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淮北至宿州至蚌埠城際鐵路起自淮北地區淮蕭客車聯絡線淮北北站,向南經宿州引入蚌埠樞紐。淮北地區現有兩條普速鐵路和一條城際鐵路引入,普速鐵路為符夾線和青阜線,淮北地區內淮北站為地區主要客站,位于市中心區。本線為城際鐵路,近期運量不大,引入既有淮北站有利于吸引客流。客內貨外能有效解決貨運對城市環境的影響,但考慮既有線為普度線,技術標準較低,且本線兼顧京滬高鐵輔助通道的功能,新建客線有利于提高速度目標值,充分發揮路網功能。從運輸組織、運營能力、城市發展規劃、旅行時間及工程投資等方面,對引入既有站和新建車站方案進行論證分析,結合項目特點,對城際鐵路引入樞紐地區車站選擇進行探討和總結。
關鍵詞:淮宿蚌城際鐵路;客內貨外;運輸組織;運營能力
1" "淮宿蚌城際鐵路概況
淮北至宿州至蚌埠城際鐵路位于安徽省北部,經由淮北、宿州、蚌埠三市。線路起自淮蕭聯絡線淮北北站,經鄭徐高鐵銜接徐州樞紐,中聯規劃淮北至阜陽鐵路,南端引入蚌埠與京滬、合蚌高鐵及規劃寧滁蚌城際鐵路銜接,是一條以區域城際功能為主,兼顧路網功能的高速鐵路。設計技術標準為時速350km/h高速鐵路,結合相關路網規劃,設計近遠期客車對數分別為82對、115對。
2" "淮北地區鐵路概況及存在問題分析
2.1" "淮北地區鐵路概況
地區內現有兩條普速鐵路和一條城際鐵路引入。普速鐵路為符夾線和青阜線,符夾線南北向穿城而過,設有客運站淮北站;青阜線在地區西南端引入符夾線符離集方向,設青阜聯絡線聯系夾河寨方向。城際鐵路為淮北至蕭縣北客車聯絡線。淮蕭聯絡線自鄭徐客專蕭縣北站引出,在淮北地區設淮北北站后利用符夾線引入淮北站。淮北地區既有鐵路總平面布置如圖1所示。
淮北站為地區內主要客運站,設到發線6條(含正線2條),車站南端設有存車場并有淮北電廠專用線在車站接軌。現狀車站每日辦理普速客車18對,動車6對。淮北北站規模為到發線4條(含正線2條),目前車站每日辦理動車6對。淮北站車站如圖1所示。淮北北站車站如圖2所示。
2.2" "存在的問題分析
地區內客運專線淮蕭客車聯絡線為盡頭線,淮北地區與長三角主要城市間交流均需通過徐州繞行,客流服務水平較低。根據上海局2020年列車運行技術資料,既有符夾線區間線路平圖能力為188對,現狀開行客車19對、貨車35對,能力利用率為42%,淮北站現狀日均辦理始發終到列車6對,通過列車13對,能力利用率為33%;現狀符夾線區間及車站能力均有較大富余,線站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由于歷史原因,既有符夾線為客貨共線,貨車穿行于城市中間,對城市環境影響較大。
2.3" "淮北地區規劃引入鐵路
根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研究年度地區城際有本線引入,普速有規劃三洋鐵路引入。
3" "淮北地區客運量預測
地區研究顯示,年度近遠期辦理客車總對數為80(100)對,主要為高速客車62(82)對,占比78%~82%。地區內以高速通過客車為主,占比60%~63%。地區內總計辦理始發終到客車近遠期為25(29)對,均為高速客車。始發終到客車主要發往蚌埠方向,近遠期為17(20)對。
4" "引入地區方案
4.1" "方案構成
本線自淮北北站南端引出后向南穿越地區,可考慮利用既有通道,或新辟通道設第二客站。利用符夾線既有通道方案,考慮到客車利用既有符夾線,貨線外繞及利用既有通道新建三、四線兩個方案。符夾線深入淮北市區,線路兩側建筑物密集,跨線立交密布,淮北站為曲線站,位于市中心,周邊建筑物密集。本線沿既有符夾通道引入淮北站工程限制多,難度極大,拆遷規模巨大,筆者認為該方案不可行。為此本線引入地區,主要考慮新辟通道、新設客站及利用既有線貨車外繞的方案,結合線路走向、新客站選址和城市規劃情況,研究了兩大系列三個方案。引入淮北地區方案構成如圖4所示。
4.2" "方案Ⅰ
方案Ⅰ為新建通道。該方案考慮本線新建通道,根據城市規劃,可以選擇城市西側設站與城市西南側設站兩個方案。新建通道方案淮北地區總平面布置如圖5所示。
方案Ⅰ-1:城市西側新設淮北西站。線路自淮北北站南端引出后向折向西,于城市西側正對城市主干道南黎路新設淮北西站,后向東南至蚌埠方向。其主要優點:車站選址距離主城區較近(6km),客流吸引較好。主要缺點:車站偏城市西側,西側無發展空間。
方案Ⅰ-2:城市西南側新設淮北南站。該方案為兼顧中心城區與南部新城的客流,設站于城市西南結合部,濉溪縣西側。淮北南站距離市中心約13km,距離南部高新區約10km,距離南部次中心約13km。車站規模與方案Ⅰ-1相同。其主要優點:車站選址位于主城區、南部新城與濉溪新城之間,位于城市發展的中心點上,有利于帶動城市發展。主要缺點:站址距離主城區較方案Ⅰ-1遠,旅客出行距離較長。
方案Ⅰ-1投資約57.9億元,方案Ⅰ-2投資約57.3億元。筆者認為,雖然方案Ⅰ-2較方案Ⅰ-1投資節省6000萬,但方案Ⅰ-1距離主城區較近,為主要人口聚集地的出行服務條件較好,故將方案Ⅰ系列中方案Ⅰ-1并納入下一步比選。
4.3" "方案Ⅱ
方案Ⅱ為與既有線置換。該方案主要是考慮淮北站位于城區中心,地理位置較優,便于吸引客流,城市配套設施完備。故按客內貨外將既有線改建為城際線,貨線外繞,既有線普客與本線城際共線。與既有線置換方案淮北地區總平面布置如圖6所示。
4.3.1" "客線方案說明
本線城際車利用既有線與既有線普速客車共線,主要節點說明如下:淮北北站南端客貨交叉疏解,地區北端在淮北北站南端需疏解客線與貨線的交叉。既有符夾線上行線向外繞行后上跨新建貨線后接回既有線,改建長度為4.99km,淮蕭客車聯絡線上行線相應向外繞行后接軌改建后符夾上行線,改建長度為1.29km。淮北北站南端疏解方案如圖7所示。
動車進路:地區內淮北北至濉溪站利用既有線,在濉溪站南端利用青符聯絡線直向引出新建線路南行,新設濉溪南站,后向蚌埠方向。普速客車濉溪至徐樓方向進路:上行線在疏解區自城際上行線區間出岔后接既有線進徐樓站(新建聯絡線0.686km),下行線在疏解區自城際下行線區間出岔后接既有線進徐樓站(新建聯絡線1.19km)。普速客車濉溪至青龍山方向進路維持既有。
濉溪疏解區方案如圖8所示。該方案是在淮北站辦理地區內所有動車、普速客車始發終到及通過作業。研究年度淮北地區各客站辦理列車對數如表1所示。根據《鐵路車站及樞紐設計規范》,淮北站普速客車折算對數近、遠期均為12.5對,2條到發線可滿足普速客車到發需求。淮北站動車換算對數近、遠期分別為50對、72對,近期4條到發線、遠期5條到發線可滿足動車到發需求。綜上,淮北站近、遠期到發線規模分別為6條、7條。
淮北站既有規模為6條到發線(含正線兩條)。淮北站站臺南端有相山路下穿立交,站臺北端有長山路上跨立交,站坪北側建筑物密集。根據運量預測,淮北站需在車站北側近期增加到發線2條,遠期預留1條。長山路立交北段需改造,改造范圍約為300m,封閉施工工期約6個月,且需拆遷還建淮北綜合維修工區(2019年投入使用)、淮北站老站房、鐵路生活小區等。近期車站改造及城市立交改造整體工程投資約為2.3億元。另外,既有存車場規模只有4條,若擴建受周邊建筑及變電所限制,條件非常困難。與既有線置換方案淮北站改造方案如圖9所示。
4.3.2" "外繞貨線方案說明
貨車外繞正線線位基本同方案Ⅰ新線線位,根據原符夾線運量預測,近期貨流密度4440萬t,故按雙線考慮。地區南端需解決北東至符離集方向、北西至阜陽方向、阜陽至符離集方向以及三洋鐵路經青龍山站至符離集方向進路要求,進路設置條件非常困難,需新設徐樓南疏解區。與既有線置換方案徐樓疏解區方案如圖10所示。
北東至符離集方向:新建貨線受到城市建成區限制,只能在徐樓南側按方向別疏解接入徐樓站。并新建青龍山至徐樓預留青阜二線,經青龍山站至符離集方向。北西至阜陽方向:在新建貨線上區間出岔后按方向別疏解接軌青阜線區間。新建上行聯絡線2.98km,下行聯絡線7.97km。阜陽至符離集方向:利用青阜線、青龍山至徐樓疏解線引入青龍山站至符離集方向。三洋鐵路接軌經青龍山站址符離集方向:因新建貨線占用原三洋鐵路可研線位引入青龍山站,建議三洋鐵路自百善北站東側咽喉按方向別疏解后接軌新建貨線,利用外繞貨線至符離集方向。
貨線外繞后,需新設貨線車站。車站為一般中間站,僅辦理貨運作業。車站規模為5條到發線(含正線2條)。地區內動車走行利用符夾線區段中有岱河站、淮北站、濉溪站。岱河站接軌中央儲備糧淮北直屬庫、水泥支架廠、岱河煤礦專用線,淮北站接軌大唐淮北發電廠專用線,濉溪站接軌河南神火煤電、安徽恒源煤電劉橋一礦、煤礦專用線、紡織廠專用線等。河南神火煤電、安徽恒源煤電劉橋一礦、煤礦專用線目前年運量約100萬t,為此考慮在任關莊村新設濉溪西站,河南神火煤電、安徽恒源煤電劉橋一礦、煤礦專用線改建后接軌該站,其余專用線暫按封閉考慮。改建專用線長度約3km。
4.4" "方案綜合比選
對方案Ⅰ-1和方案Ⅱ技術經濟比較見表2。根據方案技術經濟比選可知,本方案較Ⅰ-1,雖節省正線工程21.875km(雙線),但聯絡線工程復雜,增加貨車外繞線工程30.898km(雙線),新建及改建既有線、聯絡線總計29.546km(單線),故工程投資比方案Ⅰ-1反而增加14.9億元。該方案涉及符夾線現有接軌的大量鐵路專用線封閉、改建及還建問題,與地方政府初步溝通后,認為該方案協調難度很大,相關費用難以估量。
綜合以上方案分析比較,方案Ⅱ雖達到客內貨外的目的,新建正線長度也稍短,但存在以下問題:地區兩端聯絡線工程復雜,特別是南端兩個大疏解區條件非常困難,實施難度大;城際線技術標準,限速120km/h,與本線速度目標值不匹配;淮北站改建困難,存車場無擴建條件;城際列車運行條件差,旅行時分長;既有線存在接軌的大量鐵路專用線封閉、改建及還建問題,與地方政府初步溝通后,他們認為該方案協調難度很大;貨線繞行太長,地區南端受條件限制,北東方向疏解需區間出岔,貨線外繞不符合城市規劃,地方強烈反對;從工程投資來說,方案Ⅱ需增加投資14.9億元。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淮宿蚌城際鐵路引入淮北地區,應選擇新建通道并于城市西側新設淮北西站方案。
5" "結語
新建鐵路引入地區樞紐,引入方案選擇首先考慮運營需求,然后需結合城市發展規劃、工程實施難度、社會影響及環境因素、拆遷工程、整體工程投資等因素進行綜合比選,選擇最優方案。城際鐵路以城際間客流為主,為充分吸引客流,首先應考慮引入位于城區的既有車站。從城市發展規劃的角度考慮,客內貨外的布局最符合城市規劃、環保要求,但當引入既有車站工程代價較大時,應選擇新設車站,以節省工程投資。
參考文獻
[1] 國家鐵路局.高速鐵路設計規范:TB 10621-2014[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4.
[2] 國家鐵路局.鐵路線路設計規范:TB 10098-2017[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7.
[3] 國家鐵路局.鐵路車站及樞紐設計規范:TB 10099-2017[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7.
[4] 崔永明.鐵路新線引入樞紐有關問題的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11(5):5-7.
[5] 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安徽省“十三五”及中長期鐵路網規劃[Z].合肥: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