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愈的同時,也幫陌生人擁有健康睡眠,重新擁抱陽光生活!
中國睡眠研究會的報告顯示,我國有3億多人存在睡眠障礙,成年人失眠率高達38%。生活和學習壓力大、玩手機上癮、熬夜工作、情感問題等,都是失眠的誘因。在此背景下,市場對“哄睡師”的需求逐漸增長。川妹子李燕為治療失眠接觸到這個新職業,不料“久病成醫”,她竟一路從哄睡師做到助眠公司總經理,治愈了很多“壓力山大”的客戶。
做哄睡師之前,也曾花錢買“晚安”
1989年,李燕出生于四川廣元,大學畢業后在香港做金融分析師,原本是一位工作體面、收入豐厚的“金領”女孩。
但3萬港幣的月薪背后,是她承受的巨大工作壓力。身為金融分析師,李燕需要一天24小時開機,以便領導和客戶隨時能找到她。寫報告,談判,拉投資,管理基金……高強度的工作和快節奏的香港生活,讓李燕連情感都沒時間維護,以至于男友“劈腿”和她分了手。工作幾年后,李燕對這種高壓生活產生了倦怠。
而且從2019年開始,她陷入了“亞健康”狀態,晚上經常失眠焦慮,第二天一早還要頂著“黑眼圈”去上班。每天都被失眠困擾的李燕,試著約朋友喝酒。不料幾個女孩一落座,還沒等她開口,姐妹們就輪番吐槽起了各自的工作。李燕不敢向朋友說心里話了,因為她薪資優厚,時常出入名品店購物,如果再大倒苦水,會被人家說成“凡爾賽式炫耀”啊。
對李燕噓寒問暖的父母,她就更不能傾訴了。“積壓一堆的情緒都是負能量,說出來只會讓父母擔心,什么也改變不了。”李燕一向對家人報喜不報憂。
被失眠折磨幾個月后,她開始大把掉頭發,變得精神恍惚。李燕求助中西醫,嘗試多種助眠藥物,但收效甚微。人生第一次,她體會到了什么是生無可戀。
無奈之下,李燕想到:網上賣什么的都有,會不會也有“樹洞服務”呢?李燕到電商平臺一搜索,還真有心理服務類的“情緒樹洞”,每小時收費200元,專門傾聽顧客的心聲。她下單購買了樹洞服務,撥通對方的電話,把積存數月的情緒傾瀉而出。
傾聽者是個年輕男子,聲音低沉渾厚,話不多,偶爾插一句:“真不容易,但或許你不用這么累的。”現在李燕回頭去想,那應該是對方“萬金油式”的回復模板,“但當時卻覺得他好懂我。”許久不曾和人說過這么長時間的話,李燕感覺整個人都輕盈了。
打完一通電話后,她很難得地睡了個好覺。第二天起床出門,她感覺天格外藍,陽光也明媚了許多。這段在網上找“樹洞”的經歷,不由啟發了李燕:每晚有那么多人被失眠折磨,他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心里積壓了太多東西?面對朋友和熟人會有所顧慮,不敢暢所欲言,而找一個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傾訴,卻可能是黑暗情緒的最佳出口!
望著地鐵里那些一臉倦容、眼圈發黑的人,李燕決定也變身成一名哄睡師。在自愈的同時,也幫陌生人擁有健康睡眠,重新擁抱陽光生活!于是她在淘寶注冊了一間“深夜樹洞”小店,專門為人提供“哄睡”服務。
改行販賣好睡眠,“聲音按摩”很治愈
雖然開了店,李燕剛開始卻沒時間去打理。直到有一天深夜,她被手機提示震醒,一個女生說自己失眠睡不著,正在醫院打點滴,明天要做一個大手術。女孩想下單,讓李燕陪自己說說話。得知她的家境并不好,李燕就勸說女孩:“不用下單了,我陪你免費聊聊,你就趕緊去睡覺。現在醫療條件很發達,你明天的手術肯定能成功!”
當晚李燕陪女孩聊了一番,在李燕的再三勸說下,對方答應去睡覺。李燕還推薦給她一首歌,是鹿先森樂隊的《晚安》。
沒想到兩個星期后,李燕的網店里忽然涌來很多人,紛紛留言說“晚安”,大家也不下單,說完就走了。原來是那個女生做手術之后,把她找李燕的經歷發到知乎的熱門帖子里面,感動了很多網友!大家慕名來捧李燕的場,其中一些人,隨后還找她下了單。
光顧李燕小店的“睡眠買主”,大部分是一線城市的年輕人,以及沒有感受到關懷和陪伴的家庭主婦們。“隨著顧客越來越多,我才發現世界上孤獨的人這么多。”李燕說,大家毫無顧忌地把積壓于內心許久的東西,一股腦兒吐露給她這個陌生人,只為了給心靈松綁,給精神減壓。
也有些人,只是需要話筒另一頭的聲音陪伴,他們會讓李燕讀個故事,或者念一篇文章。“我在話筒這邊講著講著,那一邊的顧客就睡著了。”
2019年李燕辭職從香港來到深圳,決定百分百投入哄睡師這份職業,為更多人提供暖心服務。于是她一邊自考心理咨詢師資格證,一邊嘗試用聲音給顧客們進行“靈魂按摩”。除了聊天和朗讀,李燕還構思場景,把敲擊、撫摸、摩擦、揉捏等產生的有規律的聲音,制作成了視頻腳本,讓下單顧客躺在床上閉上眼睛,放松四肢去傾聽,以幫助他們快速入睡,告別失眠的痛苦。
李燕還通過扮演醫生、臉部按摩師等角色,試著讓顧客代入到不同情境中,以便更好地達到按摩、放松、哄睡目的。
當她把這些視頻發給客人們之后,很快就收獲了他們的感謝和鼓勵。有人說自己患有中度抑郁癥,看了視頻后得到了緩解;有人說自從找到哄睡師李燕之后,他的睡眠時間已經從每晚三四個小時變成七個小時,整個人都精神煥發了!
當線上顧客越來越多,必須要在同時段提供“一對多”哄睡服務時,李燕又降低收費標準,引導顧客們一同進入她的付費直播間。每天晚上,李燕會調設好環形燈、直播鏡頭、錄音麥克風,準備好風鈴、洗面奶、鵝毛棒、樂器頌缽等上百件哄睡道具,戴上耳機。“Hi,晚上好家人們……”她微笑著用約30分貝的輕語和線上客人們打招呼,“請你們閉上眼睛,放松呼吸。”簡單的開場白之后,李燕開始了用心“哄睡”。
濕濕的毛巾一點點擦過雙頰,那聲音非常柔和,從唇角、下頜到耳后根,被哄睡的顧客們感覺到了皮膚癢癢的;洗面奶倒在手心里摩擦,泡沫發出細碎的破裂聲也很“治愈”;沾滿白色剃須泡沫的刷子,輕輕在臉上轉圈,泡沫綿密的破碎聲從左邊慢慢轉移到右邊,聽起來既黏稠又干凈。
而頌缽發出的悠遠、空靈的聲音,則是一種不需要言語的療愈。“頌缽音療對于氣血淤塞、肌肉關節疼痛、情緒糾結等,有著非常出色的療效,它可以快速釋放你內在的負面能量。”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后,李燕顯得更專業了。“療愈師用缽校正身體的頻率,借由共鳴,讓人找回內心的平靜。”
李燕在視頻中,悅耳的細語,以及各種催眠道具發出的細微入耳的聲音,都讓人感覺無比舒服。聽著聽著,被“哄睡”者慢慢放松下來,不自覺地開始眼皮發沉,沒多久便被倦意裹挾著,沉沉睡去……
拒絕擦邊球,創立最健康的“哄睡公司”
她就這樣把聲音和視頻,從一個小小的直播間傳到天南地北,安撫著眾多深夜難眠的人。李燕最開心的就是她“哄睡”半個多小時后,直播屏幕上漸漸“鴉雀無聲”的那一刻。“哄你入睡,不用搖籃”,李燕也很享受這份職業帶來的成就感。
回家鄉探親時,李燕跟父母匯報說,自己在網上開了個“哄睡店”。父母都覺得很神奇,“怎么會有人花錢找陌生人聊天呢?”“他們沒有朋友嗎?沒有爸媽嗎?”李燕笑而不語。
“印象最深的一位客人是個碼農,他曾經因為編程工作太忙,沒能陪女友旅行。女友在旅途中時常給他發來照片,分享風景和感悟。”李燕說,后來他女友在一次事故中去世了,男顧客很傷心。“找到我傾訴的時候,他正在把女友旅行過的地方重走一遍,拍下許多照片,然后把自己PS在女友身邊。”
自主創業沒有了旱澇保收的托底,李燕開店之初的壓力不小。好在她的店鋪營收上升到每月流水2萬元以上,只用了一年時間。
每年高考、考研、考公的前一兩個月是“哄睡”旺季,李燕經常要熬夜到凌晨四五點,才能結單去睡覺。“一想到我守護了許多人健康美好的睡眠,就很開心。”
隨著她的“哄睡”口碑越來越好,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發展到2022年,李燕就組建了自己的團隊。在她搭建的平臺上有38位哄睡師,大多是兼職形式。“夜間時間充裕,音質好,普通話標準,有耐心”是從業基本條件,李燕對員工的要求不多,還會對他們進行一個月的線上培訓,通過相關考核后才能正式上崗。
“但有重要的一條,我們絕不提供軟色情服務。”李燕說,深夜里不乏尋求“那種服務”的客戶。“這里沒有”,她和手下的哄睡師,會直截了當地拒絕。
當有客戶下單時,李燕就在工作群內向隊員們派單,大家根據自己的閱歷和特長接單。每晚7點到凌晨4點,是哄睡師的工作時間。客戶一般提早一個小時下單,如想要延長服務,也可以讓哄睡師臨時加班。
也有客戶要個性化服務。“有位在山東的大叔,早年在香港生活多年,就想聽粵語歌,用粵語找人聊天。”所以,李燕特別給他安排了廣東籍哄睡師阿光。
偶爾有客戶要求與哄睡師線下見面,甚至示愛,一旦被拒絕還開黃腔爆粗口。遇到這種情況,李燕會直接給他退單。
她手下曾經有哄睡師為了多賺錢,故意給客戶打曖昧的擦邊球,讓人家多續時。李燕發現后果斷炒了那個女孩的魷魚,并讓團隊成員都引以為戒:“哄睡師是一個溫暖有愛的職業,我們要自尊自重,否則不光會毀了這一行的名聲,甚至有觸犯法律的危險!”
憑借這份職業操守和溫暖走心的服務,幾年來李燕的哄睡事業越做越大。到了2023年5月,她已經注冊專業助眠公司,手下擁有近70名哄睡師、催眠主播等,每月的收入不低于20萬元。
但李燕才僅僅是打開市場的冰山一角,畢竟中國有3億多人存在睡眠障礙,睡眠改善市場的規模高達千億元!早已經變得容光煥發的她,信心十足地表示:“被評為十大冷門職業之一的哄睡師,目前從業人員的缺口還很大,我們會繼續在這個領域深耕,讓更多人擁有健康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