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坤明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職責使命,是主流媒體的主責主業、重中之重。每年各地的兩會,既是當地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地方主流媒體的宣傳報道重點,既要保質保量完成,又要求新求變,力爭出新出彩。如何打造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兩會報道精品欄目,助力提升地方兩會報道整體水平、傳播效果、社會效益,值得地方主流媒體不斷深入探索、積極實踐。
2022年1月14日,即東莞市兩會閉幕次日,東莞報業“兩會會客廳”欄目“局辦專場”在《東莞日報》順利推出。從2016年開始推出起,東莞報業“兩會會客廳”欄目累計已完成28期報道,合計采訪嘉賓144人次。各方嘉賓踴躍建言獻策、紙媒和新媒體聯動發力、圖文視頻多維呈現、線上線下同頻共振,東莞報業經久不衰的“兩會會客廳”欄目為廣大讀者和用戶奉上了一大批“見人見事見思想”的兩會報道。
7年來,東莞報業“兩會會客廳”緊貼時代脈搏,緊扣城市特色,關注民生福祉,致力于傳播兩會“好聲音”,畫出最大“同心圓”,為改革發展鼓與呼,為砥礪奮進聚合力,用心用情打造成東莞兩會報道的品牌欄目,既見證了新時代東莞改革發展歷程,也彰顯了東莞報業對地方兩會報道如何守正創新的積極探索。
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堅持“創新為要”。東莞報業一貫高度重視對本地兩會的創新報道。作為市委機關報,多年來《東莞日報》在東莞兩會期間開設有“報告解讀”“現場傳真”“熱點關注”“兩會好聲音”“記者看兩會”“兩會回音壁”等欄目,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報道東莞兩會。
在媒體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傳統主流媒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新。為推進內容生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主流媒體對本地兩會的創新報道,踐行媒體融合發展,2016年2月東莞兩會期間,東莞報業傳媒集團突破傳統紙媒報道方式,不失時機地推出兩會融媒體報道新聞話題及人物訪談欄目,首次將“兩會會客廳”設進東莞兩會會場——東莞市會議大廈內,由資深、骨干記者擔綱主持人,采用現場訪談的形式,邀請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做客“兩會會客廳”欄目,就經濟發展、民生福祉、城市品質等熱門話題,談感受、建良言、獻良策。
打出“新招式”,唱響“新旋律”。東莞報業“兩會會客廳”以新姿態、新陣容亮相,努力展現新作為、取得新成效。欄目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報道東莞兩會,聚焦兩會熱點、關注民生實事,展現代表委員履職風采,彰顯了主流媒體責任擔當。欄目一經推出便在代表委員、黨員干部和廣大讀者中引發良好反響,贏得廣泛好評和點贊,取得“開門紅”的效果,為往后欄目優化升級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內容板塊設置上,東莞報業每年的“兩會會客廳”均推出4個專場,分別是鎮街專場、企業家專場、局辦專場、民生專場。每個專場均圍繞市政府工作報告精心設置話題,突出亮點、解析疑點、回應難點。在報道形式上,每個專場在《東莞日報》上用一個整版進行精耕細作,達到主題集中、“干貨”滿滿、熱氣騰騰的版面效果。作為一個為“融”而生、向“新”而行的新聞欄目,“兩會會客廳”相關報道內容也在新媒體平臺上進行形式多樣的推送,線上線下一起發力,匯聚起強大的主流思想輿論力量。
經過不斷探索,“兩會會客廳”欄目建設日益完善、品質穩步提升、影響力逐漸擴大,成為東莞報業報道本地兩會的“保留曲目”。時代在前進,城市在發展,話題在更新,7年來,“兩會會客廳”欄目與時俱進、常做常新,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品牌效應日益彰顯,成為推動東莞報業兩會報道踐行媒體深度融合、提升新聞報道品質的重要抓手之一。
東莞從一個傳統農業縣成長為一座國際制造業名城、外貿強市,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精彩而生動的縮影”。近年來,東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國內第15座GDP過萬億元、人口超千萬的“雙萬”城市,正加快打造大灣區科技創新新高地、先進制造新高地、人才集聚新高地。
7年來,從推進“機器換人”、實施企業“倍增計劃”,到建設廣深科創走廊、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再到邁上“雙萬”新起點、聚焦“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東莞報業每年的“兩會會客廳”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扣市政府工作報告熱門關鍵詞,邀請鎮街“一把手”、本土知名企業家等嘉賓,熱議新一年推動改革發展的思路舉措。
堅持貼近基層,深耕基層沃土,東莞報業每年的“兩會會客廳”都會開設“鎮街專場”。東莞是全國為數不多的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實行市直管鎮的行政架構。鎮街是東莞經濟的主戰場,東莞經濟的底盤在鎮街,28個鎮全部上榜全國千強鎮,32個鎮街經濟總量均突破百億元,故有“鎮街強,則東莞強”之說。鎮街尤其是其中的大鎮強鎮,是東莞的新聞“富礦”,歷來是各路媒體“兵家必爭之地”。“兩會會客廳”把目光投向鎮街,“鎮街專場”邀請鎮街黨委(黨工委)書記做客“兩會會客廳”(7年累計采訪46人次),圍繞創新驅動發展、區域協調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加強執行力建設、優化政府服務、培育發展新動能、拓展發展空間、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等熱門話題,暢談如何將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落地落實,介紹各自鎮街新一年的改革發展舉措,展望未來發展前景。“鎮街專場”為東莞推動高質量發展凝聚起“鎮能量”,推動了“街力賽”。
關注經濟動向,助力產業發展,則是東莞報業“兩會會客廳”的又一鮮明特色。東莞企業眾多、產業基礎雄厚,目前擁有超過150萬家市場主體(其中企業超70萬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位居廣東全省地級市第一,擁有一個萬億級規模產業集群,四個千億級規模產業集群。制造業發達是東莞的強項,但是,東莞也面臨著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創新能級有待提升,新動能亟須培育壯大等短板和問題。每年“兩會會客廳”都會開設“企業家專場”,邀請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中的企業家做客欄目(7年累計采訪30人次)。他們發揮來自東莞企業一線、熟悉東莞產業發展現狀的優勢,把脈企業堵點難點和行業短板,圍繞企業創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人才引進、知識產權保護、融入大灣區、先進制造等話題,為東莞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營商環境、經濟穩增長建言獻策,為部門決策提供參考。“企業家專場”為東莞匯聚“企動力”、催生“新動能”,提供了強大的輿論支持。
“兩會會客廳”設置“鎮街專場”和“企業家專場”,充分體現出東莞報業作為主流媒體長期扎根本土、權威報道的優勢。相關報道緊扣東莞城市特色,貼近基層、貼近產業,發揮了主流媒體對政經新聞報道的強項,亮出了嘉賓觀點,豐富了報道看點,激活了兩會熱點,做出了兩會熱聞,提升了主流輿論熱度,受到廣大市民、投資者、創業者的廣泛關注,從而進一步增強了東莞報業作為主流媒體在東莞區域的影響力。
兩會報道,不僅要有高度,也要有溫度,不僅要上接“天線”,也要下接“地氣”,要堅持全局視野、百姓視角,反映群眾心聲、回應群眾關切,將政策解讀與民生解答相結合,讓新聞輿論工作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
經過改革開放數十年的發展,東莞經濟、人口規模日益擴大,常住人口總數已突破千萬,成為一座新興特大城市。與此同時,教育、醫療、交通出行、生態環境等關系民生福祉改善、城市品質提升方面的問題,越來越為社會公眾和輿論所關注。東莞報業“兩會會客廳”欄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踐行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落實“三貼近”,深化“走轉改”,每年都開設“民生專場”和“局辦專場”,以更好地聽民聲、解民憂、暖民心。
厚植民生情懷,彰顯城市溫度。東莞報業“兩會會客廳”欄目“民生專場”在話題設置上直面市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聚焦市政府“十件民生實事”等增進民生福祉新舉措,其中教育、醫療、醫保等領域是關注重點,邀請代表委員、教育衛健醫保部門相關負責人、專家學者、業界專業人士等做客欄目。7年來,“民生專場”聚焦如何滿足隨遷子女上學學位需求,提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水平,緩解兒科醫生短缺,提高醫保服務水平等熱門民生話題,助力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市民,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品質提升,展現城市內涵。近年來,東莞深入實施城市品質提升計劃,扎實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全域提升城鄉人居環境。東莞報業“兩會會客廳”結合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邀請交通、人社、城管、政數、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職能部門一把手或相關負責人做客“局辦專場”,暢談提升城市品質、豐富城市內涵。如何讓東莞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城更美?如何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如何緩解停車難和交通擁堵?如何加快“三舊”改造,推動城市更新?如何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和市民少“跑腿”?如何吸引更多人才“進莞來”?一系列城市品質提升話題在“局辦專場”得到回應和解答。
“兩會會客廳”架起黨委政府和市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搭起代表委員和市民群眾之間的“連心線”,畫出線上線下“同心圓”,為東莞堅持共建共享,努力實現千萬人口與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榮,加快打造大灣區民生幸福新高地,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進一步彰顯了東莞“包容之城”“溫暖之城”“生態都市”“宜居宜業”的城市形象。
邁入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移動互聯網時代呼嘯而來。一方面,新媒體快速崛起,成為輿論主陣地;另一方面,從內容生產到傳播形式,新媒體都對傳統媒體帶來沖擊和啟示。如何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推動主流思想輿論做大做強,成為擺在主流媒體面前的一道緊迫課題。
順應媒體融合的趨勢和要求,東莞報業舉集團之力打造全媒體傳播體系,以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體,以內容建設贏得發展新優勢,堅持內容為王、移動優先,積極探索傳統媒體轉型升級,推動全員轉型、全面轉型,通過流程優化、平臺再造,努力實現傳播渠道更加多元、傳播手法更加多樣、傳播速度更加高效、傳播效果更加良好,致力構建全方位、全天候、全覆蓋的傳播格局。
東莞報業把每次重大主題報道都當作踐行媒體融合發展的“練兵場”,力求融出活力、融出精品、融出成效。對于每年的東莞兩會,東莞報業提前精心策劃融媒體報道方案,組建兩會融媒體報道組,鼓勵記者編輯將兩會報道作為踐行媒體融合的競技場,亮絕活、出奇招,同時整合旗下報、網、端、微、屏等各類傳播資源,實現網站、客戶端、微信、抖音等傳播渠道的信息滾動發布,對兩會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報道,實現傳統媒體煥發新活力,新媒體迸發新精彩。比如,2018年東莞兩會期間推出的“東莞版跳一跳”創意H5憑借緊跟熱點、制作精良、閱讀輕松等特點,點擊量超100萬次,成為“小現象級產品”。
“兩會會客廳”作為東莞報業兩會融媒體報道的重點欄目,在踐行媒體融合上也是不遺余力、重點打造,優質的報道內容吸引代表委員、黨員干部、廣大市民和網友紛紛轉發,擴大了傳播效應。7年來,移動優先和媒體融合在東莞報業“兩會會客廳”欄目不斷得到體現和深化,實現了“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端發布、多元傳播”,生產出視頻、海報、直播等新媒體產品,重點依托東莞報業旗下的“東莞+”客戶端進行推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因應疫情防控的需要,東莞報業主動創新,投入更多采編資源,確保“兩會會客廳”欄目以“云連線”的形式呈現,將兩會報道的媒體融合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綜上所述,7年來,東莞報業“兩會會客廳”欄目忠實履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和使命,把導向作為內容建設的根本和靈魂,不斷增強創新意識和精品意識,專注內容質量,創新報道形式,推進媒體融合,打造了東莞兩會報道的融媒體品牌欄目,助力提升地方兩會報道整體水平,擴大了主流輿論影響力版圖。未來,隨著東莞報業加快構建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兩會會客廳”欄目也將進一步求新求變,繼續努力出新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