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推進了可靠的遠程制作(REMI)進程、技術和接受程度。
讓我驚訝的是,從現場制作到集中式模式轉變花了如此長的時間。我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每周跑體育,看到的是旅行費用只有上漲,尤其是國際旅行,我對廣播公司這么多年來繼續派這么多人去現場搞直播感到震驚。
我經常想知道,為什么解說員必須在現場或場館。以籃球為例。為什么解說員必須在球場旁或第18洞果嶺的邊上?球場邊或果嶺邊只可能在頭戴式吊桿話筒內帶來過多的人群噪聲,這只會扭曲混音。
NBC奧運頻道
NBC體育頻道和NBC奧運頻道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戴夫·馬薩早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時就走在遠程制作的最前沿,當時NBC向紐約發送了36個視頻信號,在那里完成編輯、回放、圖文包裝及其它制作任務。在那時遠程以太網控制和基于文件的工作流還不存在。
2013年,馬薩的團隊在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開設了制作運營中心(SPOC),該中心首次為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提供了設施,有1100多人支持制作。
早在2004年,NBC的鮑勃·迪克森和阿爾·克雷格就曾在雅典奧運會的某些場館合作提供遠程解說。“最初,音頻是通過ISDN傳輸的,但后來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時改用AOIP,”克雷格說,“都靈冬奧會是一個全面的測試,在測試中,上午的冰壺比賽在都靈的國際廣播中心(IBC)拍攝和制作,而對晚間賽則切換全部信號和控制到NBC在美國恩格爾伍德克利夫斯的設施?!?/p>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我開始看到對IBC的空間需求開始下降,顯然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時,轉播權持有者對場地空間的需求進一步減少,尤其是NBC。
“NBC在斯坦福德的SPOC建立了所謂的‘播音員評論室’,那是臨時的隔音隔間,評論員就看著電視轉播畫面解說,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體育賽事轉播采用了這種方式,”克雷格說,“在北京冬奧會上,任何一個場館都沒有解說員,除了開幕式,全都是用這種方式解說的。NBC目前正在使用Lawo解說設備,它們允許更多的信號進出IBC?!?/p>
Pac-12集中式制作
Pac-12從2013年開始對其第一季的35場節目進行集中制作,并在2021年實現了使用集中制作模式制作850場現場活動的年度制作目標。我問了從一開始就在調音的格倫·史迪威關于延遲和音像同步問題。
“為了讓它可行,工程部門設計了一個定制軟件運行本地的DSP,然后音頻源被直接嵌入攝像機訊道,”他說,“它非常可靠,延遲保持在2毫秒內,原因是它在交付給我們之前就已經在現場被嵌入了。它們現在使用4個訊道,每個訊道最多有8個音頻源;所以32個音頻源是可能的,盡管舊轉播車只能在第4個訊道上播出4個頻道。”
我還問了格倫現場工作人員和演播室工作人員的數量和職位。
“現場通常會有一兩個音頻助理和一個視頻操作員,但有時節目在室內且燈光變化不大時,OB EIC(技術負責人)會給攝像機加遮光罩,”他說,“會有攝像師、一名制作經理或技術經理和一些多面手。95%的時間節目主持人都在現場。”
“對于棒球或壘球等比賽,我們還會在每個球員席配備采訪耳機,”格倫補充說,“演播室里有導播、制作人、技術總監、調音師、圖形操作員、字體協調者、1-4位回放操作員等?!?/p>
經受考驗
我認為,當2020年現場體育比賽按下停止鍵時,遠程控制制作的方方面面都經受了考驗。廠商和工程部門加大了精力和預算,使體育和娛樂活動直播不停擺,無疑充實了新工作流程。
我理解一些人的觀點,即播音員應該在現場感受活力,接近比賽現場的運動員和教練,也許是一些場外記者也是如此,但不是整個現場報道和色彩團隊。為什么中場休息的時候要不顧空曠的球場喋喋不休地說下去?還記得在2022年的NFL季后賽中,評論員最終是在用于中場休息娛樂的廣播系統前嗎?結果如何?顯然,隨著第一聲吉他彈奏聲,播音員在場邊的好處消失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