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地方政府債券新增發行規模快速增長,主要集中在專項債券領域。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由2018年的1.35萬億增長至2022年4.03萬億,占比由2018年的62.3%提升至2022年的84.9%。新增專項債發行量自2020年增至3.60萬億后,近三年發行量始終高于3.50萬億,今年專項債發行限額較上年調增1500億至3.80萬億,已經成為全社會規模最大、最穩定的源頭資金之一,也是商業銀行搶抓的重點領域資金,如何從專項債的本質來挖掘營銷商機,是商業銀行思考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政府專項債;商業銀行;商機
一、為什么發行政府專項債
(一)專項債的由來
地方政府債分為一般債和專項債。沒有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發行一般債,由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償還;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發行專項債,由項目本身產生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或者專項收入來償還。一般債由省政府統一發行,各市縣上報需求就可以。專項債也由省政府統一發行,但是,各市縣除了上報需求外,還要針對上報的項目制作一套專項債發行的申報材料。要有論證項目收益能夠覆蓋債券本息的平衡方案、會計師出具的財務論證報告、律師出具的項目合規法律意見書等。
政府前些年主要設立融資平臺為地方政府籌措資金。融資平臺也是市場上大家熟知的城投公司。城投公司以企業的名義到處到市場上去借錢,而且對融資成本也不敏感,而最后兜底還錢卻是背后的政府。這導致政府償還的債務過高,且不明晰。這就是所謂的隱性債務。國家意識到這個問題,如果再不加以管制,很可能發生系統性的風險。于是便出臺了國發43號文《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43號文)。
43號文首次提出“修明渠、堵暗道,賦予地方政府依法適度舉債融資權限。”
(二)專項債的定義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以下簡稱“專項債券”),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發行的,約定一定期限內以公益性項目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還本付息的政府債券。專項債發行流程包括:立項、審批、發行計劃、發行公告、承銷和發行、資金使用。
(三)發行專項債的意義
GDP增速是判斷國家經濟增長情況的重要指標之一。想要維持經濟增長,就要確保GDP每年有一定的增速。2022年在大環境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我們國家仍把GDP增長目標定在了5.5%左右。那要怎么實現這樣的目標呢?在經濟學領域,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消費、出口和投資。在經濟形勢不太理想的環境下,消費和出口能使上的勁其實非常少,能夠指望的只能是投資。而投資領域,又有三大板塊:制造業、房地產、基建。制造業受疫情的沖擊,自身有足夠的現金流渡過難關就很好了;房地產就更不多說,“房住不炒”仍然是長期堅持的基本策略;因此,拉動GDP的動力和焦點就在基建。關于基建,第一想到的就是政府投資,政府去做基礎設施建設,必然就需要資金,政府的資金哪里來,除了自身的財力之外,最大的融資來源就是政府專項債。
政府專項債不計入赤字。專項債必須嚴格遵守預算法規定,經國務院批準,在確定的限額內,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舉借債務。根據相關政策法規,專項債務的償還通過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進行,不計入中央政府財政赤字,因此專項債券在調節財政政策方面較一般債券更為靈活。
二、專項債資金投向分析
專項債額度實行差異化分配。財政部會綜合考慮各區域經濟和負債風險水平,向財政實力比較強、債務風險相對低的省市傾斜分配,并對高風險地區做出規模限制。這一做法保證了專項債的使用安全和合理,防止出現債務問題。同時,財政部秉持“資金跟著項目走”原則,向重點項目多的地區傾斜,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重大項目及國家戰略項目給與重點支持。這一做法旨在確保專項債的使用效果,提高投資回報率,促進經濟發展。最后,分配還堅持“獎罰分明”原則,扣減違反紀律和資金使用慢的地區額度,獎勵管理良好、資金使用快的地區額度。這一做法激勵各地區遵守財經紀律,加快資金使用進度,確保專項債的使用效果。
專項債支持領域擴大。首先,專項債資金投向領域由原先的9個領域擴大到11個領域,增加了新能源和新基建兩個領域。這一變化反映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和新需求,對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其次,專項債可用于項目資本金領域從10個擴大為13個,新增了煤炭儲備設施、新能源項目、國家級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三個領域。這一變化擴大了專項債的使用范圍,為更多的項目提供了資金支持,有利于促進投資、拉動經濟。
總的來說,專項債的額度分配體現了多種新變化和新趨勢,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各地區應當合理利用專項債資金,確保資金使用效果和安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商業銀行承接專項債資金的商機和途徑
通過以上分析,從新金融理念“痛點思維”、“利他思維”入手,盯緊專項債發行機遇,抓好專項債資金承接,是商業銀行挖掘低成本存款的重要途徑。
(一)專項債項目申報過程中的機遇
專項債作為擴張性財政政策重要工具,可對實施宏觀逆周期調節,拉動社會有效投資,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起到重要作用。近年來全國專項債發行和撥付使用雙雙提速,各地財政一方面全力承接資金,另一方面需要組織新的項目申報,申報流程相對專業和繁瑣,因此商業銀行有了切入服務的機會。
1.免費提供咨詢服務、項目梳理服務
商業銀行或者商業銀行引進的咨詢公司可以為地方政府免費提供咨詢、項目謀劃、項目梳理等服務工作,建立一定的認可和信任度,便于去開展市場。
2.推薦比較有實力的咨詢公司咨詢,政府付費
銀行可以通過向政府提供一些有實力的,案例比較多或者經驗比較豐富的咨詢公司,提高項目申報的成功率來獲得政府的認可。
3.編制項目實施方案
目前商業銀行競爭激烈,商業銀行可以安排專人或者委托咨詢公司來編制項目收益融資平衡方案,可以解決一部分實施方案編制服務費來獲取或交換項目資金托管的業務。
4.免費做一案兩書
當地競爭非常激烈的情況下,可以委托咨詢公司完成一案兩書的編制,最終獲得資金托管的機會。
(二)專項債發行過程中的機遇
國務院常務會議、財政部等多次要求債券發行后要及時撥付專項債資金,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財政部建立專項債支出進度通報預警制度,省市各級財政部門應按月通報各地區政府債券資金支持進度情況,包括資金撥付進度和實際使用進度,對進度靠后的地區實施預警,同時加強結果應用,將支出進度情況與新增債務限額分配掛鉤。
因此商業銀行要及時跟進專項債資金撥付進度,圍繞專項債資金鏈條,抓客戶、抓協同、抓流量。探索銀政合作,打造政府專項債專班,以專項債項目包裝全流程服務為切入點,營銷當地重點項目。包裝申報成功后,主動對接項目實施主體與施工方,跟進資金撥付進度,成功營銷項目托管資金專用戶,聯動開立施工方賬戶,并進行資金監管,確保專項債資金的二手承接及留存。還要做好公私聯動,做好下游施工主體農民工預儲金工資承接。
參考文獻:
【1】《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財庫〔2015〕83號)
【2】《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43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