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是“雙減”實施一周年,重慶市九龍坡區教育系統著力深化“以生為本、減負提質”課堂教學改革,強化“5+2”“1+1”課后服務,優化“因材施教、減量提質”作業設計,抓“雙減”、嚴“五管”、強“五育”,加強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全面鞏固深化“雙減”工作成果。區內的重慶外國語學校和一一一中學多措并舉,以不同特色助推“雙減”走深走實。
重慶外國語學校:
優化育人方式,撬動減負提質
重慶外國語學校充分把握“減負”與“提質”辯證統一的關系,堅持把優化育人方式貫穿于落實“雙減”全過程。
高效化課堂教學,探索教學評一體。一是定規程,對集體備課提出“三個一”規定動作和“課、教、學、習、考”五案要求。二是定標準,以“進階式目標、結構化學程、驅動性問題、挑戰性活動、生成性成果、持續性評價”探索和實踐“教學評”一體化。三是搭平臺,開展“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骨干教師同課異構”等活動,獲評國家級、市級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54個。
多樣化作業設計,聚焦差異化需求。一是分層性作業,按個體分層、小組分層、班級分層三種方式相結合,把作業的自主權還給學生。二是聚焦性作業,實施“回顧反思”,實現知識“周周清”,培養學生總結反思能力。三是實踐性作業,實施學科內、跨學科項目式學習,讓作業由靜態走向動態。
特色化藝體活動,身心健康有保障。一是體質提升全覆蓋,大課間時分,齊跳“自編操”;一千五百米“儀式化跑操”,提振精氣神;四十分鐘“集體大鍛煉”,提升學生體能。二是藝體活動自主選,該校開設十余門藝體選修課,定期開展四大校園文化活動,常態化開展二十多個學生社團活動,助力學生個性發展、全面發展。學校獲批“重慶市首批素質教育保障體系建設試點學校”,236名學生獲各類素質競賽一等獎。
一一一中學:
多維立體的美術課程助力“雙減”
一一一中學以“美育”為抓手,以“美術課程”為載體,探索“減負提質”有效方法。
以“名優教師”響應“雙減”多元要求。構建立體美術課程體系,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重大節日等特色,區級學科名師周小容、區級青年骨干教師楊自蘭帶頭組織“剪紙”“臉譜設計”等專題學習內容,激發學生興趣。
以社團活動拓寬“雙減”實施路徑。以“剪之韻 藝之緣”為主題開展美術社團活動,組織陶藝制作、剪紙活動,舉辦繪畫作品展覽活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藝術自信和審美體驗。
面對疫情,教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嚴格挑選資料,精心備課;用搶答、競猜等小游戲調動學生,課上示范操作;借助多個平臺,舉行云端“校園公益招貼”秀,以“藝”戰“疫”,讓美育沖上云端。
(來源:“九龍教育”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