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作為推進某一項工作的起筆,規劃是先手棋、定盤星,充分體現出制定者的思路、執行戰略、勾勒藍圖,直接關系到發展的持續性、有效性。
“十四五”時期,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對市場監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十四五”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發展規劃》。今年以來,我國已發布《“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十四五”市場監管科技發展規劃》《“十四五”廣告產業發展規劃》等多個涉及市場監管領域發展規劃,旨在以高質量的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
編制五年發展規劃,既涉及經濟和社會發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也體現進一步完善和推動我國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一定程度上說,規劃就是一個充分研判、反復論證優勢與不足的過程,它有助于理清思路、明確方向,科學研判發展的速度與質量,有效規避防范危機與風險,實現效率更高。
市場監管總局所出臺的一系列“十四五”規劃,一直堅持和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努力體現發展戰略和規劃引領對實際工作和我們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的有效解決和能力。對未來五年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機遇和挑戰、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規律性趨勢、面臨的重大問題等要進行客觀地分析,形成科學的精準的系統性的判斷。力求把五年發展的目標導向、需求導向與當下我們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有機結合,對推進市場監管現代化作出全面部署。
但是,“一分規劃,九分落實”,如果說規劃的內容是“靈魂”,那么規劃的執行便是“生命線”。
規劃一經確定,就要充分尊重規劃,一張藍圖畫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有效發揮其引領作用。規劃也是開展工作的一種方式方法,在實踐的過程中,把每一項指標、任務進行分解,踩準每一個重要節點、跟上每一個關鍵節奏,扎扎實實推進,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當然,時勢不斷變化,我們也要實事求是、因時因勢不斷完善提升規劃,讓規劃更具針對性、可行性、操作性。
因此,好的規劃更需好的執行,只有把“設計圖”轉化為“施工圖”“實景圖”,才能真正加快推動現代經濟發展,從而為老百姓帶來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可喜變化;只有讓發展規劃真正能夠落地,才能真正以規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從而讓老百姓能在新一輪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