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方協議委托付款的使用緩解了中小實體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資金緊張,短缺,在銀行拒絕貸款,融資困難的情況下,同合作友好貿易關系的企業,通過簽訂三方協議委托付款。這同一般用在人事關系上的三方協議在定義上是不同。三方協議和委托付款是相互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關鍵詞:三方協議;委托付款;管理
一、中小企業三方協議委托付款定義
(一)三方協議的定義
三方協議在勞動就業及上市公司股權轉讓,建筑業中債權轉讓等業務中最常使用。在本論文里中小企業所使用的三方協議是指生產商(甲方),原材料供應商(乙方)和采購商(丙方)三方協商所簽訂的三方付款協議,是采購商為幫助生產商(甲方)緩解在生產過程中因資金短缺無法取得原材料,由采購商(丙方)作為擔保人向供應商(乙方)擔保確認在按時完成和生產商(甲方)簽訂的合同后能夠在約定時間內收到該協議下的貨款所簽立的三方協議。三方應在協議中商定的付款內容是按生產商和供應商所簽合同內容,明確三方的責任與義務。
(二)委托付款的定義
在崔明立,官麗所著《委托付款與債權轉讓的區別》一文中對委托付款的含義做出如下的解釋,即指存在債權債務關系中的債權人一方,向其債務人開具付款委托書,委托債務人向該債權債務關系之外的第三方(該第三方一般為債權人的債權人)支付款項,該委托書由債權人直徑交個債務人,或者交個第三方,由第三方持付款委托提升給債務人,然后債務人把款項支付給第三方。在生產制造型中小企業的實際運用中往往存在一些在三方協議中無法具體確認的內容----如:具體金額,付款日期等。因此,在本論文中,所謂的委托付款是指對三方協議下不完善的內容進行補充完善,是由生產商在收到貨物驗收合格,雙方對賬無誤后通知供應商開出正確金額的發票(增值稅發票),并在收到供應商開出的發票后按照合同及三方協議下相關內容出具該三方協議書下的付款委托書給采購商,是通知采購商最終付款的付款依據。
(三)三方協議和委托付款的關系
在實體生產制造企業中,三方協議和委托付款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輔相成的。先有三方協議后有委托付款書,三方協議上的內容是參照生產商和供應商簽訂的合同為標準,不是實際發生的,在實際交易發生后,三方協議中的重要內容---貨款金額發生更改,與實際不符,需要重新簽署三方協議,這造成時間及成本上的浪費,由生產商出具最終確認付款的委托出給采購商即可解決委托付款問題。因此只有三方協議書,沒有委托付款書,最終有可能導致款項無法付款,委托付款書就是對三方協議重要的補充文件。委托付款書只能有生產商出具,是生產商授權給采購商的委托付款依據,采購商只能依照委托付款書上的最終確認金額進行支付。委托付款書的金額是以實際出貨確認為準,即供應商開給生產商的發票金額為準。
二、中小企業中三方協議委托付款存在的問題
(一)中小企業三方協議委托付款書的格式不夠規范
三方協議和委托付款書是在經濟形勢下行情況下出現的,在實體生產型企業的使用并不廣泛,也沒有適用于實體生產企業的固定的格式及要求。生產商(甲方)對具體的三方協議格式都沒有具體了解,往往都是需要時通過網絡搜索,根據搜索到相關三方協議書范本模板,結合自身需要加以修改成簡單明了的三方協議書,因此生產商所提供是三方協議在格式上都有不同,內容混亂不全。
(二)中小企業三方協議委托付款書簽署不夠嚴謹
三方協議下對委托付款能夠順利進行,除在資金上安排合理預算,還要對委托書進行有效管理。1.對于三方協議由誰具更為合適的問題。三方協商后,根據不同的情況,協議出具者也會不一樣----生產商和供應商都有可能出具。2.為避免雙方協議書出現無效,對于三方協議書上的簽章做出要求,規范其有效性。對三方協議書中的當事人其中一方只蓋章未簽字,或蓋的只是業務章而非公章。對沒有責任人簽字的可以補簽,為了方便便使用業務章的,章蓋上去之后是沒有辦法進行更改,除非三方重新簽立,這往往會耽擱較長時間及人力物力上的浪費。3.三方當事人簽署三方協議書后,各自應該按照協議書上要求執行其責任與義務。
三、中小企業三方協議委托付款管理策略
(一)完善三方協議委托付款制度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三方當事人愿意接受三方協議下的委托付款,一定要有完善的手續和齊全的付款憑證,不能由生產商寫張白條就可以委托采購商向供應商支付款項。三方協議當事人需要在不損害協議三方利益的情況下達成三方協議下委托付款條款。
(二)完善信用評估體系
為避免三方協議下委托付款的付款風險出現,采購商和供應商都應當建立自己的信用評估體系。
1.采購商對供應商的信用評估
(1)質量。對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質量進行評估,生產商只有在收到原材料檢查后才能知道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是否合格。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生產商應當去生產商上出對整批貨物進行檢查,確保到貨后可以直接生產,不需要再檢查及退回返修。(2)交貨期。采購商對供應商按時收款后的交貨期進行評估。敦促供應商按三方協議約定的時間交貨,避免延期,對未按時交貨的供應商處以款項延期支付,并在后期采購時多做比較,向交期及時的供應商采購。
2.采購商對生產商的信用評估
(1)資金評估。對生產商的流動資金進行評估,考察其資金流是否充足,是否存在款項長期未付,采購商應當向資金充裕的生產商進行采購,減少使用三方協議委托付款。(2)生產力評估。通過交貨時間、訂單生產安排情況及趕貨能力對生產商的生產力進行相關評估。對交貨期經常出現延期的生產商盡量減少訂單安排;是否將全部訂單或大部分訂單安排在本廠生產,對于安排所有或大部分訂單安排到本廠生產的生產商,可以考慮長期合作;在交期緊迫張的情況下,生產商的趕貨能力極其重要,決定生產商能否夠按時完工的問題,對趕貨能力好的生產商可以追加訂單量,否則要考慮是否下單。(3)預留資金評估。三方協議委托付款下采購商要對生產商預留的款項進行定期核算評估,避免超出三方協議金額,造成其款項無法支付。
3.供應商對生產商的信用評
付款期間。供應商應當對生產商的付款時間進行管理,對不能按時支付或長期延期支付的,在接受訂單時在支付條款上加以調整。可以采用預付款方式支付部分款項,或采用現場驗貨后現金提貨,促使生產商按時付款。
參考文獻:
[1]林穎.淺議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J].當代會計.2016(28)
[2]張琛. 芻議信用風險管理與財務管理[J].當代會計.2016(29)
[3]俞卉.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財經界(學術版).2016(16)
[4] 柴源.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J].經營管理者. 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