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人最愜意的事莫過于讀閑書,泡杯熱茶,或床頭枕畔,或燈下桌邊,一本閑書在手,不帶任何目的,也非求取功利,一頁一頁翻過,思緒就這樣不蔓不枝,如陽光披在身上,安逸而自在。
何謂閑書?顧名思義,閑來無事時所讀之書。供消遣娛樂之書,通常與正業(yè)無關,比較休閑的書。舊時常指經(jīng)史典籍以外的野史、筆記、小說、戲曲等。唐代王建有詩曰:“竹煙花雨細相和,看著閑書睡更多。”南唐李建勛也有詩曰:“唯稱乖慵多睡者,掩門中酒覽閑書。”
上世紀80年代初,我上小學,開始接觸小人書,也就是日常所說的連環(huán)畫。十字街路口有一個租書攤子,幾只小馬扎隨意擺放著,一張大塊塑料紙上擺著上百本小人書。我向父親謊稱老師要買作業(yè)本,要得幾分錢便來此“孝敬”給租書老頭。看一本2分錢,我的書看完,不走,站在旁邊“蹭”小伙伴的書看,或商量好兩三個人合租一本,擠在一起看,這通常會讓書攤老板不滿,蹭書看者會被直接逐走。
后來隨著年齡增長,我迷戀上了武俠小說,做著江湖大俠的美夢,一劍一馬走天涯。記得最開始讀的是聶云嵐改編的武俠小說《玉嬌龍》,喜歡書中敢愛敢恨、氣度嫻雅、冷靜睿智的玉嬌龍,深入書中,為她浪漫而凄美的愛情而動容。姨父是村里的民辦教師,家里有不少老書。
小時候常去姨父家,纏著他打開那古舊的木箱,翻看里面舊得發(fā)黃的書,有《水滸傳》《西游記》《封神演義》《薛剛反唐》等。得到一本書后,便如獲至寶,常常挑燈閱覽,一直看完才肯脫衣入睡。父母不識字,見我看書就高興得不得了,也不管我看的是什么書。因此,無形之中也給了我讀閑書的時間和空間,不像有的家庭父母,見孩子看閑書,便大聲訓斥。
我?guī)煼懂厴I(yè)后分配在一所邊遠山村小學教書,學校6個老師,我是唯一的年青教師。上班伊始,人生地不熟,一天教學結(jié)束,讀閑書便成了我消磨時光的最佳方法。想家了,讀一小段梁實秋的《雅舍談吃》,世間美味在梁先生質(zhì)樸動人的文字里活色生香,讓我“大飽口福”之余,思念頓消;寂寞時讀梭羅的《瓦爾登湖》,吟誦之下,字字恬靜,澄澈見底。想著在心中也筑一間小屋,開荒、種豆、焙制面包,讓瓦爾登湖的風,時時拂過我的靈魂。讀張潮《幽夢影》也不錯,這本書文筆風趣盎然,讀來齒頰生香,尤為奇妙的是,正文下面還有好友舊識的諸多應和,你一言我一語“跟帖”。閉目靜思,滿眼都是旖旎風光。
鄭成功說過:“養(yǎng)心莫若寡欲,至樂無如讀書。閑書不閑,書讀得多了,我便有了寫作的沖動,承蒙編輯老師錯愛,偶有幾篇“豆腐塊”見諸報端,也其樂無窮。閑書讓我增長了知識,拓展了視野,讓我遠離了空虛無聊,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我喜歡讀閑書那種悠閑自在,更珍愛著自己有樂讀閑書的“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