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國際工程項目具有建設周期長、合同金額高、安全影響因素多的特點,總包單位只有建立起科學的安全風險管控體系應對安全風險,才能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基于此,在大量閱讀已有研究文獻基礎上,對可能影響國際工程項目安全風險的因素進行梳理,并結合實際,建立了國際工程項目安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和風險評價云模型。在此基礎上,運用云模型對拉伊鐵路項目安全風險進行評價,該項目整體評價結果為中等風險,政治因素與人員因素評價為高風險,環境因素與管理因素為中等風險,材料與機械因素及技術因素為較低風險等結論。所得結論為國際工程項目安全風險評價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
關鍵詞:AHP;熵權法;云模型;國際工程;安全風險評價
0 " 引言
目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國際工程市場的惡意競爭以及項目所在國政策的不穩定性等,給國際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帶來了多種不確定性風險。這些不確定性風險會嚴重影響到國際工程業務的成敗,因此我國企業要真正“走出去”就必須建立國際工程項目安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按照科學、標準的體系防控安全風險的發生,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目前有關風險的研究已經不少。李創建立了國際工程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并基于AHP-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實際案例進行了評價[1]。蔡偉程的研究可以提高國際工程承包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2]。黃強應用德爾菲法,以成本效益方式對鑒別出來的財務風險進行定性和定量的評估,生成風險清單,最后對量化出的風險逐個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應對策略,但是否可適用于其他風險因素的的量化尚待考究[3]。張曉姝創新性地基于AHP從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方面對風險進行了評價[4]。羅旭峰對國際工程承包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特征和作用進行了總結概括,建議企業采用現金流量模型F值分數預警模型、基于沃爾評分的綜合評分法預警模型[5]。
從上述文獻綜述可以看出,目前對國際工程項目安全風險的研究少之又少。基于此,本文將通過AHP-熵權-云模型對國際工程項目安全風險進行評價,研究結論彌補了傳統研究方法的不足,為我國國際工程項目安全風險評價提供了新的思路。
1 " 評價指標體系及云模型的建立
1.1 " 國際工程項目安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不能憑作者主觀猜想,需要尊重客觀事實,需要不斷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但也不能照抄照搬,需要結合國際工程項目實際。因此,筆者大量閱讀了國際工程項目安全相關文獻,對影響安全的因素進行了總結歸納,并結合國際工程項目實際,初步形成了本文的國際工程項目安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咨詢相關專家,不斷對指標進行修正,最終形成了本文的國際工程項目安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1.2 " 基于AHP-熵權-云模型的建立
1.2.1 " 層次分析法(AHP)
在層次分析法中,通過專家打分對各指標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包括目標層、準則層、方案層(指標層),比較后進行權重分配。具體計算步驟見圖1。
1.2.2 " 熵權法
熵權法根據各項指標觀測值所提供信息量的大小來確定指標權重,在綜合評價研究中得到了廣泛地運用。熵權法的賦權原理是基于各項指標的信息熵值來確定指標權重。具體步驟見圖2。
1.2.3 " 云模型
云模型是一種基于模糊理論和概率論處理定量描述和定性概念的不確定性轉換模型,為項目風險評價提供科學參考。具體步驟見圖3。
2 " 案例風險分析
2.1 nbsp; 工程概況
拉伊鐵路項目線路正線長度156.075km(雙線);Apapa港口支線工程,長度約6.513km(單線)。該線位于尼日利亞國西部,南起尼日利亞最大的港口城市Lagos市,向東北經Abeokuta、Ibadan。正線設計速度150km/h,軌距1435mm,正線為雙線,現間距4.2m。合同總工期36個月。
2.2 " 模型運用
在本文建立的國際工程項目安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運用云模型對拉伊鐵路項目安全風險進行評價。
首先,邀請相關專家在對本項目掌握的情況下,對建立的安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因素間的重要性進行打分,兩兩對比,得到層次分析法(AHP法)權重。其次,專家根據項目實際,對指標的重要性進行打分,采用熵權法得出各指標權重;再次,將AHP法得到的權重與熵權法得到的權重進行組合賦權,得到組合賦權。最后,運用建立的云模型進行評價,按照相應公式得到的各一級、二級指標的Ex、En、He等值如表2及表3所示。
將表3中得到的政治因素、環境因素、管理因素、人員因素、材料與機械因素、技術因素、拉伊鐵路項目整體安全風險的Ex、En、He帶入MATLAB軟件,輸出結果見如圖4所示。
按照隸屬度計算公式,可計算出拉伊鐵路項目安全風險各一級指標的隸屬度,具體見表4所示。
2.3 " 風險評價結果分析
2.3.1 " 政治因素
根據圖4及表4可以看出,政治因素介于中等風險與高風險之間,在較高風險處的概率為76.05%,根據隸屬度最大原則,將政治因素評價為較高風險。
2.3.2 "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主要處于中等風險,在中等風險處的概率為92.46%,根據隸屬度最大原則,將環境因素評價為中等風險。
2.3.3 "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介于較低風險與中等風險之間,在較低風險處的概率為47.17%,在中等風險處的概率為52.15%,根據隸屬度最大原則,將管理因素評價為中等風險。
2.3.4 " 人員因素
人員因素介于中等風險與較高風險之間,在中等風險處的概率為47.56%,在較高風險處的概率為52.02%,根據隸屬度最大原則,將人員因素評價為較高風險。
2.3.5 " 材料與機械因素
材料與機械因素介于中等風險與較低風險之間,在中等風險處的概率為17.54%,在較低風險處的概率為78.33%,根據隸屬度最大原則,將材料與機械因素評價為較低風險。
2.3.6 " 技術因素
技術因素介于中等風險與較低風險之間,在中等風險處的概率為15.87%,在較低風險處的概率為80.51%,根據隸屬度最大原則,將技術因素評價為較低風險。
2.3.7 " 整體安全風險
拉伊鐵路項目整體安全風險介于中等風險與較高風險之間,在中等風險處的概率為78.62%,在較高風險處的概率為14.43%,根據隸屬度最大原則,將拉伊鐵路項目整體安全風險評價為中等風險。因此,根據評價結果可以得出,政治因素與人員因素是拉伊鐵路項目目前需要重點關注的安全風險因素。
3 " 結束語
國際工程項目具有建設周期長、合同金額高、安全影響因素多的特點,總包單位只有建立起科學的安全風險管控體系應對安全風險,才能走出去,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本文通過建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基于AHP-熵權-云模型對拉伊鐵路項目進行了評價,得到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基于AHP-熵權-云模型對安全風險進行評價是可行的,后續研究可根據此方法對風險進行進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建立的基于政治因素、環境因素、管理因素等6個一級指標26個二級指標的國際工程項目安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是科學的、合理的。
基于AHP-熵權-云模型對拉伊鐵路項目進行安全風險評價,得出該項目整體評價結果為中等風險,政治因素與人員因素評價為高風險,環境因素與管理因素為中等風險,材料與機械因素及技術因素為較低風險。
根據云模型研究結果可以看出,政治因素與人員因素是拉伊鐵路項目目前需要重點關注的安全風險因素。
參考文獻
[1] 李創.基于AHP-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
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9:46-63.
[2] 蔡偉程.國際工程項目融資風險管理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
2020:29-41.
[3] 黃強.國際工程財務風險評估與控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
2015:33-48.
[4] 張曉姝.國際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研究[D].北京:中國石油大
學(北京),2018:25-34.
[5] 羅旭峰.國際工程承包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J].國際
商務財會,2020(5):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