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南京市致遠初級中學以“雙減”政策為綱領,通過深入實施南京市“雙減”工作重點實驗項目《體驗·探究·反思:“雙減”背景下初中校本化學科作業設計的行動研究》,聚焦體驗式、探究式、反思式“三式”作業設計,探索出系列化學科作業特色設計策略,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賦能,提升學生在校生活的學習幸福指數。
體驗式作業:教師布置關注實踐操作、動手過程的作業。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以藝術家的視角觀察、思考、感悟、總結,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新的學習情境,創建一個生動、主動和個性化的學習路徑,發展應用意識。
探究式作業:教師布置關注學科某個具有探究價值的作業。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以科學家式的眼光對有指向、有主題、有任務的問題探索,發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反思式作業:教師布置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經驗獲得、概念理解、實踐掌握的作業。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以創造家的視角對所涉及的事物、材料、信息、思維、結果反向思考,領悟學習的方法和規律,發展創新意識,指向未來的發展。
在具體實踐中,根據不同章節知識的差異,教師設計出形式多樣的“三式”作業,有的作業側重體驗,有的作業側重探究,有的作業側重反思。在體驗式作業中,各門學科老師可以布置讓學生動手制作教具,在一章學完后自主構建思維導圖,或是開展社會實踐后撰寫調查報告,錄制一個視頻等趣味性任務。例如,學校八年級語文備課組暑假布置以“腳步丈量世界”為主題的作業,讓學生走家鄉、看遠方、了解全國各地的民俗,并以視頻展示的方式呈現獨特的作業。
在探究式作業中,各門學科老師可以從課堂教學入手,深挖課堂中“意猶未盡”的問題;也可能從學科內容入手,探究從特殊到一般的結論;還可以從生活實際入手,讓學生感受學科與學科、學科與生活的關聯。例如,學校七年級數學備課組設計主題為“姓名中的數學”的作業,讓學生去尋找自己姓名中的“三線八角”,從而發現圖形中蘊含的“密碼”,探求“三線八角”的內在規律。
在反思式作業中,各門學科老師可以讓學生對研究過程進行反思;也可以讓學生對知識之間的關聯、對學科思想方法、對解題策略進行反思。例如,地理教研組布置“我的地球”主題作業,讓學生自己設計、制作地球模型,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并在完成后讓學生反思制作的步驟、不足之處及改進的建議。
南京市致遠初級中學“三式”作業的實施讓學生獲得了更好的發展,提升了他們對作業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