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市政道路因質量問題造成嚴重損壞。路面下降和路面損壞會影響日常出行安全,甚至發生嚴重的事故。為了快速推進市政道路的建設,避免道路質量問題,應進一步研究市政道路的建設,對于瀝青路面,應注意路面的早期損壞,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和改進措施,建立和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并根據工程原因開展質量管理活動,以實際施工為依據,從根本上防止瀝青路面的早期損壞。在此基礎上,本文對城市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管理進行了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管理措施
引言
瀝青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道路材料,具有維護方便、駕駛舒適等優點。然而,瀝青路面的質量取決于各種因素,如溫度、原材料比、車輛荷載、雨水、壓縮比等,這些因素將影響瀝青路面的整體質量,導致局部分離、平整度低等問題,并影響路面整體質量的穩定性。如今,瀝青路面的質量得到了顯著改善,但出現了裂縫、油漬、顛簸、墜落、油井、軌道等早期局部損壞,對瀝青路面的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控制施工質量,保證路面的均勻性,減少早期損壞,已成為工程各方共同面臨的問題。
一、瀝青路面優勢
(一)穩定性高
瀝青路面比常規混凝土路面更穩定,不受夏季高溫和冬季低溫的影響,瀝青路面更方便、安全、耐用,能夠滿足交通需求。瀝青路面的高穩定性主要是因為瀝青混合料的強度高。
(二)污染小
瀝青路面符合國家倡導的生態理念。目前,市場上使用的瀝青混合料污染低,用于道路建設,不僅提高了路面質量,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而且對環境沒有負面影響。此外,在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由于瀝青混合料的高彈性和可塑性,產生的振幅小,機械化施工產生的噪聲低,可以改變傳統路面施工中噪聲污染的嚴重程度。
(三)抗滑性能好
與傳統的混凝土路面相比,瀝青路面具有優良的防滑性能。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國產汽車的數量不斷增長,道路上的車輛數量較多,混凝土鋪筑問題較大,防滑性低,在特殊天氣和環境中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用瀝青路面代替混凝土路面可以大大提高路面的防滑性能,提高交通安全性,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二、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管理
(一)強化高難度施工環節
在市政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高度復雜的施工階段,由于這些復雜的施工步驟,必須保持時刻監督和監控,以避免問題和其他病害,這也是提高市政道路瀝青工程質量的主要保證。一般情況下,相關人員不僅要及時清除樹根和雜草,還要清理施工現場的有機土、種植土等殘留物,注意建筑基底的密封。密封作業應重點注意以下幾點:壓路機不應翻轉防水瀝青混合料,密封作業應遵循焊接的基本順序,從道路外側逐漸到道路中心,壓路機軌道應保持在30cm左右。此外,停機時壓路機應放置在前輪口外1m處,嚴禁高速停車。其次,應嚴格控制軋制速度、溫度和頻率。在試驗場地的施工過程中,還可以充分了解施工參數,并使用與類似工程施工相關的數據來指導施工程序。第一批壓實工程完成后,施工人員應及時檢查市政道路平整是否符合規范和標準,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從根本上解決材料分離等不利問題,確保瀝青路面密封工程的穩定性和密度。最后,在密封任何機械設備后,不得將其拖到人行道上,以防止整個結構地板受到損壞或污染,相關人員應有效控制注水速度和機械設備數量,結合瀝青混合料的基本特性,改進壓路機的工作方式。
(二)合理控制瀝青混凝土比例
瀝青混凝土是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的重要材料。瀝青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保護路面質量,為市政道路工程提供基礎。根據擬定的中國公路建設法律法規可以看出,在瀝青路面施工期間,頂部瀝青混合料的粒徑應保持在層厚的1/2,第二種瀝青混合物的總粒徑不得超過層厚的2/3,瀝青涂層總結構的最大尺寸不得超過層厚度的1/2。國家《城市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的內容也明確規定了瀝青比例的具體要求,相關單位必須科學論證和改善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的施工條件。
(三)碾壓技術
碾壓技術是瀝青路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工程質量的決定性因素。控制壓力的科學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道路的作用。正常情況下,初始壓力應在150℃以上的溫度下進行,光學輥的靜壓為1倍~2倍,速度控制為25m/min~80m/min。根據壓縮效果,大滾筒可使用6次~8次以上。再次按壓后,關閉振動,使用壓路機重新按壓約兩次,直到路面上沒有車輪痕跡。在最終碾壓結束時,溫度不得低于110℃。瀝青混凝土結構層的壓力密度和完整性取決于碾壓過程中的溫度和密封方法,必須遵循密度、低壓、高頻和低振幅的原則。壓路機應在最終軸承之前移除所有輪軌,并在達到要求的壓縮程度后停止工作,以避免過度振動。在軋制過程中,應詳細填寫軸承信息和問題,避免重復施工,提高綜合設計質量。
(四)路基施工質量控制
企業和部門應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全面了解施工圖紙,對現場真實地形進行實地勘察,為今后順利施工奠定重要基礎。相關施工人員應考慮土壤質量和現場實際情況,積極與施工人員溝通,并進行現場打樁和施工復測,確保路基施工水平達到規定水平。其次松土、軟土和樹根的地基處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最終的瀝青路面可能是不均勻的,因此基礎的處理非常重要,需要清理土堆中的基礎,包括樹皮、樹根、腐殖質等,一般路段的清掃深度應控制在30cm米以內,特殊路段的清掃厚度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達到掃描目標后,應進行完整的軸承處理,密封率不應低于90%。該層的最終填充過程應埋在地下。在具體的分層過程中,路堤應分層,每層的厚度應為10 cm~30 cm。在正式的填土設計中,必須確保土壤堆積物的含水量處于最佳狀態(2%~3%)。其次,每一層的填筑應為2%~3%之間的橫向坡度,壓路機軌道重疊20cm~30cm。同樣,道路密封應首先使用挖掘機和鏟運機進行布置和預處理,然后使用40噸以上的壓路機進行重新處理。軋制過程應基于雙面加工到中間的原則,應先慢后快,以確保特定的軸承效果。整個過程嚴格按照建筑結構的尺寸進行,膨脹部分需要安排維修工人掛線清理損壞的緊固件。
(五)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在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應完成路面施工計劃,并注意收集當地交通、降雨、氣候變化等相關數據和信息,確保路面施工的基本質量。相關團隊需要開展更多的采樣工作,以通過后續的巖芯測量和鉆孔方法了解路面結構層的剛度與路面厚度的比率,即壓縮比,此外應選擇最先進的攤鋪設備,以提高市政道路的預壓實密度和瀝青路面的整體質量。在特定市政道路上鋪設瀝青時,最好使用機械進行施工,以避免更換或停止施工。攤鋪時,速度應保持在1m/min~1.5m/min,瀝青混凝土材料的運輸應保證在中間,封口寬度應控制在2-4以內。鋪設過程中,如發現粗骨料分離,形成局部骨料,應立即派專業施工技術人員進行處理,荷載斷面控制在30m~50m范圍內,為了有效保證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的質量,不同路段應設置靜密封通道和4至6個振動碾壓通道。
(六)引入新技術手段
現階段,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引入技術形式和方法,為項目施工提供支撐和保障。例如,使用環保材料和檢測設備的智能技術,在技術支持下,可制定智能施工試驗計劃,實現現場智能駕駛室和滾動質量控制。根據瀝青路面施工的需要,探索采用無人智能承載技術。現有技術應用的試驗結果表明,利用智能技術推進建筑工程,可以有效控制滲水、平整、路面厚度等技術指標,具有推廣應用價值。采用智能堆垛和壓光技術,可精確控制施工軌道,最高可達2cm~3cm,比人工作業效率高50%,大大降低了質量成本、測試成本和道路維護成本。
(七)控制原材料質量
在原材料的生產過程中,巖石在粗骨料中應用后,應在混合的過程中將土壤上的壓力降至最低,處理瀝青碎石時,必須使用三級以上的壓碎設備。一級破碎采用顎式破碎機,二級破碎采用圓錐破碎機,三級破碎采用成型機或沖擊破碎機。同時,定期檢查涂層和板錘的磨損情況,觀察篩子是否損壞,確認填料尺寸、多針和組件的變化,及時更換和調整篩子。粉塵控制必須嚴格遵守施工要求,以確保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填料處理完成后,應根據填料標準對填料進行檢查,根據填料規格和使用條件進行分類,并采取防潮和防雨措施。加工粉末時,必須使用純石灰石,禁止將土壤與原料混合。檢驗員應密切監控粉末的顏色和細度,根據質量管理規定的要求對不合格粉末進行分類,確保粉末質量符合施工要求。瀝青和粉末的質量檢查必須逐案進行。進入現場前,應對瀝青原材料進行測試和儲存,以明確其為基礎瀝青或改性瀝青,并在當天清理測試結果。
(八)瀝青混合料運輸的質量管理
在瀝青混合料從攪拌站運輸到施工現場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相關質量控制點。首先,必須根據道路和混合能力等運輸條件確定車輛,必須確保成品瀝青混合料安全、高質量地運至施工現場,并確保用于裝載至施工現場的瀝青混合料持續供應。為了避免影響叉車的工作效率,要確保車輛的運輸條件,應仔細檢查和清潔輸送機,避免由于運輸延誤,瀝青混合料無法運輸至現場錨地。同樣,瀝青混合料放置在裝載機上后,應在運輸過程中涂上瀝青混合料,以避免受雨雪和溫度的影響。瀝青混合料運輸至施工現場后,必須測量溫度,如果溫度超過規定范圍,則不得使用車輛運輸的瀝青混合料。最后,需要指派專人操作卸載機,并與卸載機和分配電機保持20cm以上的距離,以避免碰撞,影響分配電機的安全穩定運行,并降低瀝青路面的平整度。
(九)瀝青混合料攤鋪的質量管理
瀝青混合料路面是整個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這一環節的質量管理對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的質量有重要影響,值得高度重視。施工單位應設計多個小組開展現場展臺工作,負責展臺準備、展臺運營和質量保證,并從展臺前后階段對展臺的整個過程進行有效的質量管理和管理。在安裝階段,應注意協調,并強調工作的連續性,特別是在鋪設前,準備小組應嚴格檢查基層路面,及時處理各種病害,并且進行水平、垂直測量和基礎測試,找出某些路段的缺陷,并及時采取適當的糾正措施,以確保涂裝區域滿足展臺持續運行的工程要求,并確認展臺處于良好狀態,必須對展臺進行檢查和調整。如果是測試堆疊間隔,應檢查并調整堆疊器的性能,并配備堆疊器作為備用,必須從平面中選擇數據表單。如果主沖程對齊良好,要選擇第一層涂層上支撐桿的形狀,然后選擇滑靴的形狀。如果平面不理想,必須選擇鋼絲繩成型線以改善平面。在展臺運行期間,最大限度地保證工作的連續性和平衡性,減少故障發生和停機時間,并以平衡的速度開展工作。在特殊情況下,展臺的運行速度不能改變,在展臺運行過程中應及時對展臺進行檢查。如果發現問題,應及時報告并解決。未經主管許可,不得手動對準,如果蓋子的硬度保持不變,在達到恒定溫度之前,機器和車輛不得在展臺上移動或停放。如果施工階段是雨季,應制定科學的施工計劃,并盡可能仔細地規劃施工過程,如果下雨或土壤潮濕,施工應暫停。
(十)嚴格控制技術要點
在組織瀝青路面施工時,應對縱向接縫進行處理。對于較寬的路段,應有效控制縫紉部分,并從機械設備的組織和施工管理等方面實施嚴格的控制措施。根據熱縫工藝或實際情況選擇冷縫工藝,確保整體加工效果。一般來說,瀝青路面的接縫施工主要采用熱處理的方法,在施工組織之前,應在人行道邊緣放置隔墻后進行施工。在人行道另一半的施工過程中,應對接縫前一半的位置進行處理,并噴灑一定量的瀝青材料,以提高瀝青路面另一半的覆蓋層質量,嚴格遵守加工標準,控制所有零件,避免出現影響整體質量的接縫。
結語
總之,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城市瀝青路面施工和施工質量管理的有效策略。從文章內容來看,城市瀝青路面的施工直接關系到施工質量管理,目前,我國城市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仍存在諸多不足,不利于優質市政道路工程的建成,因此需要加強相關人才的培養,創新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管理,這是促進城市道路建設和施工質量管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
參考文獻:
[1]王建.探究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及施工質量控制策略[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0(19):107-108.
[2]傅琴華.公路瀝青路面接縫施工處理技術[J].交通世界,2021(30):108-109.
[3]胡海.公路和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質量控制[J].建筑技術開發,2021,48(19):132-133.
[4]陳永興.淺議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施工質量控制研究[J].價值工程,2018,37(33):173-174.
[5]田金,劉偉,馬友坤.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技術的應用[J].居舍,2021(32):63-65.
作者簡介:張風華(1983-),男,漢族,安徽宿州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市政道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