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星
山西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030000)
土建工程根據施工特征可以分為多個分項工程,每個分項工程都有自己的施工特點,其施工技術主要可以分為樁基礎施工技術、混凝土施工技術、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等。
1.1.1 樁基礎施工技術
該技術主要針對的是建造混凝土預制樁及灌注樁等。現階段,隨著我國對于文明施工重視程度的增加,混凝土預制樁施工技術由于噪聲過大的劣勢已經逐漸被施工單位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則是混凝土灌注樁技術,由于在施工過程中具有易于控制與操作的特點,當前多數施工企業均應用該項技術,并在不斷以此為基礎進行新型技術的研發。
1.1.2 混凝土施工技術
眾所周知,良好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可以避免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避免出現裂縫,甚至倒塌的問題。然而,混凝土極易受到溫度等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這就對混凝土施工技術有了進一步的要求,施工企業不僅要關注其施工強度,還要更多的參考其耐久程度問題,在新技術的研發方面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高性能混凝土上,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對混凝土的性能有了一定的改善。
1.1.3 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
作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環節之一,深基坑支護施工過程有著復雜的施工流程并且還包含防水、土方挖掘等環節,需要施工企業在工程開工之前先做好相關的測算與設計,避免后期施工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矛盾。現階段我國對此技術的研究已經逐漸深入,充分借鑒了國內外先進施工技術并進行實踐探索,同時也進行了自主研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隨著我國科技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施工單位也逐漸利用先進計算機技術對土建技術的建筑施工內容進行更為高效與科學的分析,但目前對于先進土建技術的研究尚不成熟,更不用說節能技術的應用了。雖然近些年來我國各種土建技術都在不斷進行升級優化,但在建筑工程的應用中還存在短板和不足,需要施工單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相應技術進行改良,更好的保證施工質量,提高施工效率。
在對建筑進行施工設計時,很多施工單位沒有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及規范進行施工設計,且在開工前也沒有會同設計師、項目負責人及相關專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容易引發施工設計不合理的問題;如在施工階段,施工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施工技術管理制度,導致現場施工秩序混亂,且現場施工作業人員沒有按照施工設計圖或施工流程進行作業,導致施工質量出現問題,引發安全事故;在施工現場,施工企業沒有聘請專業的工程監理人員,也沒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導致現場施工作業人員安全責任意識薄弱,將低劣材料應用于工程建筑中,從而埋下重大安全隱患,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
如文章所示,土建技術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3.1 施工技術不科學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長、施工流程復雜、施工環節繁多等特點,這就要求施工企業針對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外部環境與內在工藝,在保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優化施工技術。然而,現階段,由于我國現有建筑管理機制體制不完善,導致很多施工企業缺乏對施工技術的管理與優化,一方面在土建技術的建筑施工現場還存在施工作業人員操作不規范的問題,從而阻礙了相應施工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部分施工作業人員雖然專業能力較強,但對于理論知識掌握不足,且綜合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先進技術的應用。
與此同時,由于施工單位通常更多的關注于工程造價,而忽略了對于施工技術的管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施工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沒有及時引進先進技術,對老舊設備進行淘汰升級,推動先進技術的應用;二是沒有充分吸收國內外先進土建施工技術,并與自身工程實際相結合,對傳統土建施工技術進行升級優化,從而無法更好的完成建筑施工過程。
1.3.2 施工材料不合格
建筑施工是城市化建設的基礎工程,因此對施工過程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監管就顯得尤為重要。由于建筑材料極易受溫度的影響而導致性能或結構發生改變,因此對施工材料進行有效監管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我國施工企業往往為了節約成本,而使用低劣材料進行施工,并且在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進而引發建筑工程質量不符合標準,導致出現安全事故等問題。相應的工程監管部門也由于缺乏定期的材料檢驗與監管,而無法及時發現問題和及時進行處理,且無法落實責任。
究其根本,還是施工企業缺乏相應的施工材料監管機制,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建筑材料種類繁雜,且施工過程所需原材料數量眾多,很多施工企業在建筑材料采購環節缺乏詳細的采購計劃與管理,從而導致建筑材料采購數量不足,且容易發生質量不符合工程標準的情況;二是施工現場管理混亂,對建筑材料的堆放地點劃分不清晰,沒有做好相應的保護工作,導致建筑材料性能及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引發施工質量問題,埋下安全隱患。
1.3.3 人員綜合素質低
眾所周知,我國施工人員通常綜合素質水平不高,且安全意識及專業素養還需進一步提高。現階段施工企業為了節約成本與加快建筑施工過程的進度,往往忽略了對現場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從而導致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同時由于缺乏專業的土建技術管理人員及安全監管人員,導致施工技術不合格的現象發生,也無法及時有效的發現建筑施工各個環節容易出現的問題。
與此同時,由于相關施工人員缺乏責任意識,對建筑材料隨意堆放,且沒有進行合理調配,導致建筑材料原始性能遭到破壞,出現拆東墻補西墻的現象,從而引發建筑材料無法滿足實際工程的后果,增大了施工成本,無法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也容易引發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發生。
隨著我國科技化水平及信息化水平的飛速發展,建筑施工優化將更多的體現在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領域。針對土建技術在建筑工程設計階段的應用,首先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對工程設計圖紙的科學性及合理性進行檢測,從而更好的對工程造價進行合理的評估與測算,助力施工企業更好的進行施工成本的控制。同時可以避免設計方案出現不合理現象,一旦發生問題,也可以及時有效的進行反饋與處理,避免后期施工過程中出現更為嚴重的問題。針對施工過程,也可以通過運用網絡信息化技術,對每個環節的施工情況與造價情況進行收集、分析與反饋,同時進行可視化處理,更為準確的進行施工進度的把控,節約施工成本,更好的完成施工。此外,可以利用網絡信息化技術對現場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進行動態管控,實現資源共享,為大家營造一個公平、公開、公正的工作環境,更好的完成施工作業。
綜上所述,土建技術的建筑施工內容是一項兼具專業性和系統性的工程,其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需多角度考慮,全方位分析。相關施工技術管理人員需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施工技術進行優化升級,推動施工企業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