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的教育改革理念,提出將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進行融合。文章從強化實踐角度出發,結合金融數學課程特色,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要素,探究融合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的方式。
關鍵詞:課程思政;立德樹人;金融工程
一直以來,高等學校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相互分離,出現教書和育人兩張皮現象[1]。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020年5月,《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明確闡述關于經濟學類專業教學目標,“要幫助學生學習有關專業和行業領域的國家戰略、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培育學生經世濟民、誠信服務、德法兼修的職業素養”[2]。根據綱要要求,除了思政教師,專業課教師在開展專業課教學的過程中,承擔著對學生進行“德育”的責任。
金融數學作為金融相關專業的核心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金融道德觀和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尋找思政元素切入點,是當下金融專業課教師的主要任務。
本文通過總結現有學術成果,提出要切實做好金融數學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既要把握好“方向”,又要落實好“具體工作”,具體應該從本質與實踐兩個方面入手。
1.本質方面
立德即育德,體現了課程思政的價值性,要求課程思政要把握好“方向”;樹人即育人,體現了課程思政的知識性,要求課程思政要落實好“具體工作”,兩者相互影響,缺一不可,體現了課程思政的本質[3]。因此推進價值性與知識性的統一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1]。
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中,一方面,專業課程教學為學生傳輸科學知識;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在老師的引導下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另一方面,專業科學知識又支撐學生價值觀的形成[4]。因此,如果希望青年學生自覺接受價值觀教育,并使價值觀樹立有所成效,就必須滿足他們對科學知識的需求,讓科學知識成為價值觀形成的支撐點。課程思政必須堅持價值性與知識性的統一,才能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和“怎么培養人”的問題,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2.實踐方面
在課程思政建設中還需要強化實踐,教師要清楚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完成思政教育的關鍵要素。關鍵要素則包括專業思政層面和課程思政層面。
2.1 專業思政層面
專業思政層面注重學生專業能力培養,專業課程的思政教學必須圍繞專業總體培養目標進行。而要符合總體培養方針要求,就要求學生能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擁有較強的專業能力[5]。
2.2 課程思政層面
課程思政層面側重專業素質培養,不同專業的專業素質要求大同小異。金融相關專業要求學生具備以下專業素質,思想政治覺悟高,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誠信友善、愛國敬業;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擁有健康的身體,且符合相關標準;具備良好的自我認知、情緒管理素質,具備健康心理。專業課教師在專業課程教學中,首先應該清楚了解所授課程的素質能力要求,同時根據專業素質培養要求,精準地融入思政元素[6]。
3.金融數學課程思政元素切入點設計
下面對《金融數學》課程主要章節的思政元素進行挖掘,為實現課程思政價值性和知識性的統一提供幫助[7]。
(1)金融數學概述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切入點——金融數學的發展歷史與背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開放程度增大,金融市場風險種類日益復雜化,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首要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推出一系列鼓勵自主創新政策,推動了金融衍生產品種類創新,為金融市場風險防范及管理提供大量金融工具[8]。教師可結合我國金融衍生產品創新和發展歷程,引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樹立民族自信心。
(2)遠期與期貨的運用——風險意識
切入點——中信泰富期貨投資失敗案例。金融市場中投資者面臨金融風險時,可以利用金融產品盡可能最大程度地消除風險,實現套期保值。但是,進行遠期或期貨交易并不能保證投資者一定能夠完全消除價格風險,獲得收益。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案例引導學生樹立風險意識,提高職業素養。
(3)遠期與期貨概述篇——創新精神
切入點——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階段。教師可通過介紹我國期貨市場不同階段的發展成果,展示其交易規模和發展速度之快;同時將我國各期貨交易所特色產品的交易規模與國際進行比較,突顯我國期貨產品的特色,突出我國人民推陳出新的創新精神,引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形成創新意識。
4.結語
綜合分析發現,提出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幾點建議:
(1)發掘思政元素。專業課程知識點很多,各知識點表現出不同的特征。想要成功地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根據知識點特征,發掘思政元素,將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聯系起來。
(2)尋找切入點。在專業知識點中發現思政元素只是第一步,如何將思政元素與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恰當融合,才能最終實現課程思政價值性和知識性的統一。
(3)結合熱點事件講解。找準切入點后,進行課程思政教學,可以結合社會熱點事件,自然地將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點結合。
參考文獻:
[1]王學金.課程思政與金融工程專業教育融合的相關問題研究[J].科教文匯,2020(29):107-10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號).[A/OL].(2020-05-28)[2020-06-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
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王改霞.課程思政視角下高校會計專業《審計學》課程改革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2(02):181-183
[4]李思,劉偉,劉玉晨.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價值探討[J].大學,2022(03):141-144
[5]劉影.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實施路徑探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01):62-63
[6]吳海峰,張翠娟.“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思政教育的內涵[J].安慶師范大學學報,2020,26(4):109-112
[7]何曉光,黃金波.金融工程學課程思政元素探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2,8(1):47-49
[8]劉靜超.課程思政融入金融學課程改革的實踐探索[J].2021,42(2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