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藝術是一項與人類生活關系十分密切的藝術活動,演唱者想要盡可能完美地展現一首歌曲,就需要不斷提高個人演唱技巧、心理素質、表現能力。聲樂藝術是通過聲樂美學不斷提高歌曲的藝術價值和感染力,近年來,國內關于聲樂藝術的研究越來越多,利用聲樂藝術給人帶來更好的美學享受,成為當下藝術工作者的首要工作。為了給觀眾帶來更加高質量的聲樂享受,必須根據當下的時代發展特征,探索美學視角下的聲樂藝術表現形式。
一直以來,聲樂在人類社會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在歷史的發展中,不同年代的人們會運用不同的聲樂表達形式展現時代背景和人文情懷,聲樂藝術經過了歷史的沉淀,也向人們展現了多樣化的藝術形態。無論是鏗鏘有力的進行曲還是溫柔優美的情歌,都有一種獨特的表達方式,也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聲樂美學已經貫穿整個聲樂藝術,可以使聲樂藝術更加具有美的特點。本文將對聲樂美學進行分析,探索美學視角下的聲樂藝術體現形式。
一、聲樂美學概述
(一)聲樂美學的內涵
自從人類誕生之后,音樂藝術就得到了極速發展,音樂創作一直以來都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雖然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人對音樂有著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對于音樂作品的認識與感悟大體相同。人們普遍認為音樂藝術就是利用語言和節奏刺激視覺、聽覺,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美學享受。
很早之前人們就注意到了美學的重要性,并對其進行了系統研究。18世紀中期,人們就已經將美作為研究對象,并根據美學研究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學科體系。隨著對聲樂藝術研究的不斷深入,諸多研究學者提出了“聲樂美學”這一概念,以便深入了解聲樂美學的重要性及對聲樂藝術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左傳》就已經用清濁、哀樂等詞匯來表達音樂特征,具備了一定的聲樂美特點。如今,人們的審美情趣不斷變化,多元化的審美特點也使得聲樂藝術的展現更加豐富多彩,聲樂美學可以分為聲樂發聲美學、聲樂語言美學、聲樂表演美學(肢體、表情)、聲樂藝術心理學等多個類型。
(二)聲樂美學的特征
聲樂美學是一門比較具有綜合性特點的美學,包括文學、音樂、表演等多門藝術,現階段聲樂美學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綜合性。聲樂美學本身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主要體現在聲樂藝術的創作與表演當中。一首完整的聲樂藝術作品需要集合多種美學素材并將其融合,才能體現一種獨特的美感。比如通過語言展現聲樂藝術的旋律,加強音樂的表現特色,滿足欣賞者對聲樂藝術的欣賞需求,將語言文字、歌曲、旋律、情感等美學因素有效綜合,展現聲樂藝術的獨特美。
二是時空性。聲樂本身是一門需要不斷累積的美學藝術,不管是創作者還是演唱者,只有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和素材,才能夠更加準確清晰地表現聲樂藝術存在的美感,并正確引導欣賞者發現聲樂藝術中的美感。所以演唱者需要不斷訓練自身聲樂技能和基本理論知識,提升聲樂基礎能力,加強對歌曲內容的認識與理解,采用更加清晰準確的聲音與表達方式,展現聲樂藝術作品中的藝術美。
三是創造性。聲樂創作一般是創作者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生活經驗及所學知識創作的,音樂作品的創作內涵、創作背景不同,所表達的形象及特征也有明顯差異。因此,演唱者需要正確掌握音樂作品的內容及情感特點,融入自身表演特色,對音樂作品進行二次創作,使其展現出更具獨特魅力的音樂美學
特征。
(三)聲樂美學的作用
聲樂藝術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諸多聲樂藝術作品創作中也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實際。早期,人們通過聲樂藝術作品表達自身情感、展現社會背景。隨著聲樂美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也可以發現聲樂美學與其他音樂理論完全不同。聲樂美學是在美的基本前提下分析概括聲樂藝術作品的概念,并將聲樂藝術所展現的美轉化成可視的理論和事物。目前聲樂美學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利用聲音和文字表達出音樂的文學特點,讓音樂藝術能夠在原本的理論基礎之上產生更加深層次的情感體驗;第二,通過聲樂美學的理論可以更好地為聲樂藝術表演發展指明方向,促進聲樂藝術得到高質量發展;第三,根據民族文化特色傳播民族文化,例如我國傳統文化具有極強的民族特征,通過研究聲樂美學將傳統文化融入聲樂藝術作品創作當中,不斷加強傳統民族文化的宣傳,提升民族文化影響力,促進本土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二、美學視角下聲樂藝術的構成條件
藝術主要來源于人們對于美的追求,在聲樂藝術當中,無論是古典音樂、流行音樂還是樂曲,都需要先考慮聲樂的美學特征,只有真正認識聲樂美學之后才可以進行高質量聲樂藝術活動。美學視角下聲樂藝術的構成條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呼吸
呼吸是聲樂藝術作品展現所需要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在傳統的聲樂理論和聲樂實踐活動中,呼吸直接影響了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和聲樂美學的質量。站在美學視角可以發現,美的最高本質在于自然,音樂演唱過程中必須保證呼吸的自然,維持氣息的均勻,使音色更加順暢靈動。只有這樣,才能呈現極具美學特征的聲樂作品,滿足欣賞者對聲樂作品的需求,引導欣賞者與聲樂作品產生共鳴。
(二)共鳴
在聲樂藝術活動中,共鳴一般指的是演唱者聲音的位置,發出共鳴需要通過氣息帶動聲音。根據聲樂美學的相關要求,演唱者發出的共鳴必須要具備自然美,在相對放松的狀態下通過氣息修飾音樂作品的旋律,使其表達更加流暢。在聲樂藝術表演活動中,演唱者需要認識到共鳴的位置和自然性,使聲音更加美妙靈動。
(三)吐字
在聲樂藝術表演中,演唱者的吐字和語言表達方式直接影響歌曲演唱美的體現。演唱者不僅需要吐字清晰,還需要通過聲音、語言情感等多種方式展現聲樂的藝術內涵。這就需要演唱者保證每個字發音清晰,并在自然的演唱狀態下吐出,使欣賞者可以清楚理解歌詞及歌詞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將聲樂作品的內在美展現給欣賞者。
(四)語言
聲樂作品基本上是通過語言與音樂旋律結合而成,雖然旋律是音樂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但語言也是聲樂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通過作品創作可以將聲樂作品歌詞化,更好地展現聲樂作品中的意境和藝術價值,給予欣賞者高質量的美學享受。在聲樂作品創作中,歌詞要具備鮮明的節奏韻味和音調,還需要展現極具民族特色的語言美感,讓演唱者通過相應的語言表達,與欣賞者產生情感共鳴。
(五)情感
聲樂本身就是人們表達藝術情感的一種方式,對情感的表達也是聲樂藝術的主要目的,想要展現聲樂藝術中的藝術之美,就要以情感為基礎,以旋律為核心,通過旋律展現音樂的情感,構建一個獨特的情感藝術世界,將聲樂藝術的美通過情感表達展現出來,還需要通過情感表達展現出聲樂藝術的美。所以,在聲樂藝術當中,情感是準確表達作品意義及作品藝術價值的主要途徑,這就需要演唱者靈活轉變個人演唱狀態,將音樂中的情感傳達給欣賞者,使欣賞者可以感受到音樂的美和情感特色,充分體現聲樂藝術的美學價值。
三、美學視角下聲樂藝術的體現形式
(一)演唱者的音色
音色是聲樂藝術的主要體現方式,但因為先天音色條件、基本技能掌握等因素,演唱者的音色各不相同。每個人的聲帶發聲特色不同,每個演唱者都會有獨屬于自己的音色。就算是在相同的歌曲及伴奏背景下,不同音色的演唱者也可以表現出不同的美。在聲樂藝術表演中,演唱者需要根據自身不同音色表演,通過音色交織打造出獨特的聲樂美學,給欣賞者帶來極具特色的美學體驗。在聲樂藝術創作及演唱過程中,演唱者的個人因素直接影響了聲樂藝術作品的美學體現。影響演唱者音色的因素有很多,如演唱方式、先天音色條件、對音樂技巧的掌握程度,演唱者的心理情緒也會影響聲樂音色的展現。在演唱活動中,演唱者需要通過調動內心情感,透過聲樂的音色無意識地表達出歌曲情感,這樣才能使歌曲更加具有感染力。
(二)演唱者的修養
聲樂美學主要是通過聲樂藝術作品來演繹的,在聲樂藝術活動中,演唱者的個人演唱水平和修養直接決定了聲樂作品的美感及美的體現方式。在音樂基礎理論知識、音樂技巧掌握不夠扎實的情況下演唱,并不能很好地體現聲樂藝術的美學價值,所以演唱者必須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底和熟練掌握演唱技巧,如此才能夠展現極具美感的音樂作品。隨著社會與時代的高速發展,人們的審美需求逐漸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對音樂美學的認識也有了更加豐富的見解。演唱者必須根據自身擅長的音樂領域不斷提高修養,加強對音樂藝術的美學體現,增強聲樂藝術的表現力。目前,聲樂藝術需要演唱者具備良好的發音美學、語言美學、服裝道具構成美學,根據審美者的藝術需求展現極具特色的聲樂藝術。這就需要演唱者不斷提高個人修養和演唱能力,加強呼吸、共鳴、咬字、肢體表演等方面的學習,使自身可以有效變化、控制藝術風格和情感抒發方式,通過良好的音樂技巧體現音樂作品的感染力。
(三)演唱者的情感
情感是人類所具備的一項特殊能力,人類可以通過情感活動影響聲樂表演的實際效果,演唱者也可以通過控制音色、音調、旋律、力度、音量等多方面表現音樂作品中的情感特色。聲樂藝術的創作包含了創作者的個人思維和情感,也是演唱者情感演繹方式的一種體現,演唱者必須在尊重音樂作品的基礎上充分融入個人情感,尋找適合自己及音樂作品的表現方式。根據聲樂美學的理論研究,演唱者想要體現聲樂作品中的藝術美,必須準確把握藝術作品的旋律及內涵,對聲樂藝術作品進行二次創作,使其在表達旋律及內涵的同時展現獨特性。聲樂藝術的美感包含諸多因素,演唱者需要從宏觀上了解聲樂作品的風格及內涵,并通過自身特色將這些內涵傳遞給欣賞者,讓欣賞者與音樂作品產生共鳴。這就需要演唱者通過控制節奏、表情、音色展現音樂作品中的美感,引導欣賞者通過視覺、聽覺等多個感官感受音樂作品的魅力。
四、結語
聲樂藝術是人類社會早期形成的一種獨特藝術形式,創作者與演唱者都需要對聲樂藝術有較高的理解能力,演唱者需要通過語言、聲音、旋律等多種方式表達音樂作品的情感,使聲樂作品中的美學理論得到升華。研究早期的聲樂藝術作品可以發現,以往人們通過音樂作品表達自己的情感、傳遞某種特定的信息。現如今,隨著人們審美的不斷變化和藝術的發展,聲樂藝術更加具有美學特征,需要引導人們發現理解聲樂藝術中的美,并對其產生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全面推動聲樂藝術美學持續發展。
(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作者簡介:張穎(1973—),女,云南騰沖人,本科,副教授,國家 二級演員,研究方向為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