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技和人文領域的視角"/>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劉興濤
當前,“大歐亞”地區正經歷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不僅讓中亞地區獲得了新的發展活力,也使得中南半島、東南亞島嶼與歐亞大陸連接得更加緊密;“大歐亞伙伴關系”倡議讓許多歐亞及亞太國家在中美競爭的壓力下找到更加取巧的“跳板”,順應潮流參與“大歐亞”合作;東亞經濟一體化的第一步已經團結起亞太15國并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其經濟規模及自由貿易區前景令“大歐亞”地區的其他國家躍躍欲試。如果“大歐亞”合作的設想能夠成型,將構造出真正的“亞太世紀”。在這種背景下,從北極沿岸到中南半島,從亞太地區到歐亞腹地,融合愈加深化。
“大歐亞伙伴關系”倡議自2015年提出以來,從學界過渡到政界,并逐步被俄羅斯官方所接納。雖然該倡議發起者之一——卡拉干諾夫教授最初的設想是寄希望于俄羅斯通過這一經濟規劃更好地平衡本國的經濟發展,融通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經貿合作,甚至為歐盟提供擺脫生存危機的出路①(俄羅斯)S·A·卡拉加諾夫:《俄羅斯——回歸家園》(俄文),(俄羅斯)《地理學:新興大歐亞大陸中的俄羅斯》,莫斯科:《準則》出版社,2019年版,第9~15頁。,但“大歐亞伙伴關系”倡議提出至今,基于現實考量——東歐的戰云密布和亞太的繁榮前景,可以說其在亞太方向的響應者要更加可靠且為數可觀。
2015年,中俄兩國簽署了《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2016年,兩國在另一份聯合聲明中提出要吸納歐亞經濟聯盟、上海合作組織和東盟成員國共同構建“歐亞全面伙伴關系”。作為“大歐亞伙伴關系”倡議的經濟基礎,歐亞經濟聯盟先后與越南、新加坡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與印度尼西亞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也已經開始。相應地,部分東北亞國家也受到鼓舞,韓國總統文在寅于第3屆東方經濟論壇上首次闡述“新北方政策”(New Northern Policy),展現了韓國積極參與歐亞地區合作的意愿;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新思路”政策也有效助推俄日兩國在遠東地區的合作。
政策面的密切合作帶來的是經濟面的喜人數字:2021年,中俄貿易額首次突破1400億美元;2021年上半年,俄羅斯與東盟的貿易額同比增長25%,據俄羅斯工商會負責人估算,雙方全年貿易額有望恢復疫情暴發前的水平②《工商會預計俄羅斯聯邦與東盟國家之間的貿易將恢復到大流行前的水平》(俄文),塔斯社網站,https://tass.ru/ekonomika/12277377,2021年2月9日。。
“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在歐亞地區取得豐碩成果:在中亞地區,中哈邊境霍爾果斯—努爾饒爾公路口岸正式啟用、吉北南公路一期和中吉烏公路全線通車;在東北亞地區,中俄黑河公路橋和中俄同江鐵路大橋相繼建成,“濱海1號”和“濱海2號”國際交通走廊建設穩步推進;在東南亞地區,中泰鐵路積極推進,中老鐵路通車,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馬來西亞—中國關丹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經過一系列努力,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和孟中印緬等六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將亞洲經濟圈與歐洲經濟圈連接到一起,為建立和加強各國互聯互通伙伴關系、構建高效暢通的亞歐大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東盟共同體于2015年成立,其對東亞經濟一體化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2001年,由東亞各國專家組成的“東亞展望小組”在其報告中首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東亞共同體”(EAC)的構想和東亞合作藍圖規劃。隨后,該規劃在東盟“10+X”框架下不斷向北輻射,這不僅體現在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年度會議上,還體現在中國、日本、韓國和俄羅斯領導人參與的東亞峰會上。“東亞展望小組”在2012年向“10+3”機制提交的另一份研究報告中提出“東亞經濟共同體2020愿景”,并在東亞峰會上被各國接受。東盟共同體建設包括4個目標:一是形成單一市場和生產基地;二是保持金融穩定、食品和能源安全;三是實現公平和可持續發展;四是對全球經濟做出建設性貢獻。雖然因疫情等綜合因素,該愿景尚未實現,不過《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簽署是該議程的重要一環,不僅展現了亞太地區的巨大經濟張力,也吸引著歐亞國家的目光。
正如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第6屆東方經濟論壇上所指出的:“亞太地區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三分之一,多年來一直是全球經濟的火車頭”,“俄羅斯是亞太地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將在遠東地區形成強大的資本和新經濟吸引力中心”①《普京:俄羅斯對與亞太地區所有國家合作持開放態度》(俄文),塔斯社網站,https://tass.ru/ekonomika/12292907,2021年2月9日。。歐亞經濟聯盟雖然暫時還難以成為《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同量級的貿易伙伴,但也正在逐個與亞太地區國家探討潛在的高標準經貿合作,其中約15個國家對此抱有興趣②(俄羅斯)M·V·托米洛夫:《BAES成員與亞太地區國家深化貿易一體化的前景》(俄文),(俄羅斯)《俄羅斯東部治理》2020年第3期,第33~34頁。。可見,在亞太地區蓬勃發展的鼓舞下,歐亞國家正在“見賢思齊”、緊跟節奏。
總體來看,“大歐亞”地區的多邊主義正在將中國、歐亞經濟聯盟和東盟等經濟體團結到一起。在“大歐亞伙伴關系”“一帶一路”“東亞共同體”等倡議的整合過程中,俄羅斯與新加坡之間產生了具有潛力的合作領域。
目前,“大歐亞”地區強大的內生動力、廣闊的消費市場、巨大的能源供應潛力及相對穩定的大國關系都對東盟構成吸引力。主觀上來看,無論是冷戰時期的蘇越友誼還是近年來俄羅斯與東盟的全面互動,俄羅斯都將東南亞視為戰略要地。對東盟來講,在中美競爭背景下有必要嘗試尋求第三方合作空間,包括深化與俄羅斯、印度等國的合作。作為東盟“中樞神經”之一的新加坡,在發展特點上與俄羅斯有許多可以互鑒之處,因此,兩國合作值得關注。
俄羅斯與東盟于1996年建立對話伙伴關系以來,雙方關系發展的重要節點是俄羅斯于2004年11月29日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該條約是有關區域內國家關系規范與行為準則的政治宣言,其中明確了條約各方不得對其他參與方在政治或經濟穩定上采取威脅舉動。
這種保障有效地促進了俄羅斯與東盟之間的互信及合作。2005年12月,首屆俄羅斯—東盟峰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各國領導人同意在俄羅斯—東盟對話機制框架內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定期舉行會晤和磋商,并簽署了《關于發展全面伙伴關系的聯合宣言》。此后,俄羅斯—東盟峰會每5年舉行1次,2020年因疫情延后了1年。除了該機制,雙方還每年舉行1次俄羅斯—東盟外交部部長會議,并在俄羅斯—東盟聯合合作委員會、聯合計劃與管理委員會、俄羅斯—東盟對話伙伴關系金融基金及俄羅斯—東盟商業委員會等公務對話機制下保持各方面的合作。同時,俄羅斯也通過東亞峰會和東方經濟論壇保持與東盟及其成員國的往來。
2021年是東盟與俄羅斯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雙方在經濟、貿易和投資等方面的合作不斷拓展。2016—2020年《東盟與俄羅斯全面行動計劃》(CPA)中的139項行動中,99項已經得以實施,分別涉及政治安全、經濟、文化社會、互聯互通及縮小成員間發展差距等領域①《俄羅斯與東盟同意深化戰略伙伴關系》(俄文),(俄羅斯)環球莫斯科網,https://globalmsk.ru/news/id/50233,2021年4月1日。。
隨著亞太地區的快速發展及俄羅斯與東盟開啟全面合作,21世紀初,俄羅斯與新加坡加快了合作步伐。2009年和2010年是兩國關系中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年份。先是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訪問新加坡,隨后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訪問俄羅斯。借助這一熱度,在俄羅斯聯邦工商會的倡議下,俄羅斯—新加坡商業理事會于2009年成立,其目的是加強兩國商業聯系和互利合作,制定和實施經濟關系領域的國家政策。其中,理事會下設的海外促進中心和工程制造中心負責落實相關項目。
2015年和2016年,俄新兩國總理實現互訪。在俄羅斯索契,兩國文化部之間、俄羅斯科學院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之間,以及歐亞經濟委員會和新加坡政府之間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特別指出俄新兩國之間的經貿潛力,認為兩國在歐亞聯盟框架內具有進一步互動和發展自由貿易區的可能性②《李顯龍:新俄經貿關系擁有巨大潛力》(俄文),俄新社網站 ,https://ria.ru/20160519/1436491225.html,2016 年 5 月19日。。2019年,《歐亞經濟聯盟—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EAEUSFTA)在亞美尼亞埃里溫簽訂。協定全面生效后,新加坡對歐亞經濟聯盟的出口產品有90%將取消或降低關稅,這個比例在10年內將提高到97%,受惠的產品包括:礦物燃料、礦物油和蒸餾后的產品;經配制的食品;機器及機械設備;化學產品;藥品;精密儀器。在歐亞經濟聯盟方面,除少數仍受保護的行業外,《歐亞經濟聯盟—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幾乎全部取消其對新加坡出口產品的關稅③《新加坡與歐亞經濟聯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中國香港貿易發展局經貿研究網站,https://research.hktdc.com/sc/article/Mjk1ODEzODkx,2019年10月17日。。
2019年3月,第4屆國際商業論壇“俄新商業對話”在新加坡舉行。議程包括俄羅斯與新加坡在能源、交通、農工綜合體、基礎設施發展、信息和通信技術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其中,無線電技術、智慧城市和物聯網技術、現代醫學技術和環境技術被與會者認為是俄新合作中最有前景的方向。
隨著兩國關系的不斷加深,許多刻板印象得以改寫:俄羅斯人不再認為新加坡“只有椰林、海灘”,新加坡人也不再認為俄羅斯“遍地冰雪且常有狗熊出沒”。
新加坡國土面積雖然狹小、市場腹地有限,但憑借著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外貿驅動型發展模式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成就④王勝:《借鑒新加坡經驗,發展海南對外貿易的幾點思考》,海南省外事辦公室網站,http://dfoca.hainan.gov.cn/ywdt/dyyd/202011/t20201103_2878375.html,2020年11月3日。。新加坡政府積極參與全球和地區經貿活動,有力推動了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并在東盟的許多政策制定上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因此,一方面,新加坡的相關經驗對俄羅斯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另一方面,對致力于與東盟發展關系的俄羅斯而言,新加坡無疑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俄羅斯公司也看好新加坡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國際地位,并將其作為在亞太地區包括東盟國家開展業務的門戶。
新加坡則通過投資入股形式與俄羅斯在能源、農業等領域開展合作,并為其經營注入新鮮血液。2016年,新加坡成為俄羅斯最大的外國投資者,占當時所有外國直接投資的40%以上。引人矚目的是,注冊于新加坡的QHG Shares財團斥資102億歐元收購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19.5%的股份。2017年,由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新加坡樟宜機場管理投資有限公司(CAI)及俄羅斯基礎元素(Basic Element)集團組成的財團成功收購符拉迪沃斯托克國際機場,計劃將其打造成國內和國際航班的主要航空樞紐①(俄羅斯)B·A·海菲茨:《歐亞經濟聯盟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前景》(俄文),《俄羅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學刊》2018年第5期,第116頁。。
作為無礦產儲量、無足夠肥沃土壤和淡水的島國,新加坡要進口一切必需品、實現國家繁榮就需要與其他國家開展貿易和經濟合作。從俄羅斯進口石油,進行加工并出口就成為其非常重要的收入來源②(俄羅斯)A·A·沃羅納:《歐亞經濟聯盟與東盟之間的合作:問題方面和發展前景》(俄文),《俄羅斯海關學院圣彼得堡分院學刊》2020年第1期,第53頁。。此外,由于在農業方面難以自給自足,新加坡每年都對俄羅斯農業進行大量投資。2019年,新加坡奧蘭國際有限公司在原有75%持股權(市值7500萬美元)的基礎上完成了對俄羅斯乳業公司(Rusmolco)的整體收購,后者為俄羅斯十大原料奶生產商之一③《新加坡奧蘭國際有限公司成為俄羅斯乳業公司股份唯一持有者》(俄文),(俄羅斯)公報網站,https://www.vedomosti.ru/business/articles/2019/07/17/806670-rusmolko,2019年7月17日。。3年以來,俄羅斯乳業公司在一系列增產、擴廠和增資操作下,成功邁入俄羅斯奶制品行業三甲行列。
與部分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俄羅斯經濟實力雖然有限,在經濟相關領域也缺少話語權,但是在繼承蘇聯“衣缽”后,其航空航天、軍工技術和通信技術等領域依舊保持著較高的發展水平。相對于西方的技術標準,新加坡對俄羅斯的產品和服務存在有效需求,因此,俄羅斯在機械工程、航空、能源、電信、基礎設施和交通運輸等領域與新加坡等東盟成員國之間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間。
人文方面,俄羅斯的芭蕾舞、油畫和器樂等古典藝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作為多元化國家、全球主要會展國家及其中心城市,新加坡積極尋求引入俄羅斯的文化藝術,彌補其文化上的空白。同時,俄羅斯的大量游客也成為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南亞各國積極吸引的對象。
綜合來看,俄羅斯與新加坡的合作在俄羅斯—東盟合作框架下穩步推進。新加坡重視俄羅斯能源、農業和傳統的科技實力;俄羅斯看中的則是新加坡的金融衍生能力、投資眼光和城市管理模式。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俄新兩國在智慧城市和網絡安全方面產生了更多的合作意愿,同時,倡導文化立國的新加坡在人文領域也與俄羅斯積極互動。
科技是影響一個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經濟發展與數字時代逐漸融合的背景下,其核心地位尤為突出;人文精神在體現人類求善、求美、求真過程的同時,更多地關注著人的內心世界。優秀的人文文化往往是人類社會的精神旗幟,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創新有著深遠的影響④蘇青、聶曉霞:《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人類社會進步合二為一的動力》,《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80~82頁。。
不可否認,俄羅斯與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在軍工和能源領域合作規模可觀、影響重大,學界對這兩個領域的關注度也很高,但近年來,俄新兩國在科學和人文領域的合作更值得關注。特別是在科技發展上,兩國的認識具有相近的高度和趨同度,這將有利于俄羅斯與東盟之間在科技層面開展進一步合作。同時,新加坡積極引入多元文化,做到為其所用,也將成為東盟其他成員國效仿的模板。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讓東盟更加注重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數字化商業環境的打造,這在《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 2025》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相關章節及《東盟經濟共同體藍圖2025》中都有體現①(俄羅斯)Е·А·勘納耶夫:《東盟經濟共同體與數字化商業時代:在兩難之間》,《東南亞縱橫》2019年第4期,第3~9頁。。近年來,在新加坡的推動下,東盟先后發布了《東盟輪值主席國新加坡聲明》和《東盟數字總體規劃2025》。前者強調建設東盟智慧城市網絡(ASCN),以協同發展努力、分享最佳實踐,并為增長、創新、能力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機會,并確定了26個東盟智慧城市網絡試點城市;提出在東盟三大支柱各平臺之間協調網絡安全政策、外交、合作、技術和能力建設工作的可行性方案;肯定東盟網絡能力計劃的構建②“Chairman’sStatement Of The 32ndASEAN Summit Singapore”,28 APRIL 2018,p.2~3,https://www.miti.gov.my/miti/resources/Media%20Release/Chairman_Statement_of_the_32nd_ASEAN_Summit.pdf?mid=1084.。后者鼓勵各成員國政府和監管機構努力消除市場運行中不必要的監管障礙,資助數字包容和數字技能的社會措施,建立對數字服務的信任,并提高人們對數字服務價值的認識③“ASEAN Digital Masterplan 2025”,p.4,https://asean.org/wp-content/uploads/2021/09/ASEAN-Digital-Masterplan-EDITED.pdf.。
此外,新加坡還與新西蘭、智利等國推出了《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并吸引中國等國家申請加入。該協定涵蓋商業和貿易便利化、數據問題、新興趨勢和技術、創新與數字經濟及中小企業合作等16個模塊,對國際數字經濟活動和交流提出了比較全面的規則安排。
俄羅斯近年來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國家規劃來確保科技發展與時俱進。《2014—2020年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戰略及2025年遠景規劃》(2013年)涉及人才儲備和培養、信息技術應用與普及、增加互聯網技術(IT)研發投入、培育信息技術大型企業、擴大高技術出口、支持中小企業及保障信息安全等內容。《俄羅斯聯邦科技發展戰略》(2016年)瞄準國際科技創新趨勢,充分發揮俄羅斯智力潛能,籌劃未來10—15年俄羅斯經濟恢復和科技創新的發展方向,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數字經濟計劃》(2017年)規劃了9種“端到端”數字技術的發展思路,包括大數據、神經技術與人工智能、分布式系統(區塊鏈)、量子技術、新生產技術、工業互聯網、機器人組件與傳感器、無線通信技術(特別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即5G),以及虛擬(VR)和增強現實技術(AR)等。《2035年前制造業發展戰略》(2020年)旨在加速國家技術發展,在生產中引入數字技術及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力。
俄新兩國各自對科技發展的重視也在俄羅斯與東盟的合作中產生了積極影響。2018年,在第3屆俄羅斯—東盟峰會上,雙方通過了《關于實施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其中強調合作應對傳統安全領域和新安全領域的挑戰,包括信息通信技術應用領域的安全防范(第15條)、推動雙方有關信息通信技術(ICT)及其在安全保障領域的應用開展合作④《第3屆俄羅斯聯邦—東盟戰略伙伴峰會聯合聲明》(俄文),(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網站,http://kremlin.ru/supplement/5360,2018年11月14日。等。
2019年3月,在新加坡舉辦的第4屆“俄新商業對話”國際商務論壇上,無線電技術、智慧城市和物聯網技術、現代醫學技術和環境技術成為各界嘉賓的議論焦點。出席論壇的俄羅斯總統顧問安東·科比亞科夫強調:“新加坡是俄羅斯最大的投資伙伴之一,也是世界高科技領域的能力中心。俄新有必要在已有基礎上積極發展高科技領域的合作。”⑤《俄羅斯與新加坡將探討創新業務合作》(俄文),塔斯社網站,https://tass.ru/novosti-partnerov/6237914,2019 年 3 月20日。在同年舉行的第10屆俄羅斯—新加坡高層跨政府委員會上,兩國政府高官對俄新雙方在數字發展、技能培訓、初創企業和創新等領域持續加強合作表示歡迎①“The 10thSession of the High-Level Russia-Singapore Intergovernmental Commission”,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Singapore,6 September 2019,https://www.mfa.gov.sg/Newsroom/Press-Statements-Transcripts-and-Photos/2019/09/06092019-10th-IGC.。新加坡駐俄羅斯大使普恩吉(Premjith Sadasivan)認為,俄羅斯與新加坡之間商業關系的驅動力之一是創新項目合作,數字經濟和智慧城市項目是兩國之間充滿希望的合作領域。俄羅斯正在開發一些智慧城市項目,并在很多方面都領先于新加坡②“Russia and SingaporeDiscuss Strengthening Commerci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Forumspb,January 21,2020,https://forumspb.com/en/news/news/russia-and-singapore-discuss-strengthening-commercial-and-economic-relations/.。
相對而言,俄新兩國在城市數字化方面有著較大的契合度。其中,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借助國家在數字科技領域的強大實力,在多項有關城市數字化發展的國際評級中名列前茅。根據2020年國際咨詢機構Tholons的城市數字化轉型評級,莫斯科排名第18位;在《2018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中,莫斯科位居城市電子政務第1名。
在上述排名中,新加坡同樣位居前列。基于優秀的金融和管理體系,新加坡成為世界上最具活力與發展潛力的國家之一。近年來,莫斯科政府積極利用新加坡的經驗——電子政務與一站式多功能城市服務中心,使其成為自身數字化城市建設的有益補充。一個顯著的效果是,莫斯科的排隊現象正在逐漸減少③《莫斯科中意于新加坡在創建智慧城市方面的經驗》(俄文),塔斯社網站,https://tass.ru/obschestvo/4803773,2017年12月12日。。
同時,新加坡還是公認的世界互聯網技術初創企業和金融科技中心,是區塊鏈技術的突破性前哨,也是代碼的發源地。預計未來幾年內,新加坡在銀行系統、支付處理數字化和電子交易方面的認知上將得到全新改變。這些無不吸引著俄羅斯相關數字部門和企業的參與。
在兩國利好政策的指導下,在數字浪潮的推動下,近年來,多家俄羅斯科技公司進入新加坡市場,并在網絡和數字領域逐步展開積極且務實的合作。來自圣彼得堡的互聯網技術初創公司FreshOffice于2014年在新加坡開設了第一家海外辦事處。作為協助企業進行云端客戶關系管理(CRM)的公司,FreshOffice開發了客戶關系管理、營銷工具、在線顧問、庫存控制、現金會計、項目、交易及批量電子郵件郵寄服務等一系列業務應用程序,積極為中小型企業推廣現成的解決方案。
俄羅斯風險基金Life.SREDA專門投資于金融科技初創公司。2015年春,該公司將總部遷至新加坡。同年早些時候,Life.SREDA收購東南亞移動支付終端服務商iboxPro,宣布進軍亞洲市場。作為Life.SREDA的投資組合項目,LifePay與iBoxPro合并為一家獨立的公司LifePay Global。新的移動終端公司以在越南、印度尼西亞和泰國運營的iBoxPro客戶群為基礎,逐步將業務輻射到東南亞。LifePay Global的總基數預計將是20000名客戶和50000臺移動終端,每月營業額為400萬美元④《Life.Sreda收購 iBoxPro》(俄文),(俄羅斯)生意人報網站,https://www.kommersant.ru/doc/2664034,2015年 2月9日。。
同樣是在2015年,卡巴斯基實驗室在新加坡開設代表處,除了常規的技術合作,該部門還積極參與東南亞研發中心及太平洋商業中心的運作。同時,卡巴斯基實驗室還與新加坡經濟發展委員會開展合作,并為當地學生提供去莫斯科總部實習的機會。基于前文所敘述,不難看出,卡巴斯基選取新加坡作為合作伙伴并非偶然。從宏觀戰略視角出發,代表處的設立不僅有利于卡巴斯基與新加坡企業和政府部門開展合作,也有利于其拓展在東南亞的業務。另外,卡巴斯基實驗室還與設在新加坡的“國際刑警全球創新中心”開展密切合作,提供有關不斷變化的網絡威脅形勢分析及高端檢測和預防技術,支持網絡事件調查,并對技術員工開展培訓。
2017年,由俄羅斯—新加坡商業理事會發起,在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Rostec)的支持下,Progression Engineering(S)Pte.Ltd.公司在新加坡成立,公司所在地還設立了俄羅斯高科技海外推廣中心,常年設有展廳。來自160多家公司的產品在這里以數字和實體形式進行展示。COVID-19疫情暴發前,每月有超過500名來自亞洲各國的商人到訪。該中心位于新加坡最大的科技園之一——TechPlace II,其目前參與的最大項目之一是在新加坡建立工程中心,這將有利于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無線電電子集群企業更廣泛地開展與新加坡的科技合作①《與獅城的友誼:關于俄羅斯—新加坡商業委員會》(俄文),(俄羅斯)漫步者網站,https://finance.rambler.ru/other/430664 62/?utm_content=finance_media&utm_medium=read_more&utm_source=copylink,2019年10月28日。。
關于未來的合作,有專家指出,俄新兩國有必要開發并推廣更多的互聯網技術產品以鞏固雙方在信息技術市場的地位。對俄羅斯而言,這將彌補西方制裁所帶來的影響。同時,鑒于東盟市場在世界上較為穩定且較具活力,俄羅斯在已有科技合作基礎上,還需要推廣有別于私人用戶方案的大規模企業解決方案②(俄羅斯)E·V·戈里安:《俄羅斯與東盟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合作:中間成果與未來發展前景》(俄文),(俄羅斯)《安全問題》2018年第6期,第67頁。。
1.教育領域
新加坡是東盟成員國里高等教育普及率最高的國家,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在亞洲大學排名中名列前茅。同時,其學生的國際化比例也引人矚目:約有20%的本科生和70%的研究生是國際學生。新加坡教育體系最主要的特點是實行雙語教育,通過使用英語作為教學和課程的媒介,新加坡的學生能夠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與不同背景的人建立聯系,并在國際合作中獲得競爭優勢③楊心:《“一帶一路”視角下東盟五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及啟示》,《世界教育信息》2020年第9期,第46~52頁。。俄羅斯教育則努力保留了蘇聯時期的優勢,在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領域具備較高的人才培養能力。同時近年來,俄羅斯教育界積極與世界接軌,對標各項世界排名標準。在與西方關系出現裂痕的情況下,俄羅斯看中新加坡聯通東西的教育特色,拓展雙邊合作領域。
2014年2月,俄羅斯英諾波利斯大學(Innopolis University)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在俄新政府間高級委員會第5次會議框架內簽署了教育和科學領域合作協議,這是加強兩國人文交往的又一舉措。根據協議,新加坡國立大學參與英諾波利斯大學教師的選拔,并負責選拔教師到新加坡進行實習及博士培養④《新加坡國立大學與英諾波利斯大學簽署合作協議》(俄文),(俄羅斯)《韃靼斯坦精英》雜志網站,https://elitat.ru/education/nacionalnyj-universitet-singapura/,2014年9月10日。。
2018年2月,莫斯科州教育廳與新加坡Educare International Consulltancy Pte.Ltd.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后者將為莫斯科州中小學校長、教務主任及教師提供培訓,內容包括高質量獲取信息、促進師生互動等⑤《莫斯科地區教師將按照新加坡教學方法進行培訓》(俄文),(俄羅斯)漫步者網站,https://news.rambler.ru/education/3921 4102/?utm_content=news_media&utm_medium=read_more&utm_source=copylink,2018年2月23日。。
此外,俄羅斯教育部還在共同參與國際比較研究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趨勢(TIMSS)⑥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趨勢(TIMSS)提供了有關美國數學和科學成就的可靠和及時的趨勢數據。學生與其他國家的學生相比,自1995年以來,每4年從4年級和8年級的學生那里收集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趨勢數據。、國際閱讀素養進步研究(PIRLS)和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上加強與新加坡的合作。新加坡在這些排名中具有較為豐富的經驗。需要強調的是,俄羅斯近年來積極參與這類國際排名,并逐步提高其排位。以2019年的國際數學和科學教育趨勢測評結果為例,俄羅斯4年級學生在科學領域排名進入前3位,在數學領域排名第6位;8年級學生在科學領域排名上升至第5位,在數學領域排在第6位①《根據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趨勢國際監測研究結果,俄羅斯進入世界前六名》(俄文),俄羅斯教育部網站,https://edu.gov.ru/press/3231/rossiya-voshla-v-shesterku-luchshih-stran-mira-po-rezultatam-mezhdunarodnogo-monitoringovogoissledovaniya-timms/,2020年12月8日。。
新加坡方面,2017年,南洋理工大學將俄語納入課程,其與俄羅斯在教育和培訓領域的合作被證明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領域。新加坡對俄羅斯在數學和科學領域培養和評估學生的方法很感興趣,其高中生還參加了2018年在俄羅斯雅庫特舉辦的國際科學奧林匹克大會,其中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和計算機、三維(3D)建模和機器人科目的競賽。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每年舉辦一次全球青年科學家研討會,邀請俄羅斯青年科學家參加。
2.文化領域
新加坡自20世紀中后期創造出經濟奇跡,成為“亞洲四小龍”后,逐步重視文化發展與經濟成就的匹配。2000年,新加坡政府發表《文藝復興城市報告》(Renaissance City Report:Culture and the Arts in Renaissance Singapore),其目標之一是力促本國發展成為全球文化中心。新加坡對自身的定位是聯接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交匯點。作為一個多種族國家,其多元文化市場的兼容并蓄也為東西方文化的和諧共存提供了可能。不可否認,新加坡狹小的地理空間、缺失的歷史文化和小規模的文藝消費市場一直都是其發展桎梏,也因此才對外部環境和外部市場產生極大需求,但是,東南亞地區伴隨著東盟一體化的不斷深入,其經濟發展水平也不斷提高,成為新加坡文化市場新生的消費力量②李錫銘:《新加坡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國際因素探究》,《國際公關》2020年第7期,第237~238頁。。
正是基于這一背景,俄新兩國開展了豐富而互利的文化合作。俄羅斯文化界代表團多次到訪新加坡,參加國際節日和俄羅斯電影周等,并舉辦各種音樂會。世界聞名的俄羅斯中提琴手尤里·巴什梅特就曾于2018年在新加坡舉行演奏會。新加坡著名的指揮家Darrell Ang和Amos Chia都曾在俄羅斯圣彼得堡音樂學院接受培訓③(俄羅斯)N·A·沃洛布耶夫等:《俄新關系:歷史與現代概要》(俄文),莫斯科:《政治百科全書》出版社,2018年版,第9頁。。2018年9月,新加坡藝術節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舉行,活動不僅有效促進了雙向交流,還為俄羅斯民眾提供了了解新加坡多民族文化的機會。
俄新兩國的重大文化合作項目非俄羅斯文化中心莫屬。2018年,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新加坡總統哈莉瑪共同參加了俄羅斯文化中心的奠基儀式。文化中心租賃了33000平方米的土地,計劃建造一個面積為4600平方米的綜合體,其中五分之一空間將用于精神和信仰目的。俄羅斯希望借此在亞太地區國家建立東正教文化中心④《媒體:俄羅斯文化中心在新加坡的建立是兩國間日益密切聯系的象征》(俄文),塔斯社網站,https://tass.ru/obschestvo/5789703,2018年11月14日。。
伴隨著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各國文化與新加坡的深度交融,加之新加坡本身對東西方文化的整合,過去“文化沙漠”的舊貌有了長足改觀,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對新加坡的藝術文化進步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3.旅游領域
俄羅斯無疑是新加坡旅游業的重要市場。2019年,有超過8萬名俄羅斯游客訪問新加坡,這種入境游客流量在歐洲國家中名列前茅。因此,莫斯科成為新加坡旅游局(STB)設在歐洲的3個代表處之一,其余兩處分別是英國倫敦和德國法蘭克福。俄新之間的航班在冬季銷售尤為火熱,即便是疫情暴發前夕的2020年1月,訪問新加坡的俄羅斯游客人數創下歷史新高,人數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4.5%。
除了觀光方面的吸引力,新加坡還是亞洲重要的郵輪港口,是許多區域和跨大陸航線的起點。同時,由于其重要的戰略位置,新加坡已成為商業活動、會議和論壇的最大創新場所之一。雖然受到疫情沖擊,但目前新加坡正在重建會展(MICE)模式,以此證明其具備舉辦安全且高質量會展活動的能力。相關從業者正在將辦展思路與未來相結合,并在現實、虛擬及混合等多種形式上獲得了寶貴的經驗,創建了基于安全管理原則的最新數字解決方案。
2020年11月,在俄羅斯—新加坡商業委員會和新加坡旅游局的倡議下,俄新雙方以“線上”(zoom會議平臺)形式舉辦了主題為“俄羅斯—新加坡:國際旅游發展方式”的國際圓桌會議。與會專家來自兩國國家及市政部門、旅游公司、保險公司,重點關注疫情蔓延對國際旅游業的影響,并商討構建游客安全國際旅行的保障機制,包括從居住地檢測、飛行期間、旅行及參與大眾活動期間游客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新加坡航空公司還特別介紹了其飛機的新布局,包括艙內最新的空氣再循環系統,這使得飛機在長途飛行中具備幾乎可以杜絕COVID-19病毒傳染的可能性。新加坡相關人員還向俄羅斯相關人員展示了酒店內陳設表面和空氣消毒的新技術,以及簡化航班登記、入住酒店和創建旅游服務(包括商務旅游)的現代信息解決方案,以確保游客對安全的信心①《俄羅斯與新加坡確定國際旅游業發展方式》(俄文),(俄羅斯)漫步者網站,https://travel.rambler.ru/news/45182569/?utm_content=travel_media&utm_medium=read_more&utm_source=copylink,2020年6月11日。。
俄新兩國在科技和人文這兩個領域的互動不僅有助于深化雙方的整體合作,還將借此深入到對方腹地。面對東歐及中亞更大的市場,新加坡顯然不會等閑視之,而東盟更深入的合作也符合俄羅斯“大歐亞伙伴關系”的思路。
創新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主要聯動機制。科學界一致認為,創新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創新進程將世界帶到一個新的、更高的發展水平。世界經濟向技術流階段過渡的特點是數字信息和通信技術、機器人技術、生物技術的興起及其對生活中各個領域的滲透。
俄羅斯與新加坡恰好得以在這一領域實現“強強聯手”。科技合作帶動兩國經貿合作。俄羅斯基礎較為扎實的科學技術將有利于推進新加坡包括城市數字化進程在內的發展;新加坡的投資將“反哺”俄羅斯的科技初創公司,成為這類公司在國內外進一步發展的給養。此外,通過與新加坡的合作,俄羅斯計算機應急響應小組(CERT)可以將業務拓展到整個東盟,并通過聯合演習來加強信息交流和處理技能。
對俄羅斯來講,在與西方國家產生隔閡的情況下,新加坡有如一扇窗,使其有機會接觸到另一類科技業態,從而給本國的科技發展帶來啟發。新加坡作為東盟中最為靈活的“中樞神經”,其與俄羅斯的合作將有機會被其他東盟成員國復制,從而促進《東盟輪值主席國新加坡聲明》《東盟數字總體規劃2025》的落實。
俄新兩國近期及未來在科技上的一個合作新熱點是北極領域的合作。新加坡雖然遠離北極,但一方面,其全球城市地位決定新加坡將參與北極全球化的事務;另一方面,全球變暖對新加坡構成生存威脅,北極冰層融化將導致海平面上升,隨之而來的是淡水短缺、熱帶疾病蔓延等①(俄羅斯)I·N·佐洛圖欣:《變化中的北極與新加坡:合作與安全問題》(俄文),(俄羅斯)《世界化區域研究》2019年第4期,第50~51頁。。因此,北極環境問題已成為新加坡政界和學界所關注的焦點。未來,俄新兩國在北極的環境保護、氣候變化研究及航海安全上具有較大的合作空間。
在人文方面,俄羅斯的古典文化及現代構思極具特色,新加坡的文化產業集群頗具規模,基礎設施完備,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②龐英姿:《新加坡文化產業發展的經驗及啟示》,《東南亞南亞研究》2013年第4期,第76~77頁。。相信兩國的合作在“后疫情時期”還將有更亮眼的表現。借助新加坡市場在東南亞培植的消費力量,俄羅斯文化也將贏得更多的欣賞群體和消費群體。從某種程度上說,在遠離美國文化壓制的地區推廣自身軟實力將是俄羅斯的一次有益實踐。同時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在東南亞推廣文化時強調與當地文化的平等性而非自身文化的優越性或普適性,這種溫和的方式更有利于文化的傳播和良好國家形象的塑造③劉燕、朱陸民:《俄羅斯在東南亞的軟實力提升路徑探析》,《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20年第6期,第178頁。。
同樣,新加坡也有機會借助與俄羅斯的合作將本國乃至東南亞的多元文化推廣至“大歐亞”地區,借助金融資本和管理經驗的加持,其文化產業在歐亞內陸及北部的發展前景不可小視。當東南亞的特色風光與文化結合到一起時,也將吸引更多崇尚去熱帶海島度假的歐亞游客。
作為航天、能源和北極大國,俄羅斯在這些領域的研究和教育優勢具有較大吸引力。未來,在俄羅斯—東盟關系框架下,將有越來越多的新加坡及東南亞國家的青年學生和學者對赴俄羅斯學習、交流產生興趣;同時,新加坡在經濟領域的豐富經驗及高校的雙語教學也將吸引俄羅斯青少年。
俄羅斯與新加坡及東盟的合作范圍廣闊,其中,科技和人文領域將如同整個合作母體中的“血管”,影響深遠。通過與新加坡開展合作,俄羅斯將有效參與東盟數字化發展及相關項目建設,還將借助新加坡族群多元化的特點在東南亞拓展軟實力。新加坡加強與俄羅斯的聯系,既符合其一如既往的“大國平衡”外交風格,也順應其“全球性城市”的發展策略。雖然新加坡的經濟發展離不開美國等國家,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又讓其與西方國家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其在科技和文化發展上力圖博采眾長、擺脫一味依賴西方國家的被動處境,值得借鑒。
俄新兩國在科技和文化領域的合作將對其他領域合作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從更大的范圍來看,中國與俄羅斯、東盟都有著密切的往來和較高的互信,相信三方在“一帶一路”倡議、“大歐亞伙伴關系”倡議及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推動下,能夠有效聯動,使合作不斷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