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我國城市化進程顯著性加快的背景下,建筑行業的發展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在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使得建筑行業各類施工技術的應用率在逐漸提升。基于此,以某一工程建設實際為例,對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一體化施工的難點進行了分析,并對該技術的具體應用要點進行了總結,希望可以為建筑工程項目的開展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一體化
0" "引言
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一體化施工技術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術措施,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可以保證建筑結構的保溫性能,這既可以為住戶提供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同時還可以有效促進建筑工程項目整體質量水平的提高。本文以某一工程建設實際為例,對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一體化施工的難點進行了分析,并對該技術的具體應用要點進行了總結。
1" "工程概況
保定市主城區城中村改造二期前屯安村置區(地塊二)項目,建設地點位于保定市蓮池區前屯村,整個工程包括了6棟住宅樓。該項工程主要為剪力墻結構,共兩種厚度的保溫材料,分別是70mm厚模塑聚苯板、150mm厚模塑聚苯聚苯板,外側均為50mm厚保護層。
2" "工藝流程
施工工藝流程如下:綁扎墻體鋼筋及墊塊→安裝雙掛網保溫板及固定→安裝附加電焊網→安裝拉結件與墻體鋼筋固定→水電預留、外裝預埋件安裝→墻體模板支設→澆筑墻體混凝土→混凝土養護→拆除墻體模板→對拉螺栓貫通孔封堵→防裂引導縫設置→熱橋部位處理→飾面層施工。
為保證施工質量擬分步進行施工。鋼筋、石墨聚苯模塊、水電及外裝幕墻預留、模板等需按設計標高安裝施工。為了確保整個施工環節的有效性,相應的施工單位在前期還要注重墻體材料的選擇。一般所選擇的材料主要是以聚塑板為主,同時相應的施工人員要對聚塑板進行切割,保證整個拼裝環節的有效性。
外墻保溫一體化保護層與結構墻體均采用細石混凝土,內外墻交接處設置鋼絲網片隔離。澆筑混凝土過程中,為避免內墻普通混凝土粒徑大或強沖擊力破壞隔離網、外保溫模板,先進行外墻細石混凝土澆筑,后進行內墻、柱、梁、板普通混凝土澆筑。水平施工縫、樓板接茬處以及外墻與內墻交界處,按規范要求提前預留插筋。下一步施工之前,將墻柱豎向施工縫基層鑿毛清洗干凈。
3" "施工操作要點
3.1" " 測量放線
在實際施工環節,相應的施工單位需要合理選擇施工工法。在測量放線過程中,施工人員要按照引測到施工平面的水平和垂直控制線來開展實際作業。在放出保溫復合剪力墻、邊線及門窗洞口位置線時,施工人員需要在相應的位置進行編號,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2" " 保溫板進場及安裝
在施工前期,為了確保保溫包進場和安裝的有序性,施工單位要根據實際的施工現場情況,來制定合理化的施工方案。同時還要對結構圖中的外墻保溫布置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并對混凝土復合剪力墻中的保溫板逐塊進行分解和編號等,將編號標注到排板圖上,以為后續施工作業提供指導。
保溫板進場和安裝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對其存放場所的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保溫板一般需要存放在較外側,網片需要側朝下。同時施工單位還要安排專門的管理人員做好防潮、防火等防護措施,以保證保溫板能夠正常投入使用。
在鋼筋安裝綁扎前,施工人員需要對施工圖紙進行比對,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來在樓面對應位置進行定位放線,同時要標明墻身、門窗洞口以及保溫層的定位線、控制線,以確保后續安裝工作的有效性。在剪力墻鋼筋綁扎時,采用設置剪力墻豎向和水平方向梯子筋,或能保證墻體截面尺寸的“U”型卡、拉鉤等相關措施,確保混凝土澆筑時鋼筋不發生位移。為保證工程進度,鋼筋綁扎時應先綁扎外墻墻體鋼筋,后綁內墻墻體鋼筋。
進場的保溫模塊均帶有編號,按照廠家提供的排版圖紙進行安裝。保溫模塊雖然為模塊化產品,但到場安裝時可能會有少量保溫塊需要切割(如水、電預留口區域、各種角度的安裝)。保溫模塊布置完成后開始安裝連接橋,具體數量不少于8個/m2。連接橋安裝位置如圖1所示。
按照保溫復合剪力墻結構節點構造詳圖要求,在規定位置設置保溫層,負一層留設挑板并安裝附加鋼筋(施工方提供),挑板底部附加鋼筋(施工方提供)采用Φ6(三級鋼)鋼筋,間距≤200mm。保溫復合剪力墻結構節點構造如圖2所示。
3.3" " 混凝土澆筑
本工程保溫體系中的細石混凝土標號與同部位的剪力墻標號一致。混凝土拆模時間應為混凝土澆筑完成24h后。
3.3.1" "對混凝土的質量要求
細石混凝土對骨料粒徑、坍落度、擴展度、勻質性等都與普通混凝土有較大區別,所以在材料、配合比、生產工藝方面都要采用相應技術要求生產配制。所用原材料除了符合國家及行業相關標準、規范要求外,粗骨料粒徑不得大于15mm。細石混凝土坍落度在入泵處不應小于200左右,且混凝土不離析不泌水。混凝土坍落度試驗如圖3所示。
3.3.2" "混凝土澆筑要點
防護面層與結構墻體同時澆筑時,防護面層澆筑速度應始終先于結構墻體。這是由于結構墻體一側的保溫層有連接橋壓盤的承托,結構墻體一側抗變形剛度大于防護面層一側,當防護面層的混凝土澆筑速度先于結構墻體時,保溫層具有足夠的抗變形剛度,混凝土澆筑的沖擊和擠壓,不會造成保溫層的變形、位移和破裂。
防護面層的厚度只有 50mm,為了保證混凝土澆筑速度并減少施工損耗,應采用分配器或漏斗配合施工。澆筑時,防護面層澆筑速度必須始終先于結構墻體,將防護層及墻體的混凝土分次澆筑至樓層設計高度。
保溫模塊現澆混凝土剪力墻在實際施工作業中,施工人員要合理控制相關影響因素。一般將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控制在5~35℃,同時還要關注施工現場的降雨和降雪等情況,及時規避不良因素的影響,以此確保澆筑工作的有效性。
在同一澆筑點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一般需要采用推移式連續澆筑方式。在多個澆筑點施工過程中,要及時進行澆筑點切換。在混凝土復合剪力墻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同時澆筑構造層和結構層,并安排專人來負責混凝土液面高差的檢查,避免堵塞情況出現。
施工人員要對保溫板兩側混凝土的流速進行控制,如果出現流速不正常的情況,則可以在較厚側豎向插入腳手架用鋼管來控制流速。當保溫模塊板上專用墊塊數量較少時,施工人員則可在網架較薄的電焊網以及保溫板之間插入20mm×20mm的方管,后續在混凝土液面升高時則可以拔出。
3.3.3" "拆模及混凝土養護
相較于普通剪力墻,保溫模塊現澆混凝土剪力墻的拆模時間一般需要延遲24h左右。在拆除保溫模塊現澆混凝土剪力墻模板后,相關施工人員需要及時采取塑(轉下頁)(接上頁)料薄膜覆蓋或噴涂等措施養護,同時養護時間不低于14h,以避免失水過多出現裂縫等情況。在模板拆除后,施工人員要及時對螺栓孔進行封堵,以確保后續施工作業的正常開展。
3.4" " 特殊部位質量控制
3.4.1" "防裂引導縫
構造層應設置豎向防裂引導縫,其最大間距不宜大于15m。同時,施工人員還需要將防裂引導縫進行合理設置,一般是將其設置在主體墻與填充墻的交接部位,其寬度不得大于10mm,深度不應大于20mm。
3.4.2" "較薄側構造混凝土層局部漏澆處理
當較薄側構造混凝土層出現局部漏澆時,在相關單位確定不影響結構安全后,可參照以下要求編制處理方案:
在進行較薄側構造混凝土層局部漏澆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材料要滿足實際施工要求,同時在混凝土中還要摻加膨脹劑。要保證后補混凝土層的厚度不小于40mm,在保溫板位移較大時則要進行減薄處理。在后補混凝土面積較小時,施工人員可以采用抹壓的方法進行處理,面積較大時則可采取澆筑。
4" "結語
現澆混凝土內置保溫一體化施工技術作為一項有效技術手段,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有利于提高施工質量。保溫一體板比傳統的保溫一體板更具競爭優勢,其在使用過程中具有防火、節能、質量輕等優點,可以滿足建筑結構的裝飾效果,有利于節省土地資源,提高建筑企業及施工單位的整體效益。通過應用該項技術,可以降低保溫一體板施工難度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確保項目工程可以如期完成。
參考文獻
[1] 陳磊.建筑SPR復合保溫外模板系統施工技術[J].長春大學學報,2019,29(12):24-27.
[2] 胡曉嬌.新型建筑節能外墻保溫體系施工工藝[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4):26-29.
[3] 范成升,劉紅偉,王志剛.ZH復合板現澆混凝土復合保溫系統施工技術[J].安徽建筑,2017,24(5):100-102+177.
[4] 車其杰,周學勇,李一揚.新型外墻復合保溫一體化外模板施工技術[J].安徽建筑,2017,24(2):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