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進入21世紀以后,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全球化大潮已經開始蔓延,網絡技術市場也已經從 Web3.0時代進入Web4.0時代,一個由智慧科技構成的全新市場環境正在完成變化。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智能化的發展,國家對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和“互聯網+”等高技術領域的支持越來越多,這些都是為了讓國內的企業能夠更好地進行合作,從而促進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下,各個企業都參與到了以高技術為動力的國際市場的競爭中來。與此同時,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的傳統工業也到了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因此,加強數字化轉型中的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就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數字化轉型;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研究
財務工作主要負責風險管理、業務預測、戰略規劃等工作。財務數字化是公司數字化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而財務共享服務作為財務改革的先驅,是可以促進數字財務價值維護和創新的先行者。建立財務分享中心,是目前我國企業開展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戰略。然而,一些企業忽視了對其風險的管理,或者僅僅依靠單一的財務共享中心對其進行風險管控,最終導致了企業的風險積聚,有悖于“財務共享”的宗旨。此外,隨著技術的發展,公司治理已逐漸轉向技術性監管,而公司內部的欺詐與作假行為也愈來愈隱蔽。在此背景下,企業要實現從“人防”到“智防”的轉變,就必須加強對金融風險的智能防范。所以,在數字化轉型中應強化財務共享中心建設。
一、智能時代下財務共享中心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
(一)企業提升內在經營質量的需求
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國內、國際雙循環之間形成了一種新的發展格局,中國企業在全球經濟的舞臺上不斷做大做強、高水平創新、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加強管理、文化等軟性力量。中國企業正積極尋求轉型,積極探索數字化時代的經營創新,建立“財務共享中心”,促進業務流程、組織重組、經營觀念的革新,從而保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二)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隨著企業信息化的逐漸“外化”,傳統的ERP后臺系統的不足之處就體現出來了,企業急需一套能夠將客戶與交易對象連接起來,且與后臺系統相連的中臺信息系統,來承載企業承上啟下的信息。另外,財務共享系統將逐漸取代ERP,從后臺迅速過渡到中臺、前端,以“業”“財”“稅”共享為代表的“中臺”信息化體系逐漸成為企業信息化和數字化的中樞系統。
(三)推動企業財務管理模式轉型發展
財務共享中心是一種探索與創新的經濟管理方式,通過財務共享,在標準化的過程和規范中嵌入了集團控制的需求和制度。通過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可以對各個分支部門進行基本的財務控制,使其由單純的財務核算向“財務核算+控制分析”演變。以財務會計為出發點,向業務前端和管理后端持續拓展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將智能財務運用于多種不同的應用場合,使其與其他內外信息系統相結合,推動財務和經營活動的深入結合。財務共享中心通過大量的內部和外部的經營管理信息,能夠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依據,從而實現財務管理的數字化。
二、智能時代下傳統財務共享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未從根本上改變原有財務管理模式
一些大型集團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在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后,財務部門卻沒有獲得充分的自由,依然在進行成本核算、固定資產監盤、納稅申報、財務初審等工作,業財融合、戰略財務的目的難以實現,而財務改革的期望也沒有到來。究其原因,財務共享業務將分散、重復、標準化的會計與會計工作結合在一起,實現了成本控制和效率的提高。雖然在這一進程中,企業的財務、工作場所和工作方式都會發生變化,但是這些變化都是以人力和機器為代價的,只是單純的業務集中和員工的集中,而沒有涉及財務工作,也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
(二)不能適應新的資源共享需求
以往的財務管理系統大多依賴于NC、EAS等監控系統,雖然它的運作流程標準化,可以及時、精確地進行財務數據的傳輸,但是它的服務范圍僅限于費用報銷、應付賬款、資產管理、資金管理等,難以滿足各種業務需求;同時,大多數的信息資源是由一個財務管理的公用服務平臺與各個企業的不同業務系統協同進行的,但這些信息只是一個簡單的財務信息,而非業務數據,難以實現通過財務共享實現業務整合的目的,更難以實現分析預測、計劃管理、企業治理、風險管控、投融資等高價值的功能。在信息技術發展和運用越來越廣泛的今天,財務共享的發展也在發生著變化,新型的共享理財理念和做法將逐步替代傳統的共享模式。
(三)缺乏必要的風險管控機制
目前,財務共享中心一般都是集中核算,這就造成會計資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漏洞。最大的問題就是,財務共享中心使用相應的系統對相應的票據進行掃描,雖然可以提高數據的輸入效率,但卻很難對成本進行科學和合理的審查,從而增加了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并使財務工作人員的角色更加脆弱;此外,由于財務共享業務的開展,需要相應的工作內容發生變化,但是部分企業并未完全認識到這一問題,仍然沿用著傳統的業績評價制度,從而影響到企業的業績評價指標,特別是大型企業,在不同的情況下,母公司與子公司的關系也會發生變化,同時也缺少健全的風險控制機制,從而影響到財務共享服務的功能。
三、智能時代下財務共享中心數字化轉型之路
(一)借助財務機器人優化傳統的集中式財務共享模式
企業的整個財務生態逐步擴大,而以往以財務共享為中心的內部平臺建設的缺陷也日益凸顯, 加之RPA財務機器人、數據智答等數碼科技與人工智能技術使得財務過程越來越虛擬,“無人化”的財務共享服務正日益實現,SaaS定制化的業務模式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方向,它可以實現跨區域的合作,也可以在組織、地點等方面進行靈活的調整。在財務共享體系建設的進程中,企業的組織結構和地域分布將會改變,以往的集約式和集權式的財務共享方式也將隨之改變。以湖南聯通為例,其經營的領域非常廣泛,經營方式也非常多元化,經營和融資系統也非常的復雜,財務管理的人才相對較少且比較年輕。以前在業務環節經常會遇到以下問題:基層抱怨付款太慢了;有很多當月發票未及時接收;銀行未達太多;地市級財務情況上傳不及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湖南聯通財務部研發了財務機器人來幫助完成。以稅務發票機器人為例,稅務發票機器人通過外接錄像和攝影設備,實現紙質發票數據的自動錄入;借助OCR技術可以實現發票的采集,形成發票清單;采集自動登錄稅務管理系統,自動完成發票查驗及接收動作;自動識別接收結果,形成發票接收報告。整個過程不僅速度快,準確率還能達到100%。通過公司稅務會計的實踐操作驗證與反饋,借助稅務發票機器人的幫助,稅務會計可以用半天的時間完成原本2天的工作量,工作效率提升了4倍之多。對于出納來說,出納機器人可自動處理1萬元以下的司庫線上支付,自引進出納機器人以來,每月可幫助出納處理2萬筆業務,機器人自動支付比例超過70%,不僅準確率高達100%,還可為地市財務釋放出納人工。
(二)建立財務信息共享的智慧平臺
企業可以利用“因特網+云計算”建立“消費商城”,同時,運用電子票據的信息,將稅務與業務的關系相鏈接,實現財務工作的自動化。如北京的某企業,就把企業的消費電子商務與智能的財務共享系統結合在一起,在京東、蘇寧等傳統的電子商務平臺之外,還利用競標確定的資源、服務等私有的資源,讓大家可以隨意地對比。在交易結束后,系統會對供應商與企業之間的賬目結賬,自動生成開具發票并核對,無需員工操作。在此基礎上,通過與稅務平臺的數據連接,使發票得到完整的信息。在這個嶄新的業務與財務系統下,合同、訂單、發票等數據全部都是數字化的,各個環節都是自動的,一切工作都自動完成,只需要把全部的工作都用在申請、收貨上面就行,免去了繁瑣的報賬手續。會計人員能夠實現會計、稅務自動化,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進行業務分析、風險監測和鑒別等,從而改善了企業的財務組織,使企業的財務為企業創造了更多的利益。以稽核會計的工作為例,稽核會計工作需要從銀行流水、業務系統、共享中心系統等多個方面進行審核。因此,每一項工作結束后,都要進行一次再檢查,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下、出錯率高。通過引入RP套裝,無論是銀行流水核對、業務報表編制還是統計數據等業務,只要輸入RPA軟件,3分鐘~5分鐘內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并建立相應的臺賬。RPA是一種流程自動化的自動化系統,具備遵循規范檢查數據的能力,能夠提升數據資料的準確性,提高數據資料的價值;可以取代手工操作,具有清晰的規律性;運用自動控制技術,可以降低操作的危險性,改善業務的品質和工作的效益。通過對RPA所做的工作進行確認并將其文檔化,使稽核會計能夠根據需要進行審查。與此同時,RPA技術替代了以往人工審核和系統錄入,將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財務和業務支援之中,促進了企業職員和人才素質的提升,增強了企業的自信心,有效地緩解了企業財務信息共享的人力資本成本。當前,我國眾多企業紛紛利用RPA技術推動財務業務轉型,以湖南聯通公司財務部引進的影刀RPA為例,由于湖南聯通公司的營業款每天都要日清日結,導致資金系統數據龐大,財務報表必須逐個導出,導致稽核會計每天需要導出幾十張報表,工作量大且重復,而且導出耗時良久,嚴重影響了財務信息溝通的時效性和效率。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湖南聯通公司財務部引入了影刀RPA資金管理系統,幫助日清日結數據導出一鍵搞定。點擊通過影刀編輯的自動化流程應用,自動登錄資金系統,自動進入應收稽核自有營業廳進行資金歸集,自動進入一級稽核監控表模塊,選擇相應參數,依次循環導出18個部門層級數據表到指定的文件夾,處理完畢后會自動退出資金系統。機器人每天定時登錄,定時導出報表,以前導表需要耗費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現在只需要三秒鐘就能完成。財務機器人給財務稽核人員帶來的福利顯而易見。
(三)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聯通“信息孤島”
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對企業內部、外部供應商、客戶等進行實時、準確、口徑一致的財務和業務數據的實時采集。通過數據采集、智能分析、挖掘治理、可視化展示等技術,可以將原始數據轉化為物美價廉、脈絡清晰的數據,從而實現對前端業務的實時應用。大量的業務數據已成為企業的一項重要資產,它能夠滿足各部門財務分析、預測和決策分析的需要。對報賬審核會計的工作內容來說,傳統的費用報銷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和審核,不僅存在緩解冗余、重復審核、時效性低等問題,還有一定的管控風險,為了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湖南聯通財務部自主研發了財務機器人系統。它的運行是非侵入式的,擁有超高速、超精準、超智能、超靈活、超穩定等五大特點,目前,轉人工審核的商城結算單的自動確認工作全部交給了財務機器人。以結算單確認機器人為例,只需配置好機器人運行參數,它就會按照預設的流程自動登錄系統,模擬人工操作,完成重復性的操作。此外,還可以設定執行計劃,提升工作效率。對于基層業務人員來說,經常會遇到緊急付款的情況,靠工資根本墊不起,自從引入了結算單確認機器人,現在只要報賬單制作合規,半天就能到賬,完全消除了業務人員的后顧之憂。此外,銀行對賬機器人還能幫助公司實現司庫支出賬戶明細和ERP銀行賬數據的自動下載、核對以及自動生成銀行余額調節表,大幅提升銀行余額核對的工作效率,每月能節約人工約5天;管理代表機器人能超高速地自動生成分省份地市的財務情況表,共計30余張,及時滿足管理決策,每月可節約人工兩天時間。總之,加速發展“財務共享服務”,是突破企業發展困境的關鍵途徑。
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推動下,金融智能技術的發展也將給金融共享中心帶來新的活力。在新的時代里,資源共享和數據共享已經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而正是這種數據的共享,讓經濟的轉型和升級能夠更加高效、更加優質。財務共享中心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能夠讓財務人員擺脫每天單調乏味的工作,他們可以站在行業的前沿,對每一個領域中的各種信息進行深度分析,并且利用智慧共享中心的構建,能夠高效實現數據采集、驗證、管理和會計控制等方面的功能,全面提升財務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吳銅陵.后財務共享時代業財融合數字化轉型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3(04):136-138.
[2]黃明英.基于財務共享模式的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J].中國產經,2023(01):135-137.
[3]付涵.共享服務模式下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研究[J].商業觀察,2023,9(0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