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到來,做作業、寫論文、作詩、寫劇本、敲代碼……最近,ChatGPT 火爆全球,接連登上熱搜。自 2022 年 11 月 30 日上線,短短兩個月,ChatGPT 獲得 1 億月度活躍用戶,成為史上增長最快的面向消費者的應用。ChatGPT 的橫空出世,再度引發人們關于人工智能的熱議。ChatGPT 究竟是什么?為何如此火爆?它有哪些優勢與局限?又將帶來怎樣的變革?
我們需要慎思人工智能帶給我們的風險與挑戰。只有將人工智能的利弊良好利用,方可行穩致遠發展。
盡智能之長,“渡”社會前行。現如今,從中我們都看見了人工智能機器人所蓄含的無窮智慧,這也許遠超我們人類大腦的水平,可倘若我們也如大鵬一般“善假于物“呢?又怎知不能“摶扶搖而直上九萬里”?智能的時代已經到來,將其竭盡良好的利用,便可將我們的生活質量水平“渡”上一個全新的高度。
掌人工之“度”,精確其中邊界。“人工”智能,即指模擬人類智能行為的計算機系統,既然是模擬,則代表著機器人并不能代替、取代了人類。也許機器人能與人聊天,可也正如法國哲學家鮑得里亞在媒介批判理論中所提:“交流必須雙方力量相等,但在現在的技術社會中沒有與完整代碼相對等的力量”。機器人沒有人的情感,在這種不對等中,我們是沒法獲得回應的溫度。也許人工智能能為我們監測生活健康指標,可當這些數據被程序所統計,當這些數據被有心之人利用,我們的一切隱私變得透明,方便的智能卻成了淬毒的利劍,刺向了我們自己。
人類與其想贏過人工智能,不如把重點放在人工智能的維護和運用上。舉例來說,如果無人機取代了飛行員,有些工作確實消失了,但同時在維護、遠程控制、數據分析和網絡安全等方面也出現了許多新的工作機會……我想人類與人工智能的關系應該是合作,而非競爭。從警務到銀行等各個領域,“人類+人工智能”的表現都能超越單純的人類或單純的計算機。如人類并沒有停止下棋,相反,在人工智能的協助下,人類的國際象棋大師水平比過去更高。
誠如薩特所言:“如果試圖改變一些東西,首先應該接受許多東西”。人類的時代需要進步,則我們也應學會理性地接納未來的變化。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來臨,我們不可逃脫,唯有積極地去面對、去適應。新事物的香味也許過于濃烈,仍需要時間去沖淡一切。
也許開始之時,我們將面臨政治插手智能,隱私數據泄漏風險等問題,可我們也要相信,隨著法律制度的完善,隨著我們對人工智能的深入了解,對其利弊的良好利用,人工智能的未來終將一片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