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 銳 姚 堯
人文關懷指的是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關懷人的精神生活,關心人豐富多彩的個體需求,激發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人文關懷的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
簡而言之,人文關懷就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懷。當然,這個關懷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的,不僅有物質層面的,而且更要有精神文化層面的;不僅要創造條件滿足人的生存需要,而且更要著力滿足于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需要。
早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就提出了“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概念。這說明人文關懷已不僅僅是簡單的日常問候,更多的是貼心的、暖心的、走心的實際行動,甚至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關懷。它注重關心人內心的感受,引導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結合工作實踐情況,有以下幾點思考。
著力豐富員工的文體生活,滿足員工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引導員工用和諧的方法、和諧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處理問題,培育樂觀、豁達、寬容的精神,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生活心態,以開闊的心胸和積極的心境看待一切。
發揮企業各文體協會作用,有側重點地選樹兩三個協會,在人員、形式、內容等方面重點扶持,力爭取得一定的效果,打造中心文體活動品牌,提升文化影響力,加強精神層面人文關懷。
如攝影協會可從會員的實際水平出發,舉辦一些接地氣的講座。除卻諸如曝光、景深、構圖、主體、前景、背景、光線等專業的攝影知識,更多人關注的可能是怎樣利用已經普及的手機拍照功能拍出更美更可心的圖片,抑或是被拍攝者在拍照時怎樣的姿勢、怎樣的狀態才能更美。可以邀請系統內資深攝影師結合行內特點,從欣賞一些精美圖片講起,根據員工的需求解答問題,增加參與感;以本單位歷年攝影展覽作品為例,點評優缺點。從而提高受眾者的藝術欣賞水平,培養感性素質,提升感性智慧,美化我們的生活,增強幸福感。
羽毛球協會可以在提高參與度上下功夫,吸引越來越多的員工參與其中,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員工彼此信任協作的團隊精神和頑強拼搏的競爭意識,并把比賽中不言失敗、奮發向上的精神轉移到工作中,滲透到培訓教學的方方面面,為企業發展增添內在的生機和活力。
概括來講,就是充分發揮文學藝術以及體育活動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作用,用健康豐富的文藝作品來有效調節員工的情感和心理,以熱情活力的體育項目讓員工感受到生活和精神上的雙重愉悅。
前面提到的是客觀上的人文關懷,以開展文體活動為契機,員工是受眾者。另一方面要注重員工主觀上的訴求。
思想動態關懷。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層次、多方面的,除物質需求、文化需求外,還有政治需求等;除安全感外,還有滿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等。特別是當人們的生存需要得到滿足之后,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愿望就會日趨強烈。如何能夠深層次全方位地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進一步激發員工的工作激情和活力,創造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企業文化,關注員工的感受和需求,傾聽員工的心聲,做到人文關懷有的放矢就顯得尤為重要。
職業規劃關懷。在日常的工作中,對員工職業規劃進行指導是對工作的關注,提供培訓學習機會是對個體發展的關注,評優評先獎勵是對個體價值的認同,這些其實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文關懷。
素質提高關懷。實施人文關懷時要了解員工的所思所想,同時更應該關注到不同年齡階層的人對物質和精神的追求會有所不同。可以充分開發企業讀書協會的作用。按照慣例,讀書協會的主要活動一般會讓會員寫讀后感,其實活動的形式很多,讀后感不乏精品,但更多的容易流于形式,得到的大多是官話和套話。可以在不同時段組織不同群體開展分享會,讓“要我寫”轉為“要我說”的形式,從我喜歡的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講起,短小評論即可,這樣在對某本書某段話的評論中大家很容易引起共鳴,達到共同討論、溝通交流的效果。討論交流時有意識地選擇能力強、素質高的員工作為主持人把控分享會的方向,自然不刻意地向積極、溫暖、正能量方向引導。
這樣我們可以從分享會談論的觀點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從而了解不同層次員工的需求,也可以在潤物細無聲中進行企業文化的滲透。文化的滲透是根深蒂固的。從文化修養上加大人文關懷的力度,引導員工加強自身修養,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志向和目標,實現自己的工作價值。也可以在黨員主題活動、團員青年活動、工會會員活動等各種不同類型的活動結束后,總結歸納活動成果、經驗教訓,從計劃到過程再到總結,完善流程,注重結果。把這些和日常工作技巧和方法有機結合、融會貫通,反饋給員工,會進一步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為推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增磚添瓦,也會讓人文關懷效果更加明顯,真正落到實處。
總之,人文關懷要事前籌劃,做細做實。講清道理讓員工靜心、及時疏導讓員工順心、幫困解憂讓員工安心,從而使員工齊心合力,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堅定的信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最終實現企業的和諧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