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盤活存量資產可以為企業發展生產釋放出大量資金,解放生產力,降低運營成本,激發創新活力,促進市場競爭力的提升。我國國有企業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主導力量,具有經營規模大,涉及行業多,跨區域經營等特點,這些特點成就了國有企業強大的經濟實力,但是也讓國有企業面臨著因閑置資產長期存在而成為企業發展負擔、影響企業健康運營等問題的困擾,基于此,文章指出了盤活存量資產的意義和理由,分析了盤活路徑。
關鍵詞:國有企業;存量資產盤活;理由;路徑
存量資產的長期存在,不僅造成了企業發展資金的沉淀、生產資料的浪費,還增加了企業的發展負擔,束縛了企業的發展能力。在我國國有企業,保有大量存量資產的現象較為常見,造成這一現象的根由在于我國國有企業受傳統國有資產管理思想影響的時間較長,計劃經濟時期的一些管理觀念和發展理念還沒有完全從國有企業現行發展的舞臺上退出去,然而市場經濟不同于以往的計劃經濟,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生存法則,這就說明,國有企業要想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走得更遠,就必須要對存量資產進行盤活處置,以便為企業發展減負,為企業發展釋放活力。
一、國有企業盤活存量資產的理由
不可否認,三年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乃至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造成的巨額損失都是無法挽回的,現在,疫情過去了,社會生活已經進入到了后疫情時代,發展經濟、提振信心正在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頭等大事,作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主導力量的國有企業,有理由、更有必要正視歷史上的影響,盡快走出疫情的陰霾,通過盤活存量資產甩掉包袱,實現輕裝前進。
首先是盤活存量資產有助于國有企業對存量資產進行規范化管理。我們知道,國有企業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板塊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把發展的觸角伸入了很多行業,形成了較大的規模,也積累大量的存量資產,其中很多存量資產處于長期閑置的狀態,盤活后將會使這些存量資產得到優化配置和實現對它們的規范化管理;
其次是盤活存量資產有助于國有企業對資源浪費現象加以有效解決。存量資產的長期、大量存在,不能進行正常的流轉和交易,應有的價值和作用不能被有效發揮出來,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資源浪費現象,盤活后資金的活力會被釋放出來,企業的壓力會有所減輕,用于維護資產管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會被轉移到發展生產力方面,資源浪費的問題有望得到有效緩解;
第三是盤活存量資產有助于國有企業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益。盤活后,一方面可以讓閑置資源得到再利用,讓它的價值和作用得到重新發揮,另一方面可以將釋放出來的資金用于創新和研發,以此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讓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國有企業盤活存量資產的路徑
國有企業經營規模大、經營時間長、涉及行業多、跨區域經營等特點,導致了它存量資產數量的龐大和類型多樣,比如,較為常見的存量資產可以分為良性資產、低效資產和不良資產等三種類型,鑒于不同類型存量資產存在價值上的差異,因此,對于不同類型的存量資產也應通過采取不同的處置方式來實現有效盤活。
首先是對良性資產的盤活。一般來講,良性資產的回收期都比較長,但是同時又具有穩定的盈利性質,因此對于良性資產的盤活,常用方法主要有“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政府和社會合作(PPP)”和“證券化”三種,其中對于“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盤活方式,國家政府從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比如,2020年中國證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就明確了公募REITs能有效盤活存量資產,提升直接融資比重,降低企業杠桿率,形成良性投資循環,2021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盤活國有存量資產中央預算內投資示范專項管理辦法》,也支持采用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盤活國有存量資產;對于“政府和社會合作(PPP)”盤活方式,國家有關政策性文件也明確了鼓勵具備長期穩定經營性收益的存量項目采用PPP模式盤活存量資產,指出,在PPP模式下,社會資本的投資意愿會更強,能有效緩解企業融資能力不足的問題;而對于“證券化”盤活方式則指的是資產的雙重存在形式,即以物化資本存在的形式和以本身并無價值的有價證券虛擬資本存在的形式,利用資產證券化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國有企業可以實現對財產和資源的優化配置,進而促進財產和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其次是對低效資產的盤活。與良性資產有所不同的是,低效資產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了收益不穩定和市場利用率低這樣兩個方面,針對低效資產特點,建議國有企業采取改造或引入專業運營團隊的方式來增強收益穩定性和市場利用效率,常用的低效資產盤活方式如“整合與合作”方式、“引入專業性管理和投資”方式以及“依托兩類公司、行業龍頭國企和第三方機構”方式,其中“整合與合作方式”,主要是指利用整合多個低效資產來實現項目更新或與其他企業合作,進而滿足國有企業對資源優化配置和協同發展的需要,并促進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效率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而“引入專業性管理和投資方式”,其重點則在于通過引入戰略投資和專業性管理來給低效資產融入新的資源和賦予新的管理水平,增加低效資產獲得資金支持和戰略合作的機會,激發低效資產的發展活力,進而促進低效資產價值和效益的增強;關于第三種盤活方式,即“依托兩類公司、行業龍頭國企和第三方機構”的盤活方式,其中“兩類公司”指的是“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這種盤活方式的作用在于通過改變資產的使用功能而來推動資產的價值增值。
第三是對不良資產的盤活。不同于良性資產和低效資產的是,不良資產不僅市場行情升值無望,而且可以利用的價值和能發揮的作用也很低,針對不良資產,目前可資利用的盤活方式主要有“利用地方AMC平臺”盤活方式、“利用產權交易所進行轉讓和交易”盤活方式以及“整合和優化資產的承包、租賃和拍賣”盤活方式等三種,其中“地方不良資產管理公司(AMC)”盤活方式在不良資產盤活中起到的是對資產進行整合和處置的平臺作用,比如對不良資產的清收、評估、處置和債務重組等,都可以交由這個平臺去完成,借助平臺的專業能力來推動對不良資產的變現或者是轉讓處理,從而把不良資產從“母體”中剝離出去;而“利用產權交易所進行轉讓和交易”盤活方式的目的則是為了能夠對不良資產進行掛牌交易,采取這種盤活方式的好處是可以借此吸納社會上有意愿的投資者參與進來,從而為不良資產找到通過市場化得以變現的出路;對不良資產進行盤活的第三種方式是“整合和優化不良資產的承包、租賃和拍賣”,關于承包方式,應交由專業機構去打理,專業機構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資源優勢通過重新配置資源來實現對資產的激活和增值,關于租賃方式,可以通過與租賃方進行的合作來把不良資產變現為資金流入企業,增加企業現金的流入量;關于拍賣方式,這是下策之舉,關鍵點在于只有吸納到更多的買家參與競拍,方能提高資產的可變現值。
三、結束語
盤活存量資產是一種“自救”,對于國有企業來講,其目的不應止步于減輕資金負擔、增加經營效益,而更應將目光聚焦于通過對存量資產的科學、合理、有效盤活,來實現對企業深化改革的助力、對企業轉型升級的促進和對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推動。
參考文獻:
1.國有企業盤活存量資產的有效對策探討. 邵可一;陳素娟.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
2.探索盤活存量資產 提高資產使用效益. 彭民貴;曹龍清.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
3.促進國有企業盤活存量資產研究[J]. 王彩群.質量與市場,2023(07)
4.國有企業盤活存量資產的有效對策探討. 廖佳.商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