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強
近年來,河北省石家莊市市場監管局加強監管能力建設,建立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進一步優化監管資源配置,創新智慧監管模式,提升市場監管執法效能,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該局在全國首創“四雙四一”聯合抽查法、“五四三二一”標準化監管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制定“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地方標準、建成首個企業信用風險預警平臺并完成升級改造、發布首個《市場監督管理信用修復管理工作規范》,更好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石家莊市把“全面覆蓋、提升標準、信用賦能、協同共治”的雙隨機監管新模式,作為法治示范創建項目,將市縣兩級具有監管職能的577個部門全部納入雙隨機抽查系統平臺,實現了監管部門全覆蓋。
該市對監管事項進行分類管理并進行動態調整,將全市適用的285項法定檢查事項全部納入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實現了抽查事項全覆蓋;將全市131萬戶市場主體信息全部納入抽查系統,實現了檢查對象全覆蓋;將所有參與雙隨機監管的1.35萬個執法檢查人員信息全部錄入系統,實現了檢查人員全覆蓋;雙隨機檢查結束后,及時錄入檢查結果,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對外公示,實現了信息公示全覆蓋。
通過“五個全覆蓋”,石家莊市進一步夯實了“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基礎,確保抽查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石家莊市結合標準化,在全省率先制定了《“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規范》地方標準,統一總體要求、清單名錄、系統平臺、抽查程序,形成了一整套可量化、易操作、能追溯、重運用的內容標準體系。
同時,該市結合大數據,充分運用大數據和“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研發出全省首個市場主體信用風險預警平臺并完成升級改造,錄入130.7萬戶市場主體信息,對企業信用風險進行監測和預警,目前已收集26類市場主體預警信息和11類市場主體風險提示信息,實現了監管信息共享、數據綜合可析、風險自動預警和監管執法聯動。
石家莊市還結合信用賦能,進行靶向性抽查,在全省率先印發《石家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辦法》等系列文件,從領導機制、組織實施、工作標準等層面對管理內容和工作任務予以明確界定。
此外,該市結合風險分類,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應用于“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監管、專項整治等工作中。2022年,全市共開展信用風險差異化抽查551次,檢查市場主體15160戶,檢查結果全部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進行了對外公示。
石家莊市推進市場監管領域信息公示制度,嚴格落實“公示即監管”理念,將市場主體嚴重違法和失信行為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加大違法者的違法成本,提升市場主體信用意識。
該市推進跨部門聯合抽查,以“能聯盡聯、應聯必聯”為目標,聚焦市場主體生產經營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科學編制《跨部門聯合抽查工作方案》,在兼顧成本與效能的前提下,不斷擴大部門聯合隨機抽查的覆蓋面、占比率,將以往的“各自為戰”轉變為“聯合作戰”,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干擾。
著眼推進拓展信用監管全流程整合,石家莊市充分發揮信用基礎性作用,堅持“管行業就要管信用、管業務就要管信用”,推動信用與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工業產品等重點領域監管深度融合,進一步鞏固完善多元共治格局和長效監管機制。
據了解,2022年,石家莊市共開展部門聯合抽查640次,抽查市場主體1.56萬戶,減少入企檢查約500余次,累計為7200戶市場主體辦理了信用修復,有效提高了監管效能,降低了監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