每年都會認定和表彰一批“書法教育工作室”。在評審過程中,書專會也把工作室主持人的道德情操、使命擔當作為重要的評審標準,以此來引領書法師資培育、成長的正確導向和良好風尚。
目前,蘇州地區的書法師資培訓在培訓導向和內容上呈現出以上三種積極形態,在培訓主體和途徑上又呈現出學校、專業學術團體、民間團隊三足鼎立的積極樣態。書法師資培訓在助推書法教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得以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