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紅軍長征期間,在汝城沙洲發生了感人肺腑的“半條被子”故事。“半條被子”故事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高尚的精神風貌,“半條被子”故事所蘊含的偉大精神是我們凝心聚力、筑牢新時代黨群關系的寶貴精神資源,深入挖掘半條被子故事的精神內涵,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半條被子故事精神,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半條被子”故事;新時代;傳承;弘揚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首站就來到“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沙洲村考察,并指出:“‘半條被子’的故事,代表了我們黨的初心,體現了黨的為民本色。”“半條被子”故事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高尚的精神品質。新時代傳承和弘揚“半條被子”蘊含的偉大精神,是我們戰勝各種艱巨挑戰、完成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大使命的重要保障。
一、“半條被子”故事的精神內涵
“半條被子”故事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精神內涵,集中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命運與共、踐行初心、恪守紀律、艱苦奮斗的高尚精神。
(一)冷暖相依、命運與共的血肉情感
“半條被子”故事中,徐解秀在自家條件比較差,只有一張小床的情況下,留宿三位女紅軍戰士,數人擠在一張床上過夜,而徐解秀的丈夫則冒著風雨蹲守在門外,體現出的是老百姓對紅軍戰士的關愛和擁護,共度時艱。而三位女紅軍戰士臨走時,將僅有的一床棉被剪下一半留給徐解秀一家御寒用。紅軍戰士和老百姓之間的這種相互幫助、相互關愛的行為,充分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冷暖相依、命運與共的血肉情感。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得到最廣大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國共產黨人來源于人民群眾、服務于人民群眾,深入群眾之中,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能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贏得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與人民群眾冷暖相依、命運與共是“半條被子”故事蘊含的重要精神內涵之一。
(二)踐行初心、一心為民的愛民情懷
“半條被子”故事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不是停留在口號上,而是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體現出來,“半條被子”故事中女紅軍贈被行動就是踐行中國共產黨初心的真實表現。而且它還表明,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并不是說等革命勝利了、自身條件好了再為人民謀幸福,而是從始至終都本著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即便在最艱難的革命年代,中國共產黨人也不忘盡自己所能幫助困難群眾。“半條被子”故事就是最好的體現,三位女紅軍戰士在自身條件非常艱苦、前路風險難以預料的情況下,首先考慮的是徐解秀一家如何御寒的問題,而不是自己在長征路上的困難,充分展現了共產黨人一心為民的愛民情懷。
(三)恪守紀律、秋毫無犯的紀律觀念
“半條被子”故事中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隊伍恪守紀律、秋毫無犯的紀律觀念。徐解秀留宿三位女紅軍前,三位女紅軍只是蹲在門外躲雨,雖然有位女紅軍受了傷,遭受著寒風和饑餓的雙重折磨,但依然規規矩矩的蹲守在徐解秀家門外,待徐解秀主動開門邀請她們進屋才進入屋內躲雨。這與那些軍閥部隊強闖民宅霸占民宅有著質的區別,充分反映了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嚴守紀律、對民眾秋毫無犯的紀律觀念。
(四)艱苦奮斗、不拍犧牲的奮斗精神
“半條被子”故事直接呈現出來的是紅軍女戰士和老百姓之間那種相互幫助、相互關愛、軍民一家的真摯情感,而從這個故事折射出來的更深層次意境則是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奮斗精神。三位女紅軍戰士及徐解秀家,在物質上都非常清貧,生活過的十分艱苦,但是在精神層面她們都呈現出來一幅積極向上、樂觀大度的風貌。徐解秀家中可謂一貧如洗,但卻果斷的留宿三位女紅軍戰士,表現出絲毫不懼生活艱苦的姿態。三位女紅軍只有一床棉被,雖然前路風險難以預料,但三位女紅軍果斷的要將棉被贈送給徐解秀,絲毫不懼前行困難,展現出不怕犧牲、不怕吃苦的奮斗精神。展現了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精神風貌。
二、新時代傳承和弘揚“半條被子”精神的重大意義
“半條被子”故事雖然是發生在紅軍長征期間,故事發生時間距現在已經有90多年了,但其所展現的高尚精神卻沒有過時。弘揚“半條被子”故事蘊含的高尚精神,對我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一)發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
“半條被子”故事之所以得到習近平總書記及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不僅僅是因為這個故事本身展現出了紅軍戰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軍民互助互愛那么一種溫馨畫面,更重要的是這個故事真實的表達了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和優良傳統。“半條被子”故事所展現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形象,“半條被子”故事折射出的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都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開展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形成的優良作風和優良傳統。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彰顯了紅軍為人民不怕犧牲,為民族敢于斗爭的精神,昭示著中國共產黨人以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舍生忘死的革命意志、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鑄就了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照亮了中華民族浴火重生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新時代傳承和弘揚“半條被子精神,也就是傳承和發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和優良傳統。
(二)牢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
紅軍長征歷時兩年,走過的路程共達兩萬五千里,在長征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然而,在紀念紅軍長征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眾多長征故事中,特意選取了紅軍長征期間發生在汝城沙洲村的“半條被子”故事進行講述。在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首站就到了“半條被子”故事的發生地汝城縣沙洲村參觀,并發表了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之所以如此重視講述和發揚“半條被子”故事精神,主要原因就在于“半條被子”故事充分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半條被子”故事以最直接的方式闡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三位女紅軍戰士在面臨多重困難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不是自身的困難,而是老百姓的困難,在自己僅有一床棉被的情況下,考慮到徐解秀一家沒有御寒的棉被,毅然將棉被贈送給徐解秀,在徐解秀無論如何不肯接收的情況下,紅軍女戰士便將棉被分成兩半,一半留給徐解秀一家御寒用,一半帶著繼續走長征路。這種在最困難的時候心中想著的依然是老百姓的情懷,正是中國共產黨初心的最真摯表達。在新時代,傳承和弘揚”半條被子“故事精神,就是彰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是讓一代代共產黨人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的最好方式。
(三)為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成為了當前擺在我們黨面前的重要課題。而早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強調:“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們會面臨許多新困難新挑戰,戰勝前行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勇毅前行,必須要有精神力量,尤其是“半條被子”故事折射出來的一心為民、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奮斗精神,更是我們在推進民族復興大業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半條被子”故事闡釋了中國共產黨不懈奮斗的制勝法寶,闡發了黨與人民群眾風雨同舟、命運與共的歷史邏輯,大力弘揚“半條被子”故事呈現的高尚精神,將在全黨全社會進一步煥發起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在新時代,傳承和弘揚好“半條被子”故事精神,能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三、新時代傳承和弘揚“半條被子”精神的實踐路徑
傳承和弘揚“半條被子”精神,關鍵在行動,通過具體行動來落實。尤其是紅色精神的弘揚,讓更多的人切身感受到紅色故事的偉大,能起到更好的傳播效果。打造紅色品牌,吸引更多人士前來參觀學習,用好現代傳媒,做好理論宣傳工作等,是傳承和弘揚“半條被子”精神主要途徑。
(一)打造沙洲紅色教育培訓品牌,講好“半條被子”故事
紅色故事發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展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中,大部分紅色故事在發生地都留下了遺物和足跡,通過紅色故事留下的足跡和遺物,在紅色故事發生地可以身臨其境更真切的感受和體會紅色故事發生的情景和過程,能夠對紅色故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汝城縣沙洲村作為“半條被子”故事的發生地,留下了許多紅軍長征過汝城時的足跡,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全力將沙洲村打造成全國紅色教育及旅游基地,建設了“半條被子”故事陳列館,收集匯聚了許多關于紅軍長征過汝城及“半條被子”故事的史料,用史實還原“半條被子”故事發生情景及紅軍長征過汝城的情況,配合“半條被子”故事發生的具體地點徐解秀故居等實物,不僅是體會和弘揚“半條被子”精神的重要依托,也是發揚偉大長征精神的重要依托。目前,沙洲紅色教育基地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還專門設立了郴州市委黨校沙洲分校主導紅色教育培訓,取得了顯著效果。但總體上說,品牌效應還不夠,本省本地前往沙洲村現場感受“半條被子”故事發生情景的游客多,外省外地來沙洲的游客相對還比較少。為能更好的在全國更大范圍傳播和發揚“半條被子”精神,仍需進一步打造沙洲紅色教育和紅色旅游品牌。
(二)做好理論研究工作,挖掘“半條被子”故事精神精髓
講好“半條被子”故事,發揚“半條被子”精神,必須加強對“半條被子”故事的理論研究,深入挖掘“半條被子”故事所蘊含的精神精髓。弘揚偉大精髓,首先得把其精髓內涵總結好,有了具體的精神內涵,傳承和弘揚才有跡可循,才有明確的內容。就當前而言,對“半條被子”故事的研究開發成果,仍然主要體現在對故事本身的講述和宣傳,對故事背后潛藏的高尚精神的研究挖掘還不夠,故事只是闡釋歷史事實,而故事背后的高尚精神才是推動我們攻堅克難、繼續前行的重要力量。因而,傳承和弘揚“半條被子”精神,關鍵是要將“半條被子”故事背后的高尚精神研究透、總結好,在“半條被子”故事的理論研究方面多下真功夫,多出好成果,挖掘其精神精髓。
(三)用好現代傳媒,搞好“半條被子”故事的宣傳工作
當今時代是信息化的時代,也是網絡化的時代,許多網絡傳媒如雨后春筍般的誕生,成為現代信息傳播的重要手段。紅色精神雖然是先進的革命文化,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傳播手段上必須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好現代傳媒。要在更大范圍弘揚“半條被子”精神,必須廣泛用好各種現代傳媒,廣泛傳播,單靠故事的影響力傳播時效短且范圍小,利用網絡媒體則可以大范圍傳播,傳播到全國甚至全世界,且傳播效果持久性好。基地打造與現代傳媒廣泛傳播同步進行,才能打造出全國聞名的紅色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基地,更好的傳承和弘揚“半條被子”精神,產生更深遠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人民出版社,2017
[2] 習近平,2022年10月16日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上的講話
[3]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