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9 月14-20 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735元/t,環比上行1元/t。
從環渤海6個港口交易價格的采集情況來看,本期共采集樣本單位82 家,樣本數量為321 條。5500kcal/kg熱值(硫分:0.6%~1%)的現貨動力煤綜合價格為877元/t,長協煤綜合價格為719元/t,現貨動力煤與長協煤的計算比例為1∶9。從計算結果看,本報告期,24個規格品價格全部持平。
分析認為,在供應趨緊預期下,下游備貨需求出現了小規模集中釋放,煤炭市場呈現“淡季不淡”的特征,本周期環渤海地區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小幅上漲。
一、供應趨緊預期提振下游備貨需求。臨近10月份,面臨大秦線秋季檢修、國慶、“二十大”召開等重要制約因素,煤炭供應緊張預期加速升溫,化工、建材等高耗能企業以及部分電力企業均開啟備貨采購,市場活躍度上升,采購企業對價格上限的接受度也有所提高。
二、產地煤價持續堅挺,貨源到港成本偏高。隨著各級保供壓力的傳導,多數煤礦均加大力度保障長協保供煤供應,導致市場煤銷售持續偏緊,成為支撐產地煤價堅挺運行的重要因素;而9月份貨源集港效率相對偏低,前期到港現貨基本售罄,在產地煤價偏強運行下,新到港貨源的成本偏高,對煤價形成較強底部支撐。
三、政策風險加大,現貨周轉效率降低。在保供政策推進下,鐵路發運以長協保供煤為主,市場煤發運受限;且目前煤炭價格相對偏高,政策調控風險加大,中間商規避囤貨發運,港口貨源周轉基本以長協煤為主,進一步加劇了貨源供應結構性矛盾。
整體來看,本輪煤價的偏強運行,更多是10 月份的需求前置所導致。而在政策加大力度保供之下,北方港口及下游終端電廠庫存均已得到明顯改善。其中,環渤海9港庫存量逾2260萬t,偏高2021年同期逾630 萬t,沿海8 省電廠庫存量也已增至3000 萬t,整體供需大盤已基本得到保障,后續煤價或將在震蕩整理后向合理區間靠近。
沿海航運市場方面,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OCFI)顯示,2022 年9 月14-20日,海運煤炭運價指數小幅上行。截至2022年9月20日,運價指數收于940.28點,與2022年9月13日相比,上行78.05點,漲幅為9.05%。
具體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線,2022年9月20日與2022年9月13日相比,秦皇島至廣州航線5~6萬t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50元/t,環比上行0.9元/t;秦皇島至上海航線4~5萬t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32.4元/t,環比上行3元/t;秦皇島至江陰航線4~5萬t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34.4元/t,環比上行3元/t。