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霞
(楚雄州廣播電視無線傳輸發射總臺,云南 楚雄 675000)
自201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聯合印發《廣播電視高山無線發射臺站基礎設施建設管理辦法》以來,云南省各州市因地制宜地開展無線發射臺站標準化、智慧化建設工作。截至2022年2月,云南省廣播電視無線發射轉播臺站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建設站臺307個,投資金額超過5 746萬元,運行維護經費4 992萬元。2022年4月,云南廣播電視局印發《2022年全省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工作要點》,其中明確提出提升智慧廣電發展能力的要求,不斷提升廣播電視無線發射臺站的安全防護能力,通過轄區監管平臺建設,不斷推動“規范化、標準化、智慧化”無線發射臺站建設。
2022年,云南省廣播電視局印發《關于加強基層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網絡標準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在工作目標上明確提出到“十四五”末,全省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100%的發展目標,推動“智慧廣電+公共服務”廣泛應用。無線發射臺站作為基層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網的重要公共設施,能夠推動無線發射臺站智慧運維管理系統的建設,實現基層有網點、報修有渠道、服務有記錄、收費有標準、辦結有時限、用戶有評價、日常有監管、運行有規范、績效有考核、經費有保障的服務體系建設。云南省廣播電視局2020年啟動“規范化、標準化、智慧化”美麗臺站建設,積極推進廣播電視無線發射臺站基礎設施改造工程,實現了有線、無線、衛星多位一體的廣播電視綜合傳輸覆蓋網[1]。
楚雄州廣播電視無線傳輸發射總臺堅持“無人值班,有人值守”設計理念,智慧運維管理系統建設內容包括1個中心、5個高山骨干發射臺和6個縣級補點臺。楚雄州無線發射臺站智慧運維管理系統實現了運行、管理、維護的目標,運維管理5個高山骨干發射臺(楚雄高頂寺發射臺、楚雄紫溪山發射臺、祿豐五臺山發射臺、姚安張家山發射臺、永仁方山發射臺)和州局微波中心機房,6個縣級補點臺(大姚縣廣播電視發射臺、南華鸚鵡山發射臺、牟定孔撬山發射臺、元謀大磨腦山發射臺、雙柏洋芋山發射臺、武定獅山發射臺)及花果山692臺微波設備的維護工作。目前,楚雄州已完成廣播電視無線傳輸發射總臺發射臺智慧化遠程集中監控系統(一期)建設工作,以楚雄州廣播電視無線傳輸發射總臺為中心,輻射不同區域,實現總臺對輻射區域發射設備、發射信號的集中監測與控制。
楚雄州在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工作要求下,總體架構采用1個中心、多個骨干發射臺兩級智慧遠程集中監控管理系統。系統能夠實現對楚雄州多個機房設備、信號的本地集中監測,實現對5個主站、6個補點站的遠程監測和控制。楚雄州無線發射臺站智慧運維管理系統能夠滿足對設備運行參數的遠程控制,監控播出節目的信號。一旦發生故障,智慧運維管理系統能夠實時將信息傳遞給監控平臺和運維管理人員,保證第一時間處理故障,有效提升了廣播電視無線傳輸水平,提升了運維管理人員工作效率,降低運行成本,保證節目的順利播出。
楚雄州廣播電視無線傳輸發射總臺以“無人值班,有人值守”設計理念為基礎,系統設計采用積木式結構,智慧運維管理系統主要分為兩大模塊。
一是監管平臺建設,以楚雄州廣播電視無線傳輸發射總臺為中心輻射全州,構建具備集中性與分散性的無線發射臺站智慧運維管理系統。監測系統將所有的監控對象模塊化,通過現場總線技術將各監測回路聚集到總臺系統。在設備研制定位上,采用嵌入式、多任務的技術體系;在監控系統構建上,采用模塊化、組態化組建方式。楚雄州無線發射總臺能夠根據自身情況及各監測區域情況選擇監控對象與監控內容。該監管平臺系統結構簡單,抗干擾能力強,具備遠程喚醒能力,在監控內容上能夠實現全面監測、重點監控,發揮可管可控優勢。
二是管理體系建設。在楚雄州無線發射臺站監控體系建設完成后,需要有配套的管理體系來保證監控體系的正常運行,在運維經費管理、設備使用情況管理、安全播出管理、故障維修跟蹤管理等方面不斷完善[2]。
楚雄州廣播電視無線傳輸發射總臺的臺站端方案包括設備監測、網管功能、機房環境監測、機房電力監測、碼流信號切換系統、調頻節目信號切換系統、DTMB(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發射機指標預警監測系統、碼流監測系統、電視墻監看系統、遠程電源管理、臺站端發射機監測軟件、多畫面監測軟件以及音頻監測軟件等[3]。
(1)設備監測。能夠實現11個站點通用,對調頻發射機、數字電視發射機、微波設備、解碼器設備、衛星接收機設備運行參數監測,具體內容包括發射機及附屬設備實時工作狀態的監測與顯示,發射機的控制,故障報警與處理,數據記錄抄表、報表功能,微波設備、編碼器、解碼器、復用器、衛星接收機監測[4]。
(2)網管功能。能夠實現11個站點通用,實現對發射機主控、發射機激勵器、編碼器、解碼器、復用器及衛星接收機等設備的監控。
(3)機房環境監測。實現5個主站點通用,包括機房溫濕度監測、煙霧防火報警、重點區域浸水探測、門禁狀態以及移幀監測。
(4)機房電力監測。實現5個主站點通用,通過局域網將發電機、高壓配電柜、電力采集器、穩壓器的情況傳輸至數據服務器,最后運用電腦或手機終端進行信息處置。
(5)碼流信號切換系統。主要應用于楚雄州數字電視發射機的臺站(張家山機房、方山機房、五臺山機房、紫溪山機房),通過四路ASI信號的信源切換器,實現節目主用、備用共四路信源的手動、自動切換,ASI載波檢測、TS碼流同步檢測及PID異常檢測。
(6)調頻節目信號切換系統。主要應用于多路信源的調頻發射機臺站(高頂寺機房、張家山機房、方山機房、五臺山機房、紫溪山機房),具有音頻智能判斷切換、音頻對比、音頻時序同步、標準信號輸出以及音頻流媒體輸出等功能,自臺音頻質量監測系統、發射機自動控制系統提供音頻服務。
(7)DTMB發射機指標預警監測系統。應用于11個站點,系統通過DTMB發射機以射頻信號傳輸至DTMB指標在線監測終端,通過交換機呈現在DTMB發射機性能指標預警服務器,再運用DTMB發射機性能指標在線監測軟件進行實時監控。
(8)碼流監測系統。實現對TS碼流、IP碼流進行三級碼流監測。
(9)電視墻監看系統。主要應用于高頂寺機房、張家山機房、紫溪山機房,實現臺內監測數據的顯示,顯示發射機動態瀏覽監測、音頻監測系統、碼流監測系統及臺區視頻監控等的軟件界面。
(10)遠程電源管理。應用于11個機房,建設遠程電源管理系統,通過遠程電源管理器連接各電源設備與UPS電源,VPN組網設備通過UPS電源供電,控制軟件進行遠程控制設備的斷電供電。
(11)臺站端發射機監測軟件。包括登錄界面、核心監測、總體監控、詳細參數監測、音頻切換器監控界面、信源流程監測界面、環境監測功能、電力監控功能、歷史數據查詢、報警查詢、自動抄表功能、報表統計以及值機管理等模塊[5]。
(12)多畫面監測軟件。實現對信源信號、空收解調信號的同平臺監測,實現解碼端正確解碼所必需的相關參數,保證解碼端可以連續、正確解碼,確保應用層面的正確。
(13)音頻監測軟件??梢员O聽節目不同途徑來源的音頻信號、射頻解調信號、空間解調音頻信號,監聽監視的范圍包括每套節目4路信源音頻信號、入機信號以及空收解調后的音頻信號,通過數字式可視化監視監聽模式,通過局域網傳送至音頻監測系統,對音頻信號進行定量分析和處理故障報警。
楚雄州廣播電視無線傳輸發射總臺在中心機房建設遠程監控平臺,實現對11個站點的數據監測、狀態監測及遠程控制。一旦基站發生異常情況,遠程監控平臺會以聲音、光線、短信等形式將信息傳輸至計算機終端和手機App,實現遠程控制。系統具備操作權限設置,具有操作記錄、報警記錄,電壓、電流、功率曲線分析等功能。監控系統軟件采用瀏覽器/服務器(Browser/Server,B/S)架構設計實現,軟件系統的部署與升級非常方便快捷,系統服務軟件采用數據訪問層、業務邏輯層、數據展現層三級架構。中心機房監控平臺包括臺站集中監控系統、DTMB信號多畫面監測系統、多路音頻監測系統、DTMB發射機性能指標預警系統、碼流分析系統、移動終端App監測、GPS/北斗校時系統、監控室建設以及數據通道建設等模塊。
楚雄州廣播電視無線傳輸發射總臺智慧運維管理系統的建設,是云南省地級市廣電系統在發射臺智慧化遠程集中監控系統建設的先行探索,目前取得了階段性成就,實現楚雄州無線發射臺站“建管用”智慧化,也為其他地區持續推進臺站建設提供了參考經驗,有助于筑牢安全播出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