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總統官邸,見到當年指揮洛陽之戰的張明時,邱行湘說:“我就是在這里接受蔣介石要我守洛陽的命令的。由于我那時是個‘小蔣介石’,十分頑固,讓解放軍產生了傷亡。今后,我只有為海峽兩岸溝通多作貢獻了。”
1948 年3 月初,西北野戰軍宜川大捷后,時任西安綏靖公署主任的胡宗南急調洛陽附近的裴昌會兵團西援,僅留青年軍第206 師駐守洛陽。毛澤東為掩護西北野戰軍主力休整,命令華東野戰軍陳(陳士渠)唐(唐亮)兵團第三、第八縱隊和晉冀魯豫野戰軍陳(陳賡)謝(謝富治)兵團的第四、第九縱隊攻克洛陽,第三縱隊和陳賡的第四縱隊擔任攻城任務。3月5 日,解放軍各部開始向洛陽方向運動。
解放軍的動向很快被國民黨軍所覺察。此時,蔣介石想到了青年軍第206 師師長邱行湘。邱行湘18 歲考入黃埔五期,35歲成了將軍,1946 年在東北四平戰役中顯露身手,被蔣介石譽為“邱老虎”。于是,蔣介石便將駐守洛陽的邱行湘請到南京總統官邸,向他面授機宜。

邱行湘
在黃埔軍校時,邱行湘便表示要無限效忠蔣介石。他不但佩服蔣介石的才能,還在生活細節中效仿蔣介石。例如,蔣介石不嗜煙酒,他也煙酒不沾;蔣介石總是剃光頭,他也絕不蓄發;蔣介石走路時總是挺著腰,不茍言笑,他也很少露出笑容。更可笑的是,蔣介石喜歡披一件黑色大氅,邱行湘也特地做了兩件,總是披在身上。久而久之,人們便送他一個貼切的外號——“小蔣介石”。
在南京與蔣介石見面后,蔣介石把邱行湘帶到地圖前說:“據偵察,西北共軍在宜川得手后,陳士榘、陳賡在洛陽以南集結,大有連下九城之勢,洛陽不能不防,所以我找你來。你應該知道,洛陽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素有九朝都會之稱。洛陽的地形同東北的四平街差不多,你這個‘邱老虎’一定要死死守住這塊土地。”
邱行湘心想,這么大的洛陽,4 個城門,我一個師的兵力怎么能守得住呢?然而,他只能故作輕松地說:“校長,您就放寬心,就是洛陽天空下刀子,我也要保證洛陽安然無事。”蔣介石一揮手說:“那好,我就提拔你當洛陽警備司令兼206 師師長。”
在回去的路上,蔣經國攔住了邱行湘,并在酒店里宴請了他。席間,蔣經國說:“家父有一事要我轉告你。他說下個月底,國民政府將在南京召開行憲國民大會,選舉正副總統。如果這個月洛陽保得住,對家父來說至關重要。所以,請邱師長務必堅守洛陽。此外,宋慶齡、李濟深、何香凝、馮玉祥、譚平山等人已在香港成立了新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欲與家父的國民黨抗衡。前線如果總是打敗仗,對家父的威望有很大影響。如果洛陽再不保,就更要授人以柄了。”
邱行湘聽后,把酒杯摔在地上,大聲說:“我一定要戰斗到只剩下一兵一卒,寧愿像這只酒杯一樣粉身碎骨,也要用我的血肉之軀為校長守住洛陽。”
回到洛陽后,邱杯湘便展開了全面部署。由于兵力不足,他便從鄉下強征了數萬民工,把洛陽的東門和西門全部拆光,加固工事。
邱行湘剛做好準備,解放軍的攻城戰斗就打響了。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第8 師23 團1營擔負攻打東門的突擊任務。營長張明負責指揮作戰,他摸清了敵情和地形后,帶著部隊到了離敵人城墻約200 米處修起工事來。
3 月9 日19 時,華東野戰軍參謀長陳士榘下令:“攻擊開始!”三縱、四縱、八縱萬炮齊發,向洛陽城發起了猛烈攻擊。炮擊過后,戰士馬景春和劉煥之合作將地堡炸掉,總攻開始。
3 月12 日中午,張明率先突破了東門,21 團和22 團跟著他的突擊營殺進城內,同敵人展開了激烈的巷戰。攻打西門和南門的四縱的幾個團也攻進洛陽。兩路大軍共10 萬人匯入城內,并肩戰斗。當大軍逼近邱行湘核心陣地時,才得知邱行湘在外圍200 米之內修了無數個地堡。除了坦克外,一般步兵難以接近。部隊便決定停止攻擊,召開干部會議討論,最后決定從西北角炮擊。
3 月14 日16 時30 分,解放軍的幾十門大炮一齊發射,飛向敵人的核心陣地。之后,解放軍從西南方向沖進來。經過近8 個小時的爭奪戰,終于攻占了邱行湘的核心陣地。
邱行湘聽到解放軍潮水般的喊叫聲,絕望地舉起了手中的槍,準備了卻自己的生命。可他的子彈還沒出膛,手槍已被一個解放軍戰士擊落在地。
邱行湘被俘后,被送到了河北省的黃埔村,這里有解放軍為專門訓練國民黨被俘高級軍政人員而開辦的漳河訓練班。不久,邱行湘又被送到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
1959 年12 月4 日,邱行湘被特赦。之后,他受到了周恩來、陳毅、習仲勛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后擔任江蘇省政協委員、文史資料委員會專員。
當年負責攻打洛陽東門的張明所在的營,在戰斗勝利后被上級授于“洛陽營”,張明也被評為全國戰斗英雄。有趣的是,后來張明和邱行湘同住南京,兩家相距不遠,二人經常相互拜訪。
他們第一次見面是在總統官邸。張明怕揭起邱行湘的傷疤,閉口不談洛陽之戰。誰知邱行湘卻用懇切的口氣說:“蔣介石在這里下達了無數個攻打解放軍的戰斗命令,這些命令如同廢紙,最后失敗了。我就是在這里接受蔣介石要我守洛陽的命令的,他還給我封官加薪。我對不起洛陽人民,也對不起解放軍。由于我那時是個‘小蔣介石’,十分頑固,讓解放軍產生了傷亡。今后,我只有為海峽兩岸溝通多作貢獻了。不過我至今都不明白,洛陽城又高又大,你們是怎么攻進城的?”
張明說:“我們每戰之前,要實行軍事民主,發動大家偵察、想辦法,參戰的干部、戰士都要畫敵情圖。”邱行湘感嘆地說:“守洛陽就我和老蔣動腦筋,實行軍事民主就是不一樣。”
張明接著又談起了被俘的青年軍,他說:“青年軍的軍事素質不錯,投降后很快就能上前線殺敵了。他們在淮海、渡江、上海戰役及進軍福建、解放舟山等戰斗中,表現英勇頑強,涌現出不少戰斗英雄,許多人還當了干部,最高當到營長。”
提起老部下,邱行湘關心地詢問:“聽說第206 師不少人到朝鮮去過,他們在那里的表現如何?”張明夸獎說:“他們作戰頑強,有很多人當了戰斗英雄,提了干。還有的犧牲在朝鮮戰場,成了中朝人民歌頌的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