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者制其用,工者謂之精;智者成其利,能者持其便。集四者之為一,人工智能。或贊之,或短之,余則以為亦好亦劣也。
人工智能之短處。其一,傷人。2018年3月,美國亞利桑那州一女子被自動駕駛汽車撞傷不幸逝世。哀其不幸,亦證人工智能之稚嫩,未至足夠安全之程度。其二,代替。“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人類?”此問絕非空穴來風,從2010年3月,人機圍棋大戰中,人工智能勝出引發世界轟動到現如今被“ 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刷屏,人工智能正逐步滲透于人類之生活。自動化工廠、流水線加工……工作所需人工勞動力正在減少,而失業概率卻飛速上升,故“內卷”亦越來越嚴重。
但人工智能并非盡惡。其長處之一,方便快捷。2015年9月,騰訊推出的寫作機器人,在短短十分鐘內即可完成上千字文章。其長處之二,功能多樣。人工智能者,種類繁多,作用亦如此。可至車間加工,可進屋內掃地,可上天控制衛星,可下海操作潛艇,人工智能讓生產力大大提高,為人類生活提供許多便利。
由此觀之,人工智能確也有利有弊,似一把雙刃劍,用得好便披荊斬棘、所向披靡,用不好便墜入深淵,就此低靡。故吾輩之青年,生于今日之中國,應辯證性地看待問題,用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我知這是最好的時代,亦是最壞的時代。我知社會之高速發展非吾輩所能掌控,亦知人工智能之導向是社會之主流。社會之流快兮,可以催吾進,人工智能之雙面兮,可以促吾思。安能以身之察察,觀時代之變革;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者乎!
以青春之我為社會建設添磚加瓦,以思辨之心看待人工智能問題。不徒臨川以羨魚,而累微塵以崇峻極。月艷霜滴,是三分欲說還休的花醉旖旎山河表里,重疊忘機,祖國建設依靠我們每人的努力,而人工智能可讓社會飛躍前進,亦可讓社會落入井底。關鍵在于我們自己。
丹青瀚海窈窈未敢落筆,只教人雙眼迷離,耳邊縈繞夢中的流曲,循環著最后一場驚鴻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